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灵魂有还是无?
前面已经谈到,像原始人所认为的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是没有的。可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却认为存在这样的灵魂呢?将我们前面
所介绍的概括一下,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
-
由于时代的限制,认识水平的低下,人们不能认识和解释复杂的精神和生命现象,于是臆造出虚幻的灵魂,以求得对这些现象的解释。
-
由于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在同自然界作斗争时为某些自然的威力所慑服,感到自己软弱无力,因而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势力帮助他们管制风云、雷电等各种自然灾害。于是就求助于“不死的灵魂”,特别是“勇敢战士和能干的魔法师”的灵魂,以为它们对自然现象有远远超过活人的威力。
-
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被剥削阶级希望有一个神的世界为其主持公道,代为伸冤;而统治阶级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命中注定等封建迷信思想,为其不劳而获作辩解,为维护其统治服务,因而也加深了人们对鬼魂神灵的信念。《聊斋志异》中早已叙过,“人穷易见鬼,乱世灾异多”,可以说是对上述原因的极好概括。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这毕竟是过去的情况了,而今天,在人们的认识水平已大大提高,科学知识已极大地丰富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一些人相信有不死的灵魂存在,而另一些人则不敢信其有,也不敢信其无呢?分析一下, 仍有上述原因在起作用。例如在我国有些地区,文盲的比例还是很高的。那些迷信鬼魂的人大都是文盲或文化水平很低,那些迷信活动猖撅的地区也大都是文化落后的边远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面对封建迷信思想就不能明辨是非真伪,容易上当受骗。再如,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我国有好多神话小说,如《聊斋志异》,书中有许多故事是描写鬼魂的。这些鬼魂故事长期流传在民间,有人信以为真,有的虽不全信,但也很受这些故事的影响。还有人为的捏造,有的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别有用心地制造假象,蛊惑人心,装神弄鬼,欺骗和吓唬别人。如解放后,某村为了兴修水利, 民兵连长带领民兵把村边无主的坟地平了。不久,每到深夜,就听到村外有一种像虎的啸声。巫婆神汉借机宣扬说是“平了坟头,鬼没了住处”。弄得人心惶惶,夜里不敢出门。一些人纷纷请巫婆神汉烧香、许愿,保佑平安。后来民兵连长留心观察,终于发现是一个神汉干的。每当夜深人静时,他用一个装有水的大缸,把嘴接近缸口装老虎的啸声,使人们以为真的有什么鬼怪,以便煽动迷信,借机骗钱。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一些不为人们所知的心理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错觉、幻觉、心理预期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
有人相信鬼魂,自称看见过鬼魂,还能将他碰到鬼魂的情景说得活灵活现。这种人的话对一些对灵魂有无将信将疑的人影响最大,因为人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其实世界上没有鬼魂,他也不可能见到鬼魂,他说看到了鬼魂,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所谓错觉可以说就是“杯弓蛇影”。以前有人请客,客厅里挂着一张弓,饮酒时客人忽然发现杯里有一条蛇,以为中了毒, 于是害了病。后来主人给他解释,说杯中的蛇只是墙上弓的影子,客人才恍然大悟,病就好了。把弓影当成蛇,这就是错觉。凡是说亲眼看见过鬼魂的人都把错觉的结果当成了真事。春秋战国时的荀子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名叫涓蜀梁。他没有什么知识,胆子很小。有一天晚上,他到外面去散步。那晚月色很明亮,照得大地一片雪白。他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这影子在他看来,就像一个黑黝黝的埋伏在身边随他行走的黑鬼。他把头仰起来,又看见那黑鬼好像一个披头散发的可怕的怪兽。他害
怕极了,扭头就向回家的路上拼命地飞跑。他一边跑,一边又把自己的脚步声当成了那鬼魂跟着追来的脚步声,弄得他心里更加害怕,就更加拼命地飞跑。最后,他跑得气都没有了,还没到家,就倒在地上死了。荀子认为,凡是认为有鬼魂的人,都是由于他神志恍惚,疑心过重,而产生出有鬼的错觉所造成的。所以使人相信见到鬼魂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错觉。
