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从群众大会到狭路相逢

3 月 31 日,晨 8 时,周恩来起床整理行装,并分发工役及县政府特务队

奖金 40 余元。县政府备专轮送行。

8 时半,贺扬灵、顾佑民、沈涛、王以刚、曹天风等先后来送行,经王

子余家至偏门下船。临别,王子余送给周恩来照片一张,是王一家 1938 年 4

月 8 日摄的“全家福”。到偏门码头送行的人更多,周恩来和他们一一握手,

并对 10 多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政工队员亲切地嘱咐:“再见了,祝你们工作顺利!”

妇女营副营长王阿菊恋恋不舍地说:“周副部长,今日分别,不知何日再得相见?”

周恩来微笑道:“在打败日本鬼子,举国欢庆的时候。”

曹天风很有感情地说:“周副部长你虽然离开了绍兴,但你那为民族生存,为抗战胜利而日夜奔波的伟大精神;不畏征途艰险,深入敌后、前线的大无畏气概,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周恩来说:“曹先生,过奖了。望你保持高风亮节,越是困难越要珍重!”船只启动,周恩来及其随从邱南章、刘九洲向岸上人群频频挥手⋯⋯ 沈县长、王书记长二人,护送至诸绍接壤处谢家桥。其间,到娄宫,弃

船上岸;路过兰亭,作了短暂停留。上午 10 时左右,与一早赶到谢家桥迎候的诸暨县枫桥区区长祝更生会合。

祝更生向周恩来鞠躬致敬,并自我介绍道:“周副部长,我是诸暨县枫桥区区长祝更生,奉诸暨县县长夏高阳派遣,专程来迎接你的。”

周恩来面带笑容,和祝更生握手,亲切地说:“辛苦你了!”

祝更生要把周恩来肩上挂的图囊拿过去背,周恩来摆手说:“不用,不用,你跑路很吃力嘛!”

枫桥区署专门为周恩来准备了一辆黄包车,祝更生请他乘坐,也被周恩来谢绝。

祝更生说:“从此地到枫桥,还有廿五里路哩!”

周恩来说:“我们坐在车上,叫别人拉着,不大好吧?我看,还是以步代车好!”说罢,便健步而行。

祝更生等人也只好跟着步行。

在路上,周恩来问祝更生:“听你的口音,好像是河南人?” 祝更生答:“我正是河南卢氏县人。”

“鲁迅文集里有篇文章,题目我记不清了,内容写的是卢氏一位教育家曹老先生,你知道吗?”

“鲁迅文章里写的曹老先生,叫曹培元,是曹靖华的父亲,我的外祖父!” “你原来和曹靖华是亲戚?!”周恩来有点喜出望外,“曹靖华我是晓

得的,是个学者,也是个翻译家,鲁迅先生十分赏识他,曹靖华译的《铁流》, 是鲁迅先生写的序言。《铁流》,是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的一部长篇小说, 描写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队伍的英勇斗争。那艰苦奋战的事迹,那积极向上的基调,那理想主义的色彩,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看了这本书,也很受教育。”

祝更生听了,十分高兴。他说:“周副部长,我也是在读了这本书后, 对抗日战争才有信心的。”

“抗战以来,你们诸暨地方上的情况如何?” “诸暨的抗日进步力量比较强。去年秋天,省政府黄绍竑黄主席到诸暨

进行农民抗日自卫武装的大检阅,于一夜之间集中了近三万人的土枪队,声势浩大,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检阅台,使盘踞在杭嘉湖地区的日寇极为震惊。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怕诸暨老百姓’。”

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用极为坚定的语调说:“民众发动起来了,战胜敌人就有了可靠的保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在人民一边。”

“周剧部长说得完全对。”祝更生觉得周恩来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对自己大有帮助。

