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预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预习不要全面铺开。**一方面时间不够,另一方面预习质量也无法保证。最好选择一二门学科进行试点,这一二门学科最好是自己学起来最吃力的。从这一二门试点,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步展开。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少预习。如果预习了,那么就应当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要在听讲时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从而把学习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
**预习时不要钻牛角尖。**预习也不见得非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懂才罢 休,留点问题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这也是正常的。所有问题在预习时全解决了,对有些学生,因为对自己提不出更高的要求,就自认为上课没什么可学的,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要避免的。
-
**要真正读进去。**预习是学习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走过场, 要“读进去”。有些同学说:预习时遇到新的公式、定理、定义和需要仔细琢磨的地方,要像打球那样,给自己叫几次“暂停”。要细读、深思;读不懂、思不透的地方,要提出疑问。这话说得很对。
有的同学在预习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浅尝辄止。朱熹说:学习“如人入城廓,须是逐街坊里巷、屋庐台榭、车马人物一一看过才是。今公等(诸位)只是外面望见城是如此,便说我都知得了”。像朱熹所批评的“公等”,在预习中,也是不应有的。虽然是预习,也应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更能够发现问题,找到难点。假使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预习又何必呢?
预习时,应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层次,划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是没有读进去。“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划”、“批”、“写” 这是阅读的“犁铧”,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
-
**独立思考。**预习时遇到问题,不懂、不会的知识点是正常的。但是一遇到问题就记下来,留待课堂上解决这也是不可取的。对于问题,必须开动脑筋,力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解决一些问题,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 可以使问题的大部分得到解决。
-
**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的理解 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时,如果发现与新课相关联的旧知识掌握不牢,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