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放冲击波深深的灼伤

赵学飞所描述的这次“轮船会议”,的确很见气势,尤其是楼忠福在决

策上连续表示的“大胆”,说他具有一种叱咤风云的形象,是并不让人感觉过分的。

事后表明,他当时那些决策的大胆,不要说随行的几位三建要员,甚至整个公司和东阳建筑界的同行们,都感到了不小的震惊。

楼忠福的确抓到了要害。也许,这一战略思路,是在飞机上形成的,所以他的第二个历史机遇,抓出了一种高度。

楼忠福下定决心抓设备,抓人才。一个人才,一个设备,公司现状中两个堪忧的方面,时时像两道绳索,一圈一圈地把楼忠福的焦虑往紧处缠。

你能设想一个建筑公司,居然找不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吗?千把人对付的价值百万元的工程,竟都是凭着瓦刀木刨的老经验!

这就是乡镇建筑队。这些农民兄弟真是以为有手艺就能夺天工的,圃于家底的单薄,也碍于观念的束缚,他们对于现代先进科技,往往掉以轻心。楼忠福心急如焚不是没有根据的。他新任不久,有个建设单位的工程要

求铺设玻璃马克。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当时工人们连见都没见过,却不以为有什么难的,就像过去铺设一般瓷马克那样,凭老经验施工,结果一开始就失败了。建筑材料不像别的东西,一旦做坏,就得报废,虽然做得不多,损失也是上万。最后,出于无奈,只好以每小时 15 元的高薪请人来解燃眉之急。

请人解难,这对楼忠福那颗要强的心,是一次深深的的伤。

同样灼伤着楼忠福的心,是公司施工设备的简陋匾乏。最先进的,也就

是几台卷扬机,所有的固定资产总值不足 80 万,连建造一幢 6 层楼的宿舍都勉为其难。

这一切,都该从根本上改变了。

楼忠福在飞机上形成的决策,自然有其难点,没有难点的决策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这个难点就是投资。

难也就是难在这里。要在人才和设备两个方面舍得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以公司当时的经济实力,几近天方夜谭。常言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楼忠福这个决策,怎么轻易敢下?

赵学飞既对当时楼经理的五个“大胆”表示过由衷的佩服,但又不无忧虑,这笔巨额资金哪里来?

高额借贷?还不了怎么办?还不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