关于周恩来要路过枫桥去诸暨的消息,中共地下党组织前一天就知道了。宁绍特委组织部部长王志强向枫桥区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周迪道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暗中保护;二是发动群众欢迎。为此,周迪道派出了地下党员何银乔、周培贤、周奎明、周中炎、周汉夫、周浩夫、周金文、王长灿、骆维南、周锡茶、周启棠、陈剑虹等人,暗藏双响土造短枪,从绍兴——枫桥

——诸暨一路上暗中监视国民党特务的活动。同时,发动枫桥地区的广大群众,聚集到三里店附近及紫阳宫到枫桥镇道路两旁欢迎。这天出动的群众组织,有文化救亡协会、农民救亡协会、店职员救亡协会、儿重团、土枪队等, 人数多达二千人。人人手持红绿小旗,个个兴高采烈,情绪饱满,即使过午也没有一人离开队伍。

当周恩来等人出现在三里店,欢迎群众立即振臂高呼: “欢迎周副部长亲临前线指导抗日工作!” “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其景热烈壮观,其声震天动地,其情感人肺腑!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从人群中走出。祝更生上前牵着他的手,对周恩来介绍道:“周副部长,这是何燮侯何老先生,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是著名的矿冶学专家。”

“何老先生,你好!”周恩来立正,行了个鞠躬礼。“周副部长好!” 何燮侯一弯腰,也回了个礼。“何老先生不住在枫桥,他今天一早跑了十多里路,专程赶来迎接周副部长的。”祝更生补充道。“那我更应该表示感谢!” 周恩来说罢,又鞠一躬。

“不敢当,不敢当!”何燮侯推辞道,“周副部长,可别再折煞老朽了。” “你是老前辈,该当的。” “看到你,我就像看到你的祖父周殿魁云门公。”“何老先生见过我的

祖父?”

“岂止见过,而且相当熟悉哩!后来他迁往淮安,我则留学日本,关于你们家和你的情况渐渐地就不清楚了。”

“我的祖籍是绍兴,在江苏淮安出生,青年时代在北方求学,主要在天津度过。”

“天津?我也呆过,你们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的校长,我都认识⋯⋯” 二人侃侃而谈,真有些“他乡遇故知”的味道。紧接着,各单位和各学

校的负责人也走出了人群,向周恩来致以问候,祝更生对他们逐一作了介绍。周恩来说:“我这次到绍兴等地来,主要是看看东战场抗日沿线阵地的情况,

顺便探望一下故乡亲友。我是 2 月 16 日由重庆出发的,至今快一个半月,途程已久,明日就要赶到金华转道返渝了。”

周恩来跟欢迎的代表一一握手,当他见到枫桥区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周迪道与另一位负责人何志相时,更加高兴。因为他在绍兴期间,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尚未与绍兴的地下党取得联系;也从侧面了解到,绍兴党组织基础差,成效甚少。

周迪道还是第一次见到周副主席,心情十分激动。他说:“报告周副主席,枫桥群众准备开大会欢迎你!”

周恩来问:“你们大概集合了多少人?” “少说也有二三千人。”

“你们的工作很有成绩嘛!”在周恩来这次东南之行的印象中,群众公然举行欢迎大会的,唯有枫桥这一次。

祝更生建议:“周副部长,是否先用过餐后,再开大会?” “群众几千人,怎么好等一个人?我们这就直接上枫桥,直接到会场

去!”说罢,又率先迈出了大步。

祝更生、何燮侯、周迪道等人连忙跟了上去。

欢迎的口号声此伏彼起,从三里店一直响到枫桥镇。

欢迎大会的会场设在大庙,会场的讲台是原来的戏台。一匹红布做了会幅。上书 8 个大字:“热烈欢迎周副部长!”会幅下是一张条桌,上面铺了蓝布罩子,摆着两只花瓶、一把热水壶和几只茶杯;讲台的两旁还有几把靠背椅。台下挤满了各种服色的群众,他们都带着长矛、钩刀、锄头、铁耙等各式各样的土武器,显示了广大群众抗日到底的坚强意志与巨大力量。

