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国

美国国土的组成优越的自然条件资源耗费量大

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美国国土的组成、优越的自然条件、民族及种族歧视政策、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及分布。

美国国土的组成。教材生动而巧妙地利用了美国国旗的图案引入新课, 既表达了美国是由五十个州组成的,又表达了国家的发展简史。通过读图确定美国以本土为主体的地理位置,然后看地形分布及组成。

优越的自然条件。教材从辽阔的国土、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其自然环境的特征,评价其经济意义。二次大战前,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拥有发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自然条件,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比拟的,它使美国有可能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建立现代工农业。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学习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避免与概述的重复,综合成四个方面进行叙述:

  1. 对美国的位置不仅分析了特点,更重要的是进行了评价,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一面。本土在温带和亚热带,东西两侧均濒临海洋,使美国的气候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与加拿大相比,热量条件比较优越。另一方面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是一致的,构成了较好的水热组合,对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美国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均在 500 毫米以上,水分条件也比较好。

美国三面临海,特别东西两侧均为浩瀚的大洋,另一方面又形成了许多曲折的海湾,港口终年不冻,为其提供了比加拿大更有利的海运条件。同时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比较大,气候温和湿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往往成为美国城市密集、工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如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

总之,美国的位置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对外交通和贸易。但美国缺乏热带气候,使其无法大规模发展热带作物;由于西部山系的

存在又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干旱区,需灌溉才能发展农业生产。

  1. 美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近 2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0%)。美国耕地(均在 49°N 以南)水热组合及灌溉条件比较好,土地利用的潜力也较高。

由于中部平原南北贯通,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南方的作物有时易受冻害。

  1.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重要的河流,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之一表现在灌溉上。密西西比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而易于耕种,在它的哺育和滋润下开辟为美国最重要的农牧业区。作用之二表现在航运上。密西西比河干流纵贯南北,支流多为东西方向,又与五大湖有运河相通,形成了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

  1. 美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教材指出美国的“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森林和草原面积也很广阔,说明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资源。

“资源耗费量大”一段,课文说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生产国,每年需消耗各种矿产达 40 亿吨。教材指出,这其中有些是工业生产的需要,有些是高消费和浪费所造成的。以能源为例,美国能源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消费石油的 38%仍依赖进口。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6%,而石油消费量却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1/3,成为世界上耗能最多的国家。

为了说明对资源的浪费,教师还可以举几个例子。例如,在现代交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小汽车已普及到美国的每一个家庭,成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美国共有小汽车 1.2 亿多辆,在美国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往来穿梭。它给美国人带来了方便,同时耗费的燃料也是惊人的。美国人汽车更新的速度较快,造成了对钢材的浪费。

“多民族的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一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居民的组成及来源:教材在“读一读”材料中,从学生熟悉的美国名人出发来分析美国居民的组成和来源,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选取的“读一读”阅读材料和“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图画,说明了黑人在政治、经济、生活和教育各方面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表明现在的美国社会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现象。这段教材可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种族不平等、贫富相差悬殊等社会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美国的华侨和华裔居民,大多是本世纪 20~30 年代从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被招募和拐骗到美国的华工的后代。目前,美国的华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诸州和纽约。华人聚居的地区,被称为“唐人街”。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均有唐人街。

  1. 美国的人口分布。教材指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城乡分布不均,城市人口占 70%以上。二是地区分布不均。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和沿海地带人口稠密,而经济活动较少的西部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 美国的人口迁移原因教材没有说明,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做些补充。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西部和南部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的兴起, 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促使人口由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向“阳光地带”迁移。当然,气候和环境质量优良等因素也是人口迁移的原因。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一段,课文指出:

  1. 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极为丰富,二是劳动生产率高。美国的农业总产值、许多重要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产品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年产粮食达 3 亿多吨, 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 1/5。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也是世界最高的,美国农业人口据1985 年的统计占全国人口的2.2%,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的3.8

%,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供 76 个人消费,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 还可以有 1/3~2/5 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劳动生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首先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了良种。

  1. 地区生产专门化,主要指在农业分区内,以生产一、二种主要农产品同它的辅助部门为主。如乳畜带内拥有全国奶牛的 1/3,生产全国牛奶、乳制品的 1/2;玉米带生产的玉米占全国的 3/4、大豆的 60%,这里还利用玉米作饲料,饲养占全国 2/3 的生猪和 1/4 的肉用牛。

这种农业分区的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同时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因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美国不能大规模生产热带经济作物,而对咖啡、可可、香蕉、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作物产品的需求量甚大,因此美国又成为世界上进口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最多的国家。

