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周、春秋的文化

孔子及其儒家学派 春秋末期,领主的宗法制度已走向崩溃,世秉国政的公族已越来越腐朽和无能。出身于较低层贵族的士,开始在政治、文化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礼坏乐崩,必定会有一种能顺应当时需要的学说思想产生出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学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 551 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天道观方面,孔于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他是“敬鬼神而远之”, 并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对周礼很重视,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而不是全部照搬,但他对古代仍是比较向往的,他思想上守旧的倾向颇为明显。

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仁的思想是其重要的核心部分。仁是由孔子最早所提出,所谓仁就是“爱人”,他认为仁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而贵族爱人当然是带有欺骗性的论调,宣扬仁的目的是想用它来作阶级矛盾的缓和剂。但仁的思想出现于封建农奴制瓦解之际,仍是劳动者地位略有改善的一种反映。

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杀的手段统治人民。他提倡“为政以德”,即试图用德化的方法来使人民在封建统治者面前能够俯首听命。

孔子一生中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自己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而且是“学而不厌”,对学生是“诲人不倦”。他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作风。他本着“有教无类” 的精神,使得许多出身非高贵的人也可获得文化知识。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尚书》《春秋》《诗经》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其中有少数成书于战国,其余的均为西周和春秋时的作品。《尚书》是周王及诸侯的命令文告一类的文书,是铜器铭文以外的最古老的散文,其中保存着不少古史材料。

春秋时鲁国官修的《春秋》,是流传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它通过极为简练的文字,概括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表示出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褒贬。《春秋》对于后世历史编写起到示范的作用。

《待经》是一部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总集,里面共收诗三百零五篇。《周颂》、《鲁颂》、《商颂》为庙堂诗歌,《小雅》、《大雅》多出于贵族、官吏之手。十五国风中有贵族的作品,但以民歌为多。《周颂》和《小雅》、

《大雅》产生于西周,其余的多为春秋时作品。《诗经》内容包罗甚广,从祭祀、征伐到民间的恋爱、劳动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成为它所选择的题材,而且它也反映出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诗经》是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