周恩来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会场,登上讲台,微笑着向群众招手致意。全场顿时沸腾起来,里面的人争先恐后地往前涌,外面的人摩肩接踵地往里进,大庙广场人山人海,挤得满满登登,水泄不通。

欢迎大会由祝更生主持,由枫桥战时中学教师郭子韶与赵树屏(共产党员)担任记录。

周恩来说:“年岁不好,大家生活很苦,我来看看大家。生活苦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去年枫桥一带大旱,田里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是由于日寇的侵略,使我们国破家亡,苦不堪言,我们只有抗日救国,抗战到底,才能变苦为甜,才能有希望。”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在水深火热之中,周恩来的话犹如化雨的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不禁引起全场强烈的反应。

接着,周恩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阐述了抗战的持久性和抗战必胜的道理。

他说:“日本帝国主义,只是区区三岛,人力、物力都极为有限,远不及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日军初来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侵占了我们许多的城市与农村,可是它那有限的兵力,侵入越深,占地越广,兵力就越分散,力量就越薄弱。我们全国亿万军民团结一致,对它打消耗战, 打游击战,打运动战,打持久战,打人民战争,坚持到底,它自必势穷,后援无济,最终将被我们彻底干净地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周恩来的讲话深入浅出,比喻生动,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他说:“日寇侵占我国,好比不会水的人游泳。每前进一米,水就在周围淹盖他一米。游到哪里,水就包围到哪里,最后终于灭顶。”

他又说:“日寇侵占我国,又好比小老鼠偷鸡蛋,蛋壳固然是给它咬破了,但它的头部却给半只蛋壳套住了,从此再也摆脱不开。它前进到哪里, 蛋壳套住它的头部领先到哪里,结果只好开不得口,完蛋!”

他的比方,一再引起全场听众的笑声。

周恩来还说:“日寇根本没有什么可怕,一包围,他就举起双手,乖乖投降。”说到这里,他向讲台边迈了一步,指着自己身上穿的深黄马裤、呢子军装,向台下群众说:“你们知道我身上穿的这套军装是从哪里来的吗?”

台下静了一会儿。 “这是从缴获的敌人服装中,拣了比较合身的一套拿来穿的。不要小看

它,这可是日军大校以上级别才够得上穿的高级料子呢!” 台下又响起了一片笑声。

周恩来也提醒大家:“敌人虽则并不可怕,我们完全制胜有术,但在当前和今后一定阶段,整个形势和力量对比,还是敌强我弱,敌进我退;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敌人将扩大侵略,我们要枕戈待旦,提高警惕,毫不松懈地准备再准备。”

周恩来说:“消灭敌人是要有具体条件的,这就是充分发动群众。我刚才打的两个比方,那水和蛋壳就是群众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广土众民,潜力无限,但要把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还得发扬民主,让群众自己当家作主,自觉挑起抗日救国的重担。”

周恩来把自己这次几千里行程中所了解到的群众发动起来的若干动人事例,介绍给在场的群众,反复说明发动群众跟发扬民主互为因果的道理,使大家耳目一新。他还谈到亲临东战场前线的感受:“江南是前沿地带,敌人隔江而望,有时开炮轰击,敌机更是经常进行扫射骚扰,但农民却照常在插秧,棉麻地区已在整地。这种无视敌人、蔑视敌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不误农时、积极生产、支援抗日的行动,值得充分地肯定与发扬!”

周恩来最后指出:“大敌当前,民族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抗战到底,其他的路都是为人民所不许,也是行不通的。”

周恩来的讲话长达 40 多分钟,不时为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

欢迎大会结束时,由民教馆金馆长领呼口号: “拥护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团结起来,坚决抗战到底!” “肃清危害抗日救国的封建残余势力!” “没收汉奸财产!”

“实行耕者有其田!”