“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一段,课文按以下顺序说明:

  1. 美国的经济特点,教材首先指出“美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 这主要表现在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又居世界前列,而且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丰富,外贸总额大。但近些年来美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在不断下降,国内经济也极不稳定。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占优势,轻工业也很发达,部门齐全, 结构完整,生产规模大,产品数量多。美国的电力、飞机、机械、化工等重要部门都居世界首位。钢铁、汽车、石油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在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国仍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

  1. 美国的工业分布。教材介绍了三大工业区的工业发展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中心城市的分布,其中又把东北部地区做为重点,并分析了其发展条件。

北部工业区在 19 世纪末曾占全国工业生产的 80%以上,直到今天,北部地区在美国经济中的统治地位还没有失掉。北部的面积占全国 1/4,人口却占全国近 1/2,制造业占全国 54%(它生产了全国 3/4 的钢铁和机器、4/5 的汽车及 90%的金属加工机床)。但北部的很多老工业中心出现了厂房、设备陈旧,资源和水源不足,交通拥塞,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

南部区过去是美国落后的地区,占全国面积 1/4,人口约 1/3,黑人人口占全国的 53%。战后,南部经济发展很快,石油、天然气、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占重要地位。(这里生产了全国 2/3 以上的原油、7/10 以上的天然气和 3/5 以上的煤,50 年代以后发展了飞机、宇航及电子工业。)

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 1/2(含阿拉斯加及夏威夷),但人口仅占 1/5,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本区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造船、汽车制造、原子能工业、航空和空间工业(包括飞机、导弹、人造卫星)都达到很大规模。现在西部航空和空间工业雇佣的工人数占到全国的 40%。

在城市中突出介绍了纽约。

教学纲要

一、美国国土的组成 五十个州和一个特区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

  1. 三大地形区

  2. 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

  3. 自然资源

三、多民族的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1.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四、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五、经济特征与工业发展 1.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2.三大工业区

①东北部地区

②南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

六、纽约和华盛顿

教法建议

一、讲述美国的国土组成,可采取以下步骤:

  1. 参看教材中美国国旗的图案,提问:有谁知道国旗图案的含意?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星区内的 50 颗星代表现在的 50 个州,星区以外的条纹

代表最初独立时的 13 个州。

  1. 教师可简述美国由最初 13 个州发展到现在 50 个州的过程。指出: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也是印第安人受苦受难的历程;美国西部扩张史,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2. 引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图,说明美国行政区划的组成,要特别说明两个海外州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二、讲述优越的自然条件部分,可分以下步骤:

  1. 指美加地图问:在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等方面与加拿大比, 美国有哪些更为优越的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指出:美国本土大都处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条件好, 这是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之一。

  2. 引导学生读美国山脉水系示意简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制成投影片)。如下图所示,先在图上绘出山脉,请学生回答山脉的走向和名称。教师讲解山脉和平原对气候的影响。最后,教师总结出:在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下, 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同时又有多种气候,这对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

美国山脉、水系示意简图

  1. 仍用上图,绘出密西西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教师指出: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中部,流域面积广。提出问题:密西西比河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后可不必回答。教师在简述密西西比河的灌溉之利后,

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产区;密西西比河是美国重要的灌溉水源。它与五大湖有运河相通,构成美国水上航运网, 对美国的南北交通有重要意义。

  1. 先提出问题:美国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分布在什么地方?再引导学生读美国森林矿产分布图,让学生分辨森林、矿产符号,在图上读出主要矿产的分布地区。最后,教师可简述美国草原的分布区。

三、资源耗费量大。①首先说明美国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矿产生产国。② 以能源矿产的生产及消费情况为例,具体说明其消费量大。③用课本图表中的具体数字说明某些矿产的进口情况。④说明美国每年耗费 40 亿吨矿产,指出有些是工业生产的需要,有些是高消费和浪费所造成的。

四、“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一段,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读一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公民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美国的居民成分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指出:在美国定居的各种族人,共同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讲英语,统称为美利坚族。

美国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情况可对比来讲,以说明白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享有的特权和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然后再让学生读阅读材料和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图片。教师指出:美国社会的种族不平等和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

有关华侨、华裔居民在美国的情况,可着重说明他们对美国西部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讲述人口分布和迁移时,应指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下内容建议作为第二节讲授。

