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的任务

复习究竟为了什么呢?不少学生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只在临考前才进行复习;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简单的重复。因此,他们在复习时很少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我们说,复习的任务大致有三项:

  1. 强化记忆,使学习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其实,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早在 1885 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留 44%;经过两天,留下的只有 28%;6 天以后为 25%。可见学习以后, 所有的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经过学习,大脑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 那么,就会慢慢消退,表现为遗忘现象。而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复习,正是为了强化和完善这种神经联系。

有的学生认为,只要理解了就会自然地记住。这种看法比较片面。我们说,理解了的知识便于记忆,这是对的。但理解了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复习才能真正记牢。记性好的学生,不仅重视理解,而且要重视复习。他们是“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不止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1. 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我们说,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之后,就可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缺欠,都及时地得到了补足,很少在学习上“欠债”。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2. 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通过复习时的全面回顾,查漏补缺, 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成,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没有完成。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仍然带有“半成品”的特点:从量上说,太多;从质上说,太乱。这里的“乱”指所学的知识还比较孤立、片面,还只是堆积式的知识,只是建造知识大厦的原材料。例如, 初中植物学中,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这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是分为 6 个部分学的。经历了 28 节课,用了 14 个学时才学完。怎样把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知识系统起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呢?就要通过复习,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或者说,将学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这个复习时的加工整理过程,一定要遵

循思维的规律,采用基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来进行,直到掌握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了知识系统化的任务为止。所谓融会贯通,编织知识之网也就是这个意思。古人所说“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具体说,知识的量少了,重点突出了, 含义深刻了,关系清楚了,十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初一的植物学学到藻类植物,分别学了绿藻、蓝藻、褐藻、红藻等,知识量大,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这几种藻类,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抓住了它们的异同点,记忆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还不容易混淆。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能一次完成,复习表面看是重复,实际上是认识的深入。复习时的重复方式和重复后所取得的学习效果都与初次学时大不一样了。通过复习在头脑中形成了牢固、完整而又系统化的知识,这就是复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