散会后,在区署休息时,周恩来向周迪道、何志相指出,有些口号提得太“左”了一些,不利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发现区署没有挂孙中山的遗像,便对祝更生说:“中山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你们应把他的遗像挂起来!”祝更生请他题词留念,他欣然命笔,题了“一切为了抗战”6 个字;还给另一个青年题词:“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周恩来还特约白发苍苍的紫阳小学校长斯融交谈。表扬她:“老当益壮, 不知白首。这么大年纪还抗日,真是难得!”斯融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只用手指指自己的胸膛,表示她衷心倾向进步,拥护抗日斗争。

祝更生为周恩来在枫桥区署隔壁的商会中备了两桌饭,是请枫桥战时中

学厨师帮助烧的,有清汤素鸡、扣肉等本地名菜十数味。陪同进餐的有何燮侯、陈季侃(前清举人,北洋军阀时期代理过甘肃省长)、周子豪(老教育家,北洋军阀时期当过浙江省法政专门学校校长)、骆雨农(名霖,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博士)、赵君芳(早期日本留学生,时任枫桥战时中学校长)、潘泳候(北洋军阀时期当过甘肃省某县知事)、魏奕法(枫桥商会会长)等。还有几个搞接待的人员,以及周恩来的随行副官邱南章、警卫员刘九洲。国民党的长官与随从人员是不同桌吃饭的,这使得在座的知名人土均感到惊讶与赞佩。

席间,周恩来谈笑风生,问这问那,夹叙夹议,话题广及古今中外,情绪感染了每一位就餐者。

周恩来说:“我这次从绍兴走过来的路,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山阴道’, 晋代王献之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诗句。南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言语》中也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今天实地体验,方知确实如此。只可惜兰亭呆的时间太短,纯属走马看花而已。

《兰亭集序》这样的书界神品,没有较充分、完整的时间研读,是不可能得其神髓的⋯⋯”

接着,周恩来向在座的几位老先生打听诸暨的历史及县名的取义。

陈季侃说:“‘禹会计而诸侯毕及也’。诸者。众也;暨者,及也,故名诸暨。它曾经是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的首都。”

周恩来问:“有县志吗?”

陈季侃答:“有,是家父主编的,本来可以送给部长,只是一时来不及找,只好以后再说了。”

“提到诸暨,就会提到西施与范蠡。除了这二人外,诸暨历史上还有哪些名人?”

“元代有文学家杨维桢,元末明初有著名画家兼诗人王冕,大画家陈洪绶等。”

“枫桥大庙供奉的是什么神?”

“大庙奉祀之神原来是个性杨的猎户。这一带荒凉寂寞,野兽出没,常常伤人。杨老相公每日出猎,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但他却在一次与猛兽的搏斗中遇害。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建了这座大庙永以奉祀。”

“凡是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这座大庙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周恩来说罢,又问:“绍兴有个柯桥,诸暨有个枫桥,比较起来,两‘桥’的市面哪个灵?”

赵君芳说:“历来有这样一句俗话:柯侨每天有一千条撑竿到埠,枫桥每天有一千条扁担上市。”

“这说明枫桥比不上柯桥?”周恩来听了微微一笑,“有道理,有道理。”周子豪说:”周副部长,这次视察东南前线,有何观感?” “主要观感我在大会上己讲过了,这里再作些补充。”周恩来思索一下,

接着说:“我这次来东南前线发现有‘三多’。一是谣言多。邮路伸展不广, 前线难得见到即期报刊,因而种种谣言不胫而走,说明宣传鼓动工作远远跟不上形势。二是单帮客多。各式商品齐备,不少是内地急需的。这种单帮客成百上千,熙来攘注,就输送物资满足后方需要来说,那是采花酿蜜,积少成多,大有好处的。他们冒着一定的风险,赚钱不易,不宜歧视。三是不三不四的人多。我这里指的是敌人和特务,成分复杂,界限不清。”

