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红与黑》有五十多万字,但读起来引人入胜,不会感到疲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成功地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手法,重视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高潮迭起,许多情节还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这方面的例子在作品中也很容易找到。如于连先后三次深夜爬梯进入情人的卧室,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相会的情景。然而,最能体现戏剧化表现手法的,还要属成功地运用误会,来使人物产生戏剧冲突。比如小说上卷第九章,德·瑞那先生带领男仆们更换家里的床垫, 于连的脸色变了,他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德·瑞那夫人。“请您救救我的性命。”于连对德·瑞那夫人说,“只有您能做到;因为您也知道那个随身男仆恨我恨得要命。我应该向您承认,夫人,我有一幅肖像;我把它藏在我的床垫里。”德·瑞那夫人脸色发白了,“里面装着一幅肖像!”这句话使她几乎站不稳了,原来她还有一个暗藏着的“情敌”。于连紧接着进一步恳求她,在帮他取回这幅肖像时,不要看它,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这是秘密!” 德·瑞那夫人更加确信了情敌的存在。然而出于对于连的爱,她又不能不帮助他。她爬到三层楼上,脸色苍白得就象是自己上刑场一样,感到自己马上就要昏倒了。其实德·瑞那夫人的嫉妒和痛苦,完全是一个误会,那黑色的硬纸板盒里,装的是一幅拿破仑的肖像。这是绝不能被德·瑞那先生看见的, 因为当时是复辟时期,白色恐怖还很严重。德·瑞那先生又是个极端保王党人,对拿破仑有着深仇大恨。可德·瑞那夫人却不了解个中原因。

巧合的手法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于连对德·瑞那夫人日思夜想时,竟在贝尚松大教堂里与前来作祷告的德·瑞那夫人和德薇夫人巧遇;于连对玛特尔反复无常、出言不逊极为愤怒,拔剑欲杀死她时,恰好侯爵出现, 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于连执行侯爵交给他的秘密任务,在一个驿站投宿时,

深夜突然遭到搜查,于连在黑暗中认出,为首的竟是加斯达列神父。就是他在神学院时,故意将出校门的机会让给于连,企图引诱他违反院规,此计不成便偷偷翻查于连的行李,把咖啡店女招待阿芒达的地址抄去告密。所幸的是他在暗夜中没有认出于连。这些巧合,都增强了故事的迭宕起伏,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