新疆古代少数民族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贡献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范楚玉
我们伟大祖国西陲的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大地上,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汉、回、蒙等十三个民族。他们都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给祖国的科学宝库增添了光辉。
新疆是我国种植棉花最早的地区
新疆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是我国种植棉花最早的地区之一。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证明,新疆的少数民族,在东汉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了,距今至少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而我国内地普遍种植棉花大约在北宋时期。
1959 年新疆民丰县以北大沙漠中发掘出来的东汉合葬墓里,出土了大批纺织物品,其中有两块盖在盛着羊骨、铁刀、木碗上的蓝白印花布,就是棉织品。纺织工艺十分精巧。
公元五到六世纪,吐鲁番一带植棉已经比较普遍。史书记载说:高昌(今吐鲁番盆地)“多草木,其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为白叠子,国人多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梁书》卷五十四)用棉布充当流通手段,用作“交市”,可见当时棉布产量是相当多的。属于这个时期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除了有棉织物外,还发现了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 551 年)借贷棉布的契约。在这张契约里提到,一次借贷棉布达六十匹之多。显然这些棉布是当地生产的。
到了唐代,吐鲁番的棉花种植和纺织生产更进一步发展。在阿斯塔那的一个唐墓中,曾发现一张残缺不全的记载着发放棉布口袋的记帐单。这张记帐单的时间是在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前后。棉布口袋当时是作为军用品发付的,共发付过两次:一次是二百七十条,另一次是发给当时属雍州军府之一的折冲府的。唐代雍州的治所在长安,从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供应棉布口袋给雍州地区的折冲府军用,而且达几百条之多,可见唐代吐鲁番地区植棉和纺织已经相当发达。
公元十三世纪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说:“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由此可见,我国黄河流域的木棉,也是从新疆引种的。
“瓜果之乡”
人们喜欢用“瓜果之乡”来形容新疆地区瓜果种类的丰富多彩。新疆是我国著名的瓜果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生产瓜果最大的基地。那里果树资源极其丰富,栽培果树和野生果树大约有八十多种,驰名国内外的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伊犁苹果、库勒尔香梨、叶城石榴、喀什花油桃等等。从《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新疆早在西汉以前,就
已经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唐代龟兹(qiūcí,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王城中家家都有葡萄酒。汉武帝的时候,张骞通西域,开始把葡萄传入内地,
高昌的马奶子葡萄于唐初引植到内地,以后直到清代康熙年间,还不断从新疆把葡萄新品种输入内地。千百年来,经过维吾尔族人民辛勤劳动,培育了很多葡萄品种,有红的、白的、紫的、绿的、青的、暗红的、淡红的, 有像珍珠粒似的,也有琥珀珠大的,共几十个品种,尤以无核葡萄最有名。宋代的苏颂曾提到一种无核葡萄。明代陈诚、李暹撰的《西域番国志》明确记载:“有小葡萄,甘甜而无核,名曰锁子葡萄。”现在新疆种的无核白葡萄,果皮簿,肉质鲜美,甜如蜜,含糖量达百分之二十四,营养丰富, 晒制成葡萄干,很受各地人民喜爱。新疆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葡萄的经验,如鄯善一带的开沟墩植、多枝就地扦插繁殖、植株搭低架或匍匐地面、绿枝摘心、深沟灌溉、环形施肥、盘墩埋土等技术措施,都是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而形成的。
新疆的瓜果中,以哈密甜瓜最有名。在新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瓜, 夏有夏瓜,秋有秋瓜。甜瓜的栽培面积很大,鲜瓜和瓜干不但畅销国内, 而且大量出口。我国公元十五世纪的著作中已经提到柳城广植甜瓜,实际栽培历史比这要早得多。因为栽培历史很悠久,瓜农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培土压蔓、灌溉、整蔓打顶到采收、留种甚至制成瓜干,都有一整套的技术经验。鄯善的东湖瓜,种植在含碱比较多的地里,不用浇灌,全靠发达的根系吸取一米多深的地下水来滋润秧苗,生长结果。它的生长特点,正如当地瓜农所说,“见水不得,离水不得。”因此要瓜长得大而甜,必须保证一定的地下水位。这是维吾尔族农民在园艺上的一项独特创造。
新疆也是我国最早栽培核桃的一个地方,以后引入甘肃,渐渐传播到陕西,又东传到北方各省(见《图经本草》)。东晋王室的华林园中,种有八十四株核桃树。郭义恭的《广志》里关于核桃有这样一段话:“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阴平者大而皮脆,急提则碎。”(陈仓今陕西宝鸡,阴平今四川平武一带。)唐宋时期的一些著作里都说“北方多种之”,可见核桃在我国北方种植很多。维吾尔族农民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培育出了许多核桃优良品种。如“油核桃”,可以用手指掐出油来,含油量高达百分之七十九左右,比花生、芝麻、油菜含油量高,是榨油的良好油料。“丰产核桃”一株可结万果,年年不断,而且比一般核桃早熟一个半月。其他还有隔年核桃、薄壳核桃、纸皮核桃等优良品种。