周恩来还谈了关于如何贯彻执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自己曾经被蒋介石悬赏通缉过的情况,说明国共两党虽有矛盾,但须顾全大局,团结对敌。

陈季侃、潘泳候、魏奕法均表示:“一定要抗战到底,决不做汉奸顺民!”中饭刚毕,有几个文教工作者和特地从外乡赶来的青年,不放过这千载

难逢的机会,请求周副部长指教。这样,大家就在商会的会议室坐下漫谈。祝更生泡了浓茶,并备了枫桥香榧,请周恩来尝尝当地特产的风味。周恩来吃了几颗,称赞道:“枫桥香榧,果然有名,应该在更多的地方广为种植, 不要老是作为枫桥的特产。”

停顿了一下,他问:“枫桥有多少儿童入学?有多少儿童失学?” 在座的没有一个能答得出来。

祝更生不好意思地说:“很惭愧”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数字统计。” 周恩来严肃地说:“要调查一下,使失学儿童都有读书的机会。儿童是

我们的未来,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关于战时教育,周副部长能否作些指示?” “战时教育,应广为揭露日本侵略者妄图灭亡我中华民族的野心及其奸

掠焚杀的暴行,激发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同仇敌汽之心,群策群力,抗战到底,并树立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壮志。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将来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繁荣、昌盛的强国!”

从外乡来的几个青年请求周恩来介绍他们到延安抗大学习。他委婉地说:“你们先到西安。那里有我们的办事处,负责处理这类工作,主任宣侠父是你们的同乡,我想不难得到方便。”

周恩来于下午 4 时离开枫桥,晚 7 时到达诸暨。诸暨县县长夏高阳领着县驻军副司令、局长、科长等一大批人,迎候于东门外一里处。

“哎呀,夏县长,恩来不过是路过诸暨去往金华,你又何必兴师动众呢?”周恩来大步上前,握住了夏高阳的双手。

“周副部长光临诸暨,是我们诸暨的光荣,我们还唯恐接待不好啦!” 夏高阳激动地答道。

“这是说哪里话来!”周恩来一边说,一边与其他人握手,在与所有的人打过招呼以后,又问夏高阳:“今晚去金华的火车几点钟开?”

“深夜一点钟。” “那你就不必再安排什么欢迎仪式与座谈会了。”

“好的。考虑到周副部长沿途劳累,我只准备了一桌便宴,由我和宣铁吾军长等几个人作陪。”

“宣铁吾在诸暨吗?” “在这里。关于周副部长晚上要到诸暨的消息,我是下午打电话通知他

的。”

“这样也好,终于露面了⋯⋯”

周恩来语义双关,不明底细的夏高阳当然难以领会。但跟在周恩来后面的邱南章与刘九洲却不一样,自打 3 月 17 日踏上浙江这块土地,近半月来他们无处不碰到宣铁吾设的卡子,无时不遇到宣铁吾这个阴影,早就对“宣铁吾”这三个字深恶痛绝了。一听到周恩来的话,马上相视一笑,心里想的完全一样:“冤家路窄,狭路相逢,看你宣铁吾这个老狐狸还能将尾巴藏到哪里去!我们的周副主席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可不是好惹的!”

