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与历法
公元 5 世纪,中国正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称做南北朝。祖冲之(429
—500 年)是南朝科学家,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429 年)。他的主要贡献集中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尤其是对圆周率л值的计算,达到了出类拔萃的程度。
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创制了《大明历》。
通过长期观测,并与古代的观测记录互相比较,祖冲之证实“岁差”现象是确实存在的。所谓岁差,是指地轴的一种运动,使天球上的两个极点—
—北天极和南天极,以及恒星的位置发生缓慢的变化,变化的周期约 25800
年。这种现象最早是公元前 150 年前后,由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发现的。
公元 4 世纪的时候,我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根据自己的观测,也独立地发现过。
祖冲之把岁差的因素引入到历法的计算中,这对历法是个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创举。这样不仅提高了历法的精确性,而且在我国历法史上为后来者提供了一种颇有影响的做法。他测得的岁差值是每 45 年 11 个月差 1°, 目前使用的值是每年 50″2,合每 70 多年差 1°。
祖冲之还改变了历法中加闰月的办法,使历法更加符合实际的天象。我国古代人民从实践中发现并一直使用 19 年 7 闰的闰法,即在 19 个农历年中,
有 7 个闰年 12 个平年。经过认真研究和计算,祖冲之发现这样的闰法经历
200 年,就会比实际多出一天来。根据自己的实测,他改为在 391 年中设 144
个闰年和 247 个平年,从而提高了历法的精度。
《大明历》所规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 365.2428 日,比现在采用的
365.2422 日只差 0.0006 日,即一年多算了约 52 秒钟。从宋孝武帝大明六年
(公元 462 年)《大明历》完成之后的 700 多年间,没有一种历法的精确度能超过它。《大明历》中使用的其他各种数据,也都比当时其他历法精确得多,很接近现在采用的数值。如他把木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定为 11.858 年,
现代的测定值是 11.862 年,相差是很少的。
祖冲之在机械等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设计制造了指南车和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粮食加工工具,能日行百十里的“千里船”等。他还设计了计时器, 精通音律等。他是个博学多才的杰出科学家。
为纪念他对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取名为“祖冲之”环形山;1964 年发现的第 1888 号小行星被称做“祖冲之”小行星。我国还在 1955 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