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马拉雅构造阶段地史特征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又称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

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世界古地理形势如图 15-1 所示。由于海底扩张, 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裂,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分开,逐渐向北转移;印度地块在始新世和亚洲碰撞,形成南亚次大陆;非洲逐渐向北靠近,向欧洲大陆挤压;南、北美洲时而在“巴拿马地峡”相接,从而使南北部分动物种类产生互相迁徙现象;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同亚洲相连,红海出现。早第三纪初期,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非洲和印度部分之间尚横亘一条古地中海,早第三纪末,欧亚板块和南方板块碰撞加剧,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期间, 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山脉,包括北非的阿特拉斯、欧洲的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和喀尔巴阡,以及向东延伸的高加索和喜马拉雅等山脉,它们是地球上最年轻的褶皱山脉,显得雄伟高峻。与此同时,古地中海消失,只剩有残余部分。又由于太平洋板块继中生代后连续向环太平洋外带俯冲,北美的海

岸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的南岛和北岛等,相继褶皱隆起或形成岛弧。早第三纪后期,亚洲大陆的最后形成和中国东部边缘海域的形成, 奠定了中国现代地势的基本结构。

在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许多大陆上发生断裂,形成许多拗陷盆地;东非大断裂继续发展,并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活动;印度继续喷发玄武岩; 格陵兰及西北欧等都有玄武岩喷发活动。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和岩浆活动之后,差异性升降运动和裂隙式玄武岩喷发活动都很强烈。

此外,那些在加里东和海西阶段形成的古老褶皱带,在喜马拉雅运动中也表现了剧烈上升和断裂,特别是在中亚广大地区形成巨大山脉和大型盆地相间的自然地理环境。许多古老褶皱山脉经过长期侵蚀之后,在这一阶段又重新恢复了它们的挺拔高耸的面貌。

冈瓦纳大陆继续分裂漂移,越来越接近现代地理面貌(图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