宣铁吾昨天到达诸暨。他来诸暨的目的有二:一是他的九十一军一直驻扎在诸暨,有一些重要军务要他处理;二是他想跟周恩来较量一下,他不相信周恩来真像他的下属说的那么厉害。他本想推迟或取消黄周的会晤,没料到周恩来不避风险,竟赶到天目山,与黄绍竑会谈,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多项协议。不管他电话遥控,还是派人盯梢,软硬兼施,均不能改变这一既成事实,派去的特工科长不但没有完成自己交办的任务,反而受到了周的感化, 真是岂有此理!继而,他把希望寄托在绍兴专员公署专员贺扬灵的身上,妄图给周恩来一个下马威,没想到诬蔑、造谣、刁难、阻挠均不起作用,周恩来就像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一样,舌战群儒,不仅大灭了顽固派的志气,而且大长了共产党的威风。在绍兴,周恩来祭祖茔,谒禹陵,续家谱,视察三区政工队,为许多人题字,走到哪里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到哪里⋯⋯绍兴军民简直把周捧上了天,这样大的政治影响,岂是他宣铁吾始料所及的,也有悖于委员长电令的初衷,他再不出面制止,恐怕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他一接到夏高阳的电话,立即表示愿意出席便宴作陪,并深怪夏高阳通报过迟,还擅自主张,在枫桥召开群众大会,为周恩来增光添彩,把文章做到了他宣铁吾的家乡!是可忍,孰不可忍?

便宴在县政府举行。夏高阳下令不接待来客,并在里里外外布置了武装警卫,其气氛与枫桥午餐的气氛大不相同。

宣铁吾进门后,脱去军帽,向周恩来行了一个礼,并叫了一声“周老师”。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周恩来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因而执师生礼。

夏高阳介绍道:“周副部长,这就是宣铁吾宣军长。”

“惕我兄,”周恩来叫着宣铁吾的表字说,“我们早就认识的,你是黄埔第一期吧?”

“是的,黄埔第一期,曾跟周老师一起东征过。”宣铁吾不带感情地应道。

“你的军队驻在这里吗?” “不错,就在近郊。”

“我记得你父亲是个裁缝,家境并不宽裕,你曾当过学徒,做过工人。” “周老师真是好记性。由于穷,我只读过几年书,便到杭州的印刷厂当

学徒,学徒期满,做了两年排字工人。为了改变生活的困苦状况,我跑到上海,经西南护法政府上海秘密招募处的介绍,到广州入孙中山先生的陆海军大元帅府充当卫士,民国十三年被保送至黄埔军校受训。”对于这段历史, 宣铁吾津津乐道,一者表明他是由平民发迹,不靠牌头,靠的是个人奋斗; 二者突出他是跟孙中山先生的,是正统,而不是旁系。

“惕我兄出身寒微,当对寒微之人的生活状况比较关心或同情吧?” “那是自然。” “惕我兄紧跟孙中山先生,想必熟悉孙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政策吧?”

“当然熟悉。”

“很好。现在抗战了,我们又走到一块儿来了,理应精诚团结才是。” “哎⋯⋯”宣铁吾一时语塞,肯定不好,否定也不好。心中暗叫道:“糟

糕!”怎么初次见面,第一个回合,自己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对方的大当,

吃了败仗呢?

他忙转移话题:“周老师,你这次来东南前哨,行程数千里,太辛苦了!” “还好,这一路之上,多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与欢送,还得到惕我兄的

关心与照顾,搞搞社会调查,看看军心民气,颇有收获,很受鼓舞。”

周恩来似乎不经意地说来,但“还得到惕我兄的关心与照顾”一句,却使宣铁吾听了如骨鲤在喉,很不舒服。他马上反唇相讥道:“关于老师的安全,委座是有专门交待的,学生须尽全力保护。因为我们浙江,异党活动十分猖獗,磨擦时有发生,社会很不安定呐!”

“请问:贵省保安处是否常做敌情分析?”周恩来问,似乎并未察觉到宣铁吾的讥讽之意。

“常做呀!”宣铁吾眨了眨眼睛,不明白周恩来为何要如此提问。 “既然常做敌情分析,那么一定会注意到日本帝国主义最近实施的诱降

政策。”

“注意到了。” “这个诱降政策的基本特点,就是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制造所谓‘共

产党捣乱’、‘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不听指挥’、‘陕甘宁边区实行割据,向外扩展’,‘共产党阴谋推翻国民党政府’,乃至‘苏联阴谋侵略中国,等等的假消息、假报告、假文件、假决议,用以蒙蔽事实的真相,企图造成舆论,达到其罪恶目的。”

