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烈度区划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通常指百年左右)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地震的最大烈度,称为地震基本烈度。通常对大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进行鉴定,称为地震烈度区划。把这种结果绘制在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图上,称为地震烈度区划图(如图 8-20)。实际上,这种图件具有中长期预报的含意,

对于部署国民经济计划及各种工程设计,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中若将基本烈度鉴定偏低,一旦遭受强震便会造成重大损失;若将烈度鉴定偏高,则会增加不必要的抗震措施,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编制全国的或地区性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特别是制作地震危险区划图,对于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测,很有实际意义,但又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要根据大量的可靠的地质资料,一方面要对历史地震进行分析。

(一)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1. 强震多发生于活动性断裂构造上 搞清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是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的重要基础。日本神户于 1995 年 1 月 17 日发生 7.2 级大地震,据考察认为是由淡路岛北部的野岛断层和须磨断层发生活动造成的。因此,地震地质工作主要着眼于活动断裂构造,特别要注意活动断裂的一定部位。我国自古迄今已记录到 17 次 8 级以上的大地震,均发生在延伸

规模为数百千米的强烈活动的深断裂带上。我国大陆地区 6 级以上地震也大都发生在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活动断裂构造上。断裂构造的下述部位和地震的关系尤为密切。

  1. 活动断裂带曲折最突出的部位(简称拐点) 在拐点外侧,地应力最易集中,引起地震。如云南通海、建水、石屏一带,正好位于弧形断裂拐弯处,地震非常密集。

  2. 活动断裂带的两端(简称端点) 端点是应力比较集中和促使断裂继续发展的最有利部位,容易发生地震。例如,甘孜-康定鲜水河断裂带, 全长 300km,强烈地震往返“跳动”于从西北到东南两端之间(图 8-21)。

  3. 两条活动断裂带会而不交的地方(简称交叉点) 在这样部位, 应力最易集中,常发生大地震。1668 年山东莒县-郯城 8.5 级地震,1679 年北京平谷马坊 8 级地震(图 8-22),以及河北唐山地震(图 8-23)等,都与这种交叉部位有关。

  4. 活动断裂带的中断部位(简称闭锁段)这里也是应力容易集中和发生地震的地方。

  1. 强震常发生在新生代形成的或有继承性活动的断陷盆地内 这种盆地的一侧或两侧常为活动性断裂所控制,在盆地深、陡的一侧活动性断裂的断距最大的部位,特别容易发生地震。这样的地段往往是第四纪或现代沉降中心,沉积厚度也最大。从地貌看往往表现为最低洼的或河流通过的地段。1556 年陕西华县大地震、1966 年河北邢台地震等就是发生在这样的部位上。

(二)历史地震分析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并结合具体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可以推断震中的分布地点、总结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预测未来地震的震级等。在分析过程中

常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地震带内强震的重复性 我国大陆上有记载的 6 级以上的地震共

400 多次。其中有些地震是在同一地震带内重复发生的,但相隔年数有长有短。地震带内强震的重复经常与一定的构造条件有关。例如,四川炉霍-康定一带曾发生 16 次 6 级以上的地震,均集中于鲜水河断裂上。

  1. 强震的填空与填满

    在活动性构造带内,有时在一段时间内发生许多小震,并围绕成一个地震相对平静的地区——空白区,后来就在这空白区内某一部位上发生大震,这种现象叫填空。

图 8-24 表明 1695 年山西临汾地震的填空现象,在大震前 50 年内在周围地区发生许多小震,中间形成一个空白区,后来在空白区内大震发生。

有时与此相反,在某些强震发生之前,在其未来震中附近,发生许多次小震,这种现象称为地震的填满现象。如 1556 年陕西华县 8 级大地震前 1484

—1555 年的 72 年间,在其附近发生过多次较小地震,于 1556 年大震发生(图8-25)。

总之,历史地震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并参照地震活动期、震级和频度等,是确定地震的危险地段,区划出不同震级及地震范围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