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材内容说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独立成章,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为了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主线,加强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全章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影响,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经贸关系,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绝对地位,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区。②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但不论是过去和现在,南非又是世界上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国家。③本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过高,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里已成为世界上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第十二章的北非部分和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虽同属一个大洲,但教材全力突出了两大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地区差异。如气候的干与湿、地形类型的单一和复杂、自然资源和物产的种类不同;石油经济与热带经济作物和开采金属矿产、人种及风俗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免出现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讲成整个非洲,减少两章共性内容的讲解,加强两章个性差异的讲授。改变分洲列国志的知识体系。

本章内容共分二节,第一节介绍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第二节讲居民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特征,是本章的重点。

本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途径和能力层次表现为:①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象、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象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②通过初级产品经济的统计表的分析,以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培养理解、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③通过种族问题、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如何解决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

本章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①通过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知识讲解, 进行种族平等、支援南非人民斗争的国际主义教育;②通过本区关于初级产

品为主的经济的讲解,培养学生国家之间应平等互利、相互合作的观点;③ 通过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问题突出及毁草开荒、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林木等环境问题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正确人地关系的教育。

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人种分布和风俗习惯,以及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过程和政治地图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了解本区的自然条件;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了解本区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课时安排

本章共 4 课时。建议第一节用 2 课时;第二节用 2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