北疆准噶尔盆地周缘和阿勒泰地区,冬季严寒,平均最低温度常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一般栽培果树很难直立过冬。因此,除伊犁、塔城两地外,那里果树都采用人工匍匐整形栽培法。这是北疆果农为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的一种特殊栽培法。这种方法,最迟在清代就已经采用了。匍匐整形栽培法的目的是防冻防风,保护果树冬季不受冻害;同时, 夏季由于树干接近地面,温度高,二氧化碳多,可以促进结果,提早成熟; 又因树形矮化,树干短小,可以预防秋末春初的日烧病和树干龟裂。果农们还摸索出了匍匐丛状形和单臂扇形整枝法、夏季修剪和压枝、冬季埋土防寒和早春出土等经验。对树龄较大、树干较粗、不易弯曲的果树,用斧子砍伤树的干径三分之一,然后压下。砍伤的树,第二年春天常从根颈下发出萌蘖,在萌枝上又行嫁接,几年后,苹果、梨、桃等乔木果树就形成灌木状的了。
“乌孙天马”和伊犁马
新疆伊犁河草原上,自古以来就出产良马。汉代的“乌孙天马”,就是今天的伊犁马,当地一向称作哈萨克马。张骞奉汉武帝之命通西域的时候,不仅发现大宛马是当时天下最好的良马,同时也发现了乌孙良马。而乌孙马比大宛马传到我国内地还要早些。《汉书·张骞传》说:“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史记》和《汉书》中,都讲到当时乌孙王“以千匹马聘汉女”的事, 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和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早有了亲密的关系。
汉、唐以来,人们很注意马种的改良,先后引入乌孙、大宛、波斯、突厥等地良马作为种马,进行杂交,改良内地马种。
“伊犁马”这一名词是近三百年来才有的。伊犁马体格健壮,四肢有力,性格温顺,耐粗饲,有乘挽兼用的体型,它是我国现有改良马中首屈一指的良种马。
特有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水利对农业生产关系十分重大,我国历代各族劳动人民对水利有很深刻的研究。新疆地区气候干燥,每年平均雨量不到二百毫米。但是新疆的水源非常丰富。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崇山峻岭,终年积有深厚的冰雪, 一过阳春,积雪融化,汇成无数道水流,注入南北疆两大盆地。比较大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开都河、玛纳斯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都是人们取用不竭的水源。新疆各族人民祖祖辈辈辛勤劳动,开渠凿井,引用山水河水,在戈壁滩上开发了无数片肥美的绿洲。
新疆各族人民利用水源的办法可分两种:一是修建水渠,利用山上融化的雪水;另一种是开凿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工程。坎儿井的水源,是雪水经过山麓渗漏入砾石层里的伏流或潜水。据十七、十八世纪的《新疆图志》记载,北疆的巴里坤、济木萨(今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玛纳斯、景化(今呼图壁)、乌苏,南疆的哈密、鄯善、吐鲁番、于阗(今于田)、■和阗(今和田)、 坎儿井示意图。 莎车、疏附、英吉沙尔(今英吉沙)、皮山等地,都有坎儿井。当时吐鲁番的坎儿井有二十八处,鄯善有四十五处,叶城多到五十一处;最长的哈拉巴斯曼渠,长一百五十里,宽七尺,能灌溉田地一万六千九百多亩。
坎儿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暗渠,或叫横渠,是地下的集水道和输水道,地下水渗到暗渠里, 并从暗渠流到用水的地方。长度从不足一公里到十公里以上不等。为了减少渗漏,有时还用毛毡铺底。
坎儿井的第二部分是露出地面的明渠,用以引水灌田,所以明渠也就是灌溉的渠道。
第三部分是竖井,或叫直井、立井。竖井是从地面向下凿的井,在开挖暗渠前必须先凿竖井,借以了解地下水位,确定暗渠开挖的位置;同时在挖暗渠的时候,也要用竖井作为出土口和通风口。竖井的深度随暗渠距
地面的深度而不同,深的可达一百米,浅的只有十米;竖井的间距不等, 井口常用石块或树枝、苇草等盖上。
坎儿井水量大的每天可灌溉农田几十亩,小的三五亩。坎儿井可以利用地下的深层潜水,自流灌溉;随地可以开挖,独立成一灌区,施工比较简单,使用期长久;更因水行地下,减少了蒸发,避免了风沙埋没,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实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灌溉方法,是一个光辉的创造。坎儿井和《汉书·沟洫志》中所说的“井渠”很相似。汉武帝时,在
现在的陕西大荔一带开龙首渠,引洛水灌田。因为渠岸容易倒塌,水工们就设计凿成井,在井下通水。穿井技术在汉代已由内地传到了新疆;井渠法在稍后也传入新疆。当地少数民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又加以发挥改进而成为坎儿井。
优秀的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元代三部重要农书之一。它刻印于元仁宗延
■元年(公元 1314 年)。作者鲁明善,原名铁柱,是维吾尔族人。他曾做过寿春郡(今安徽寿县)监察官。这部书是他在任监察官的时候写成的。
《农桑衣食撮要》是一种农家月令书,也是我国最好的农家月令书之一。《农桑衣食撮要》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比它早印行四十年的《农桑辑要》。寿春在江淮地区,所以《农桑衣食提要》中增加了一些适合江准地区情况的资料,例如四月“做笋干,煮新笋”,八月“取漆”,十二月“收鳜鱼”, 都是江淮间的产物,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常有的。其次,《农桑衣食撮要》是专门解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家庭生活的,不像东汉时代的《四民月令》或唐代的《四时纂要》两本月令书那样,以农业收入为主、商业收入为辅来维持一个庄园地主家庭生活需要的那一套内容。另外,全书前后总共只有十条占候、禳禁等纯属迷信的条文,比起其他月令书来要少得多。第三,作者编写《农桑衣食撮要》,目的在于民间应用,所以文字比较通俗,全书既不引经据典,也不雕饰辞句,记述各种作业简明扼要,要言不繁,这也是这部书的优点。《农桑衣食撮要》确实算得上是我国古代比较好的一部农书。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是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界作斗争中共同创造的,各族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真正主人。古代居住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