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宗教的黑暗所吞没有德·瑞那夫人
法·瑞那夫人是《红与黑》中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自从于连闯入了她的家庭以后,她的命运就和于连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德·瑞那夫人的命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和于连朝夕相处,发生了爱情;第二阶段是失去了于连后,不堪忍受痛苦而扳依天主教。最后被宗教所欺骗和断送。
德·瑞那夫人的婚姻是不幸的。她 16 岁上嫁给德·瑞那先生。14 年以
后,她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可象她这样一个 30 岁的女人,却从来没有体验过爱情的温暖。小说的第七章这样写道:德·瑞那夫人“有生以来,别说是爱情,就是跟爱情有一星半点相似的感情,她都没有体验过,也没有受到过。” 他的丈夫是一个自私而粗俗的人,丝毫不关心妻子和三个孩子。当她告诉丈夫她的头痛得厉害时,他一面发出租鲁的笑声一面回答说:“这就是所谓的女人。在这些复杂的机器里,常常有毛病要修理的。”有一次妻子向丈夫痛诉儿子病得快要死时,德·瑞那先生的回答同样是一阵粗鲁的笑声和耸耸肩膀。
然而,对德·瑞那夫人来说最为不幸的,还是对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的习以为常。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于连的到来,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唤醒了她内心深处沉睡着的感情,使她的生活中增加了新鲜的内容和情趣。德·瑞那夫人美貌动人,心地纯洁善良。她对于连的贫穷十分同情,对
他的生活关情备至。后来她又为于连的才华而倾倒。在她的眼里,这个年轻人的才华甚至高到了使她害伯的地步。她相信他将成为一个伟人,成为教皇, 或者是路易十三的枢密大臣黎塞留一样的红衣主教。这时她已经身不由已地爱上了这个年轻的家庭教师。
德·瑞那夫人爱于连爱得并不轻松,承受了各个方面的种种压力。首先是她自己内心的负罪感。她是信奉天主教的,她一直认为和于连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罪恶。有一次她最小的一个儿子发起烧来,她认为这是天主在惩罚她了,她一直陷在可怕的悔恨之中。她痛哭着对于连说:“远远地离开我吧, 看在天主的份上,离开这所房子吧;您在这儿,我的儿子会送命的。”接着又说:“为什么你不是孩子的父亲呢?那样的话,爱你胜过爱你的儿子就不会是一桩可怕的罪恶了。”其次是她对于连的爱,随时可能毁掉她这个贵族妇人的名声,她甚至看到了这样的可怕场景:她明天就要戴上枷锁被押到维里埃尔广场,背上还背着牌子写着罪状,向过往的行人宣布她通奸。还有她的家庭、贵族的地位、孩子的将来等问题,都对她形成强大的压力。然而她却能够冲破这一切投身于爱情,这在当时的确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的。
德·瑞那夫人对于连的爱,是那种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的爱。爱得越深,痛苦也就越深。当德·瑞那夫人和于连的关系被爱利沙告密以后, 虽然德·瑞那市长因为妻子是一笔财产的继承人而没有追究,但于连却不能再呆下去了。这对德·瑞那夫人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她不知道离开于连将怎样生活下去。她在和于连道别时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对于连说了一段临终托孤的话,催人泪下:
我们需要坚强,我的朋友。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但是,如果我死了,请答应我,永远不要忘记我的孩子们。无论如何要把他们培养成正直的人。如果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所有的贵族都将遭到杀害,他们的父亲也许会因为那个在房顶上被打死的农民而逃亡国外。请您照看这一家人⋯⋯
对德·瑞那夫人后一阶段的生活,作品着墨不多,但却交待得非常清楚, 假如于连从没有出现,她的生活也许依然是平静的,但既然于连唤醒了她的内心沉睡着的热烈的感情,又抛下她,让她重新回到以往寂寞的生活中,她的确无法忍受。她给于连写了几封信,都被彼拉神父扣押下了,她感到于连
已经把她忘了,这更加使她万念俱灰。后来于连从富凯那里才了解到,德·瑞那夫人已经成了天主教的狂热信徒。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可怜的女人内心有多么痛苦,她只能到宗教里面去寻救一丝精神寄托。大概司汤达也感到加在她身上的痛苦买在太沉重了,所以在于连跨出神学院的门槛后,给这对有情人安排了一次会面,让他们澄清误会,重修旧好。当然,这种欢乐是短暂的, 于连还得离开,她还是回到天主那里去。
然而,她如此依赖的宗教,却正是祸水之源。宗教并没有减轻她的痛苦, 而是造成了更大的不幸,让她或者说逼着她去亲手毁灭自己所爱的人。难道还有比这更残酷的吗?可以这么说,德·瑞那夫人是这本小说中最不幸的人, 因此作者对她也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同情。虽然于连出于报复心理对她开了枪,但她没有死,她重新见到了于连,于连不但原谅了她,而且对她的爱更加炽热,使玛特尔嫉妒得发狂。于连声称玛特尔只是他的妻子,而德·瑞那夫人才是他的爱人。于连在狱中反过来向德·瑞那夫人“托孤”。他要德·瑞那夫人来抚养他和玛特尔所生的孩子。于连死后,作者“安排”她三天后便撒手人寰而去,没有让她继续忍受岁月的煎熬。
总括起来说,德·瑞那夫人是个被黑暗宗教戕害的悲剧人物形象。她充满了爱心,但缺乏勇气,常常显得软弱、被动。她对于连的爱,连她自己也认为是对天主的亵渎,是一种罪恶;她也没有勇气和德·瑞那市长决裂,去寻求新的人生;她和于连一事暴露以后,只是任凭发落;特别是她抵御不住宗教人士的阴谋蛊或,违心写了那封使她追悔莫及的信,更显出她的软弱。然而,德·瑞那夫人更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司汤达赋予她美
好的容貌和温柔的性格,还把单纯执着、同情心、母爱和奉献精神这些美好的品德毫不吝啬地给了她。至于她的软弱和所犯的过失,并不是她的错,是丑恶的现实造成的。小说正是要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她的美好、过失与毁灭, 来使她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也是作者的深心所在。
有人曾经反德·瑞那夫人称为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这倒很有意思, 不过似乎应该反过来讲,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的德·瑞那夫人才对。因为
《红与黑》的问世比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要早将近 50 年。这两个女性生活遭遇确有许多共同之处。她们同是出身贵族,她们的婚姻都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她们的命运都是悲剧的命运。德·瑞那夫人最后毁于宗教,毁于教士的阴谋;安娜·卡列尼娜是毁于贵族社会对她的摧残。当她为爱情献出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以后,她发现,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只是个花花公子, 在精神和道德上并不比她的当市长的丈夫优越,也没有勇气与上流社会决裂。导致她精神彻底崩溃,自杀身亡。司汤达和托尔斯泰在创作这两个女性形象时,都有着生活的原型。司汤达是看到了一个家庭教师由于和女主人发生了恋情,后来又因妒忌和绝望杀死了女主人的新闻报道,有了创作《红与黑》的念头;托尔斯泰也是看到了一个女人卧轨自杀的报道而产生了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冲动。这两部作品都成了世界名著,成了法国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这两个女性形象,也成了世界文学之林的两个著名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