“其所以要这样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和坚持者,不反对共产党,就不能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破坏国共合作, 就不能投降。”

宣铁吾预感到有些不妙。 “所以,我在绍兴的一次座谈会上说:现在国内流行一种秘密办法,叫

做什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其内容全部是反动的,是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的,是不利于抗战,不利于团结,不利于进步的。什么是‘异党’?日本帝国主义是异党,汪精卫是异党,汉奸是异党。共产党和一切抗日的党派,决不是异党!在抗战的队伍中闹磨擦、闹分裂者是有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投降派、反对派、顽固派!‘限制’,就是要限制这些人,而不是限制最抗日、最革命、最进步的共产党!”

夏高阳等和他请来的陪客,都激动地说:“周副部长讲得太好了!” 宣铁吾没有说话,只在脑中闪过了一个概念:“完了!又吃了败仗!”

他这才相信他的下属的汇报,周恩来确实厉害。

周恩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入席后,又借祝酒的机会,向宣铁吾提起北伐与东征这些值得宣铁吾夸耀的往事,宣铁吾的情绪开始好起来。

“惕我兄,我知道你是抗日的,‘一二·八’淞沪之战,你们 88 师不是主动请缨到上海前线,和十九路军并肩血战的吗?”

“这件事,周老师也有印象?” “不仅我有印象,全国也有印象,凡是关心中华民族的存亡并为之奋斗

过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谢谢周老师。”宣铁吾至此才真正感受到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趁热打铁,继续说:“抗日战争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利益,因此,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最高原则,一切离开或超过这个最高原则的口号和行动,都是错误的。我们一定会教育我们的党员,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我希

望贵党也这样做,大家都要对中华民族负责!” 宣铁吾点了点头。

周恩来进一步指出:“国共已是第二次合作了,我们希望长期合作下去, 抗日胜利之后,还要一起建设新中国。任重而道远。能不能做到,这不取决于我们,我们是有诚意的,不仅仅在口头上,而且见诸于行动。我们希望贵党也能表里如一,说到做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内部矛盾只能化大为小,决不能化小为大,因为任何把矛盾扩大化的做法,都只会对日寇有利,使亲者痛仇者快。我们现在正处在从一期抗战进到二期抗战的时候。二期抗战,照蒋委员长的解释,是我们转弱为强,转败为胜,走入反攻取得最后胜利的时期。为了这个大局,我们不是都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吗?惕我兄,你说呢?”

宣铁吾仍旧点了点头,他不能不佩服周恩来的才智、韬略与魄力。尽管他接受不了周恩来的观点,可也驳不倒周恩来的观点。在这场较量中,他承认,他彻底地败了。在席散告辞回军部的路上,他的耳边还回响着周恩来那犀利的话锋、平静的语调和娓娓动听的言辞,以及这三者的奇妙的结合,他在小汽车中自言自语:“周恩来,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深夜,夏高阳带了几个警卫,送周恩来及其随从到火车站。周恩来掏出钱,要他买三张车票。

夏高阳说:“‘花车’已经挂好,不用再买车票。” “不行,一定要买,我们不能占铁路的便宜!”

夏高阳拗不过,给买了三张票。

周恩来又拿出 15 元钱,交给夏高阳说:“10 元钱是付给你的招待费,5 元钱是付给祝更生的午餐费,烦你转交给祝区长。”

夏高阳不肯收,“请你吃饭,怎么好要你出饭费?” 周恩来解释道:“这是我们的制度,请你不要破坏!”

夏高阳只好收下。他不禁联想到以前接待过的国民党“要员”,他们都是官架子十足,吃饭时挑三拣四,总嫌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合口,根本不要说拿出什么饭资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本质的不同,从生活细节和生活方式上都极其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汽笛长鸣,火车离站,夏高阳还久久地仁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