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么样的班子

名牌是吴小伟对付世界、树立自我形象的一种手段,但名牌说到底只是一件衣服,也即计算机语言中所说的硬件,而他的才学、见识、思想、情感, 这些软件部分,又有些什么样的风采呢?

公司来往的客人多,常有盛宴款待,吴小伟在这种场合下显得过于严肃了一点。

他坐得端正,酒也喝得认真。在所有同桌的人中,只有他不曾露过笑容。那次我们彼此敬酒,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只是一种意思而已。他给人以很有分寸的感觉。

在广厦集团股东代表大会那天,同桌有一位东阳的常务副市长。这位父母官非常热情,也是由于在他供职的这方土地上有广厦这样的企业,心里高

兴,就希望大家都为之举杯。这是很不错的气氛。可同桌的一些朋友纷纷作出谢酒之态,一时间酒宴的气氛便不那么炽烈了。

这可不符合广厦的脾气。

饮酒,在广厦从来就不是饮酒,而是饮一种文化,饮一种局面。酒里的学问很深,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

所以,对广厦来说,所有的酒宴,除了真心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之外,也都是某种经营方式的延伸。

所有的公关活动都必须成功。

也因为这样,这时候,吴小伟站了起来。他使人立刻意识到了他的恪守职责。他表现得既热情,又不失气度,非常懂得协调。他一时间说了很多话, 都很热情,也都很有分寸。结果人人都举起了酒杯。所有客人的脸颊上都升起了云霞的颜色。“常将酒钥开愁锁,莫把心机织鬓丝”,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放松,非常欢快。吴小伟与人的交流和沟通不是凭借语言,而是一种默契。这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人,很能掌握火候。

楼忠福说过,做事要快,宁愿以后逐步完善,他这么说是出于把握机遇的考虑。机遇虽不少见,但也总是倏然出现,稍纵即逝;机遇往往与挑战同在,与风险并存,能不能身手敏捷地及时看出机遇,抓住机遇,是最能体现一个决策者胆识的。

楼忠福不乏胆识,极善把握机遇。但他同时也知道,任何决策一经作出, 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还需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调整和修正。

他或许是有意让吴小伟多做一些完善工作?

或许吴小伟也的确非常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与楼正文相比,他这只楼忠福的右臂膀,也可以说是非常称职,非常有力。两者似乎缺一不可。

楼忠福说过一句话,来广厦做事,不是个官大官小的问题,而首先是志向的问题,务求志同道合。

他说这句话,当然是有针对性的。有人为权钱而来广厦,终日盘算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人在广厦最终是不会有发展的。但是志在事业的人,广厦一定能提供最大的空间。楼忠福说:作为公司班子的最主要成员,必须要有这种清醒的意识。

人海茫茫,群英辈出。今天这个时代,给个人以充分施展的机会很多, 然而要谋求到真正的志同道合者,达到钢筋水泥般的牢固合作,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对许多有志于拓创事业的人来说,恐怕只是一种毕生的愿望而已。

楼忠福一向很注重班子。

东阳三建的开始阶段,所谓班子也是不尽人意的。除了楼忠福,副经理进进出出,上上下下,也像走马灯似地换过一阵子。好在这个阶段不长,很快稳定了下来。

这是楼忠福的幸运,也得益于他快刀斩乱麻的果敢胆魄。

楼忠福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把精力消耗在班子成员间的无谓纠葛之中。吴小伟也许是沙里淘金,一直是班子成员。

楼忠福没有看错他的个人素质。

没有看错的另一个人是赵德水。赵德水也是原三建副经理,他没有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升迁到广厦集团。他去了财务部,任经理。1994 年初楼忠福发布嘉奖令,赵德水被树为广厦标兵,他以出色的企业“财务大臣”为人称道,却从不拿资历谋私论权。

而楼正文的出任,一步一步,几乎都是楼忠福“三请诸葛亮”的结果。楼忠福的组合能力令人叹服,而广厦有楼正文、吴小伟这样的高素质班

于入选,也真是令人羡慕的事。

凡事欲成,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可或缺,楼忠福这三条看来是占全了。 班子的长期稳定,使楼忠福在事业的发展决策上,无须瞻前顾后,显得

特别洒脱而自信。他的第一个五年承包期,奠定了企业扎扎实实的基础,也包括了班于的更进一步默契。及至第二个五年承包期,企业发展的步子显而易见变得更加迅捷和势不可挡。

1990 年底,楼忠福在第二届全省十位优秀青年厂长(经理)评选中, 再次上榜;

1991 年初,省建设厅向东阳三建颁发了国家二级建筑企业资格证书;

1992 年 5 月,楼忠福兼任主任的吴宁镇建筑业管理委员会,已管辖 5 家建筑公司、1 家房地产公司和 6 家与建筑相配套的企业⋯⋯

看来,善于抓历史机遇的楼忠福完全可以在本公司强大的实力基础上, 在左右手的鼎力相助下,洋洋洒洒地书写新的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