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晚古生代中国地史概况一、由海向大陆环境转化

晚古生代,中国也和世界许多地方一样,是由海洋占优势向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发展的时代。虽然,晚古生代也曾多次发生海侵,有时海侵范围还相当广泛,但就整个时代看,主要还是陆地在不断扩大。

在华北地台区(包括东北南部),从晚奥陶世就已经脱离了海洋环境形成古陆,沉积间断约达一亿数千万年之久(图 13-7)。到了中石炭世和晚石炭世,华北有过多次的海侵(图 13-8),但每次海侵时间都很短暂,时而为海,时而为陆,沉积了海陆交互相的地层。到二叠纪时,又全部隆起成陆(图13-9),沉积了陆相地层,一直延续到现代。虽然在新生代海水曾经漫覆过平原地区,但与过去的规模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在扬子地台区,早古生代时广大地区曾长期沉没于海水之中,后来由于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到泥盆纪初期,大部分地区隆起为陆。但此后又多次海侵,差不多整个晚古生代都是在海水浸漫之下,沉积了海相为主的地层。到晚二叠世早期,扬子地台产生大规模裂隙,川、滇、黔地区有大面积的玄武岩喷发活动(峨眉玄武岩,图 13-9)。总的来看,华南要比华北活动性大, 地理环境也比华北复杂。

在海西构造阶段,介于各地台间的地槽活动区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碳酸岩、火山岩等,从数千米到一万多米。到晚古生代末期,海西运动十分强烈,天山、昆仑、秦岭、蒙古-兴安等地槽相继褶皱隆起,并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对接在一起,华北地台与塔里木地台也基本联结在一起。稳定地台区进一步扩大。扬子地台的边缘地带在晚古生代末期仍然十分活动,直到三叠纪印支运动中才褶皱隆起,但扬子地台内部及边缘在海西期产生强烈的张裂和拗陷作用,导致了中国西南地区大范围玄武岩裂隙喷发活动。

经过海西运动,海水已经大规模撤退,环列中国西北和北方的各地槽都已褶皱为山,华北、东北以及华南的一部分,已连结成广阔的大陆,只在西藏、西南和华南等相对狭小的地方,还有海水存在。所以说,晚古生代是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重大变革时期,也是使中国出现陆地空前占优势的时代。在海西运动之后,地势起伏分异显著,山岭盆地互相隔阻,使气候由湿

润向干燥演变,生物界遭受一次严峻的考验,这意味着中国地史又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