幻觉就是无中生有的知觉。比如发高烧的人,在烧得头昏眼花的时候, 把朋友看成猴子或凭空有大小怪物在跑跳。有时有些迷信的病人,由于精神恍惚,出现了幻觉,便说他看见了已死的某个人,并与他谈话,其实这是一种在幻觉状态下的记忆恢复现象。他所看见的人肯定都是他认识的,特别多见的是他已死去的亲属。这是由于病人对死者的思念所致。其实对家里的亲人,即使不故意思念,脑子里的印象也会时常在无意中浮现出来,可能会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恍惚看见他的形像。假若不懂得这方面的科学道理,就会误认为是见到鬼魂。
还有心理预期。我国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说:“天地间有鬼,并不是人死后不死的灵魂变的,而是活人思念存想死人引起的。⋯⋯怕死的人心里就会想到鬼,想到鬼眼里就会出现鬼的幻影。”俗话说:“疑心生暗鬼”, “怕鬼就有鬼”。这就是说,一个信鬼又怕鬼的人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就有可能产生鬼魂的幻觉或错觉,好像见到了鬼魂。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完成自我预期的效应”,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自认为会发生什么事,他的这种想法就很可能影响到他的行动,其结果是那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例如,西方人认为每月的 13 号逢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行事要特别当心。可是正是由于他们行动反常,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麻烦。西方的投资者们一旦预感到股票会下跌,便马上把自己所持的股票抛出来,这样一来,他们的这种做法恰恰成了导致股票下跌的原因。“疑心生暗鬼”,实际上就是这种心理预期在起作用。这里就有一个“疑心生暗鬼”的故事。
有一个人晚上到好朋友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一直喝到深夜。他已经醉得昏昏然了,但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他的朋友本来留他住宿,但他记起明天一早要处理一件急事,所以还是坚持步行回家。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他离开朋友家不久,天就下起大雨来,还刮着风。雨声、风声和四周的黑暗,使他心里产生了一种阴森森的恐惧感。不久,他看见一个人撑着一把伞走在他前面,他便急忙赶上去钻到他的伞下和他一起走。这时他的酒并没有全醒,他记起了以前听别人说夜间行路碰到鬼的故事,又看到那人面孔灰暗,有点像人们画的鬼的脸色,又见他一句话也不说,心里就怀疑起来。他试着用脚去踩对方的脚,他以为是踩中了的,但踏下去却什么都没踩着。他愈发怀疑那人是鬼。怎么办?他心里马上紧张起来。恰巧这时要走过一座仅容两人走的木板桥。他当机立断,走到桥中心的时候,就用力一挤,把那“鬼”挤到桥下水里去,并且自己冒着大雨向前飞跑。跑呀跑,跑得他气都喘不过来,酒也醒了。不久,他看到前面有灯光,原来是一家小店。他进了小店,向店主人讲他和“鬼”斗争的经过。那店主看他湿淋淋的一身和脸上惊恐的神色,也以为他真的遇到了鬼,便叫他到灶下去烘火,以免着凉生病。不久,店主人又看见一个人推门进来,也是湿淋淋的一身和一脸惊惶的神色,只是手里多拿着一把伞。那人见了店主就诉说他如何被“鬼”挤到桥下水中的经过。在灶下烘火的那个人,听了出来一看,两个人都禁不住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场“疑心生暗鬼”所造成的误会。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信鬼、不怕鬼,那么他想找鬼都找不到。这里讲一个鲁迅踢“鬼”的故事。鲁迅在家乡任学监时,每次回家都要经过一片坟地。有一段时间人们传说这条小路上出了鬼,并且有人亲眼看见过那鬼是穿白衣裳的,说得活灵活现。鲁迅不相信这种传说,就想探个究竟。一天晚上鲁迅路过这里时,突然发现路边一座坟前立起了一个白影,而且渐渐高了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揉了一下眼睛,只见白影又矮下去了,接着一会变大一会变小,就像人们盛传的鬼那样。鲁迅不信鬼,勇敢地追上去。奇怪, 白影离鲁迅不远停住了,而且慢慢缩小,变成一团。鲁迅快步走上前,大喊一声:“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作崇!”接着飞起一脚踢过去。“哎哟!” 那白影大叫一声,匆忙逃走了。原来是个盗墓的,披着一块白布吓唬人。这就是说,有时人们见到一些奇怪现象,不加以科学的分析,就把它当作鬼魂。如果信以为真,一旦碰上什么奇怪的东西,就会真的以为见了什么鬼。《阅微草堂记》里有一个“鬼避姜三莽”的故事。说是很多年前,有一个叫姜三莽的人,为人勇敢正直。有一天,听人讲到某人捉鬼卖钱的故事,就高兴地说:“源来鬼可以捉来卖钱呀!那好,我一天夜里捉一个,不就可以够一天酒饭钱了吗?”打这以后,他天天夜里拿了绳子,带着棒子到乱坟岗去捉鬼。可是,一连去了好几个晚上,连一个鬼影也没有见到。后来他又到人们传说常闹鬼的地方,假装醉酒,躺在那里等鬼,结果还是一个鬼也没见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鬼只在人们的头脑里,你不信鬼,不怕鬼,鬼就无影无踪, 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