五、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①说明美国农业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农产品中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乳肉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并有大量出口,故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提出问题:美国农产品产量这么高是什么原因?②引导学生看“用机器采摘棉花”图,说明美国农业是现代化的,实现了全盘机械化、电气化、化人可以养活 76 个人。③指出生产过剩的问题及给美国带来的负担。④引导学生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说明什么叫地区生产专门化,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⑤以乳畜带为例,说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六、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1. 说明美国的经济特征。教师可以举一些数字说明问题,但不宜举得太多。教师要指出:美国虽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但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正逐步下降。由于这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可总结出以下三点内容要学生掌握:①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居于前列。③对外贸易进口大于出口。

  1. 引导学生看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也可绘制如下简图)。提出问题:美国的工业可以分成哪几个区?每个区发展的工业是什么?要求学生在图上读出主要工业中心的位置。教师应指出每个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与它的自然条件和矿产、能源条件之间的关系。教授这一段教材,也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三大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突出出来。

  2. 在图上找出纽约、华盛顿的位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

“想一想”参考答案

1.由于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较少;又由于地区专门化的发展,能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条件,提高生产技术,所以农作物产量较高。 2.西部和南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特别是新能源的开

发利用和污染小,为新兴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迁往西部和南部。(此题可作为参考,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参考材料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中最主要的山脉。位于加拿大境内的称加拿大落基山脉,海拔 2000~3000 米,长期受到侵蚀,地势崎岖,气候寒冷,山麓密布针叶林,较高处则为山地苔原。落基山在美国境内的一段是整个山系中最主要的部分,高度一般在 3000 米左右,最高峰埃尔伯特山海拔为 4399 米。山脉东侧为北美中部大平原,因此比较起来,山势显得格外高峻。美国落基山脉中的冰川、瀑布、峡谷、森林、湖泊、温泉、火山等自然风光,每年吸引许多游客。这里还蕴藏了丰富的矿产,尤以金属矿突出,铜、铬、铀、银、铅锌等矿产量在美国均占重要地位。落基山脉是北美洲东西部最大的分水岭,山脉东侧河流如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山脉西侧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印第安人 欧洲移民移入前北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头发黑而直,皮肤是暗褐色的,眼睛深陷而呈黑色。居住在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牧生活,生活在山区的则打猎捕鱼,以后学会了种植玉米和烟草。大批的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后,侵占了印第安人久已开垦种植的土地,并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欧洲人移入前,北美大陆约有100 多万印第安人,由于殖民者的屠杀,人口急剧减少到 30 万。目前印第安

人约有 136 万多,绝大多数住在偏僻荒凉的“保留地”中。

枫树之国 加拿大是盛产枫树的国家,在国旗的正中央有一片火红的枫叶。它是美的象征,也是加拿大的标志。枫叶图案在这个国家随处可见。许多商品、书刊、旅游纪念品上都有枫叶图案,如果到加拿大朋友家里作客, 热情的主人常常会拿出枫糖和枫酱招待客人。

加拿大的枫树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的东部,尤其是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最多。

枫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最高的有 40 米,每年 8、9 月间,枫树开始变色, 由青绿色逐渐变成浅黄色、金黄色、深橙色、红色、紫红色,色彩斑斓、五彩缤纷,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目前,全世界 140 多种枫树中,许多枫树液汁中都含有糖分;其中加拿大的糖枫树和黑枫树的液汁含糖最高,达到 3.5%。一棵 15 年树龄的糖枫树,每年可产 160 加仑糖液。在枫叶中取糖,是印第安人在大约 300 年以前发现的。这个秘密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别具风味的甜食。每年 3、4 月间, 是加拿大采集糖枫树汁的季节。魁北克和安大略省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欢庆一年一度的枫树节。

因纽特人 过去被称为“爱斯基摩人”,按英文的原意是“吃生肉的人”,

含有贬意。“因纽特人”的原意为“也是人”。

因纽特人是居住在世界上最北部地区的居民,他们大多居住在北极圈周围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部,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角的楚科奇半岛和符兰格尔岛上。

长期生活在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中,使勤劳勇敢的因纽特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因纽特人有的住在木板房里,有的住在用石头或冰雪块堆砌而成的房屋里,外面用泥土涂抹严实,房身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因纽特人靠捕猎海豹、海象、鲸和多种鱼类为生。一般是冬天捕兽,夏天打鱼。海豹和驯鹿在因纽特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海豹和驯鹿的肉是因纽特人的美味食品。海豹油可以点灯。海豹皮和鹿皮可用来作衣物。由于气候寒冷,因纽特人很喜欢喝酒,以抵御严寒。狗是因纽特人的宝贵财富。冬天,雪橇是因纽特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每个雪橇都是由七、八条狗来拉着,飞奔在冰雪大地上。

