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槽——地台说

1859 年,美国地质学者 J.霍尔在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发现受过强烈褶皱的古生代浅海相地层厚度达 12km 以上,它比此山脉以西同时代几乎没有褶皱的地层厚 10—20 倍,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霍尔认为, 浅海相沉积的厚度是如此之大,它必然是边沉降边沉积形成的。因此得出结论:这些褶皱山脉曾经是地壳上巨大的拗陷。1873 年,J.丹纳把这种拗陷及其产物称为地槽。后来前苏联 A.Д.阿尔汉格列斯基认为狭义的地槽是不存在的,下降的拗陷(称地向斜)和上升的隆起(称地背斜)是交替出现的, 因此把地槽的概念扩大,称为地槽区。1935 年,W.H.史蒂勒把位于大陆稳定地块和大洋稳定地块之间的地槽,称正地槽。随后,他又把正地槽分为优地槽(eugeosyncline)和冒地槽(miogeosyncline)。1951 年,M.凯伊对地槽问题进行了总结,把有大量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地槽称为优地槽(“优”是希腊语“真正的”意思),优地槽是深成造山活动的场所;把位于大陆架上的没有火山活动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地槽,称为冒地槽(冒是“较次的” 意思)。

1885 年,E.修斯提出在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十分平缓,地貌也非常平坦,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为地台。后来前苏联学者在研究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地质的时候, 发现这里的地层厚度小而产状平缓,地壳运动以整体上升下降为主,乃命名为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于是地台这个名词,就广泛传播开了。随后, 人们发现地台本身也有相对上升的地方(称台背斜)和下降的地方(称台向斜),所以把地台的概念加以扩大,称为地台区。

1900 年,法国 E.奥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陆块》中,明确地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作为地壳上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自此以后,地槽和地台理论就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学说形成和发展起来,称为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

槽台说形成后,从 19 世纪末至近代,在大地构造学说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它的形成是以大陆壳的地质构造为基础。大地构造学说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论又称固定论,主张大陆自形成以来,其位置不变,从未经过水平运移,所以又称为大陆固定论或大洋永恒论。与此说相对立的是水平论,又称活动论,主张在地壳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陆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过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槽台说便是固定论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