加拿大的居民 加拿大全国90%的居民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流域。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 70%以上。居民绝大多数是欧洲白种人的后裔,其中英裔约占 45%,法裔约占 29%。法裔居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魁北克省。1969 年加拿大政府正式规定英语和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其他欧洲人后裔约占 23%,印第安人约 20 万,因纽特人约 1.5 万。

密西西比河 发源于苏必利尔湖以西的伊塔斯喀湖。西岸支流密苏里河源于落基山麓,东岸支流以俄亥俄河最为重要,密西西比河流域过去是印第安人的故乡,“密西西比”源于印第安语,意为“大河”。若以密苏里为源计算全长 6200 多千米,为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流域几乎包括了阿巴拉契

亚山地与西部落基山地之间的全部地区,纵贯了中部大平原,面积达 326.8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北部是美国乳畜业发达的地区,密苏里河流域是美国春小麦最集中的产地,中游是美国最大的玉米带,下游及三角洲又是美国的棉花专业带和水稻高产地区,因此整个流域是美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很大,除干流外,约有 40 条支流可以通航,年

货运量达 4 亿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相当于 11 条铁路的货运量, 成为世界航运最发达的水系之一。

美国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及进口情况 美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储量达 15000 亿吨,年产量达 8 亿吨,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地。铁的探

明储量达 91 亿吨,年产铁矿石八、九千万吨,主要分布在苏必利尔湖西岸。

石油储量达 40 多亿吨,年产石油 4 亿多吨。天然气储量 6 万亿立方米,年产

气 5—6 千亿立方米。此外,美国又是铜等有色金属生产最多的国家,采矿业的规模很大。

美国进口的一些矿产

矿产品

占国际进口贸易总额的百分比

在进口国中所占名次

35.29

第一位

31.19

第一位

31.00

第一位

原油

24.48

第一位

18.90

第一位

铁矿石

15.32

第二位

11.30

第三位

美国铜、铅、锌、铝的冶炼均居世界首位,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要。美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三,但每年消费的铁矿石有 33%依赖进口,而且还要大量进口钢材。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进口国。

美国农业的现代化 美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是资本主义现代大农业的典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粮食年产量超过 3 亿吨,其中玉米占 2 亿吨,小麦 6000~7000 万吨, 大豆年产 5000~6000 万吨,猪、牛、羊等畜产品产量约两千万吨。按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粮食约 1500 多千克,肉类 80 千克。每年出口的农牧产品价值

300 多亿美元,其中粮食约占世界粮食市场的 40%~50%。如玉米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67%,小麦占 36%,水稻占 29%。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活 76 个人,比现

在世界上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供养五个人高出十多倍,比原苏联高 6 倍,比

西欧高 3 倍,比日本高 4 倍多。目前美国拥有拖拉机 438 万台,收割机 120

万台,农用卡车 318 万辆及农用飞机 1 万架,实现了全盘机械化。每年施放

的化肥达 5 千多万吨,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1/3,平均每亩达 25 千克,均

为复合、高效化肥。美国也是世界上消费农药最多的国家,每年达 60 万吨。实现良种化是农业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40 年代前玉米平均亩产才 100 千克左右,目前已提高到 350 千克以上。

美国的城市 休斯敦是美国南方最大的城市,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休斯敦设有航天中心。市区东南的克里尔湖畔有一个以林登·约翰逊总统的名字命名的空间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大型计算机设施,其任务是训练宇航员。中心有半数以上的研究人员是高级工程师、科学家和为宇航服务的空间医学家,其中有不少是美籍华人科学家。

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位于太平洋和圣弗朗西斯科海湾之间的半岛上。旧金山是美国华人聚居的城市之一,共有七万多华人。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唐人街”,“唐人街”上的许多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城东南 50 千米处是“硅谷”所在地,这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八千多家高级技术公司(其中电子工业公司达三千家),生产全美国 1/3 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由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原材料是硅,故称“硅谷”。

洛杉矶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第三大城市,工业部门以飞机制造、石油工业为主,美国两家最大的飞机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均设在此,每年生产的现代化客机销往世界各地。

洛杉矶市的范围很广,市区分散,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都市地区有 400 万辆汽车。由此而有“汽车轮上的城市”之称。但由于汽车排放出大量废气,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洛杉矶的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业中心。

选作复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