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伪科学”的插曲1.巫术与麦斯麦术
提到“麦斯麦术”,恐怕少有人知道,可是说起“巫术”,可能就有不少朋友听说过甚至见到过了。巫术从远古的时候起就已经有了,那时候原始人不知道生病的真正原因,以为是“恶鬼”把疾病传给人的,是“恶鬼”的灵魂附在人身上作怪的结果。于是就发展出一些“请魂”、“驱鬼”的仪式, 后来又演变成医病的巫术。旧社会,我国曾经有相当数量的巫医、神汉活跃在城乡,在国外也有许多巫师到处招摇。他们利用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采用各种貌似神秘,实则荒唐的手法愚弄欺骗人民,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巫师、神婆们施展巫术时,一般都要布置好一种特别的场景,如摆起香案,立起神牌位,点上香火蜡烛,使室内香烟缭绕,光线昏暗。巫师、神婆们身着巫衣,头戴巫帽,手执摩杖之类的巫器,口中念动咒语或吵吵嚷嚷,摆开阵势满屋折腾,制造紧张神秘的气氛。捣腾一段时间后,或张手前扑,或抽刀乱砍,言说“鬼魂已被捉到”,或“已被杀死”,或“已被赶跑”。
然后送给病人几粒“仙丹”,就算给病人治了病。过几天病人要是好了,巫师、神婆们就乘机宣扬说,病是他看好的。万一病人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说病人送鬼神不诚心,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现在这些巫术的骗人伎俩已被人们识破。如巫师们特意布置的场景气氛主要是用来增强心理暗示的效果, 使人更加相信他的法术;而有时巫师用刀劈黄表纸后,纸上会显出一道道血一样的红色刀痕,他会谎称是鬼魂的血,使人更深信不疑。其实那纸是用一种叫姜黄的染料浸泡过的,刀上则沾了碱水,这样一砍,碱水碰上姜黄就显出红色,看上去血淋淋的。所以巫术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迷信思想和心理暗示所玩弄的骗人把戏。
在 18 世纪后期的欧洲也曾出现过一种貌似巫术的医病术,它以其创始人维也纳医生麦斯麦的名字命名,被称为“麦斯麦术”。这种医术专门被用来医治处于异常意识状态的精神疾病,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神经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症”等纯粹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疾病。麦斯麦认为这类疾病是由一种弥漫于整个宇宙的难以捉摸的液体造成的,这种液体对机体的神经活动至关重要,医生可以通过控制病人体内的这种液体来治疗各种疾病。麦斯麦最初使用磁力(磁铁)把这种液体吸引出致病区,后来又断定这种液体只对动物磁性起反应,必须由医生对病人发送动物磁性(就像气功师发功治病)才能有效。麦斯麦给病人设计了一种复杂而荒唐的治疗方法。他用床垫围成一个“转机房”,房间内放着水桶,针对病人的症候在桶里放着铁钎,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当病人发病时,麦斯麦就将其置于“转机房”内,他身着法衣, 口中念念有词,以手或一根魔杖敲击病人患病的部位,施以治疗。在这种场景中,他能引导病人进入迷睡状态,然后指挥患者的行动并产生疗效。我们说麦斯麦貌似巫术,就是由于其方法过于稀奇古怪。从表面看简直与装神弄鬼无异,透出一种神秘色彩,而且他的宇宙液体和动物磁性相互作用的理论很难找到科学的证明,再加上当时人们对迷睡现象的实质也不了解,因此有许多人指责他是骗子。然而麦斯麦的确治愈了大量神经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症患者,当时的医生们也不得不承认麦斯麦术的疗效。那么麦斯麦术是不是骗术呢?从现代临床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麦斯麦术之所以有疗效就在于他利用了心理暗示,诱导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对病人施加了心理控制, 其关键是诱导病人进入催眠状态。至于麦斯麦所设置的神秘古怪的治疗场景,也的确能起到加强心理暗示的作用,但有些东西的设置和使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以说是画蛇添足,反而招致巫术之嫌。麦斯麦术的神奇疗效和病人的迷睡激发了后人的研究,19 世纪上半叶一名叫布雷德的医生完成了对麦斯麦术的改造。从对迷睡现象的研究中,他去伪存真,抛弃了麦斯麦术中虚假、错误的东西,如动物磁性和宇宙液体论,发展出了催眠术。他认为催眠状态依赖于患者的心理条件,即能否接受暗示,根本不取决于施术者的意志和魔法。布雷德从麦斯麦术的神秘外壳中拯救了催眠术,把它献给了科学的心理学和医学。从此催眠术就成为心理学研究潜意识活动和治疗意识异常者的重要手段,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也许正是在此意义上,有人称麦斯麦既是骗子,又是变态心理学的先驱者。
今天心理学研究已揭示了催眠与心理暗示的奥秘。催眠是一种异常的意识状态,是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后被诱导进入了一种暗示性睡眠。所谓接受暗示就是指接受一种观念或动作方式,不通过自己的思考而信以为真,或依样画葫芦。对有些易受暗示的人来说,暗示的力量是很大的。例如
催眠师掏出一枚硬币,把它放在一个易受暗示者的手臂上说:“这是一枚炽热的硬币,你被严重烧伤了!”果然手臂上出现了二度烧伤。在一个暗示实验中,暗示者将被暗示者的胳膊从墙上的小孔中伸到隔壁房间,然后在伸过去的胳膊上划了一下,使其感到疼痛,同时对他说:“我已把你的血管划破了!”并打开隔壁房间的水龙头,让受暗示者听到滴水的声音。过了一会儿, 受暗示者感到身体越来越虚弱,感到身上的血快要流光了,最后昏死过去。催眠师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关键就是使对方接受暗示,能否做到,有赖于催眠师在被催眠者心目中的权威性和被催眠者对暗示的接受性。据研究,全部人口中只有 10%-20%的人能接受暗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而有近 10%的人根本不会接受暗示,无法对他们催眠。在催眠时,催眠师让被催眠者躺在沙发或床上,双眼睁开并专心注视着上方或眼前的一个亮点,全身放松。催眠师用手轻轻缓慢地在他眼前从上到下移动,但不触及身体,并且不断重复下面这些话:“你的眼皮重了”,“你的眼快睁不开了”,“你瞌睡了”,“你什么也看不见了、听不见了”,“你已经睡着了”⋯⋯易受暗示的人就会慢慢进入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中被催眠者仍能与催眠师保持交流,他始终能听到催眠师的声音,无论昏睡状态有多么深,他都能因催眠师发出的适当信号,即使是低声的耳语,而立即醒来。与此同时,他对其他人的大声命令却置若惘闻。在催眠状态中,他可以唯催眠师的命令是听,催眠师指鹿为马, 他也就把鹿当成马;催眠师命令他进入僵直状态,他就能如图那样僵直地躺在两把椅子间。现在催眠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和治疗手段,在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麦斯麦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对于意识研究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欧州,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科学也蓬勃发展起来,而宗教神学的势力却日益衰败,许多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了打倒一切宗教、将上帝送上断头台的口号。这样,与宗教神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灵魂观念,在意识研究领域中失去了立足的根据。哲学家完全摆脱了灵魂观念的束缚,将对意识的研究指向精神活动本身。与此同时,许多自然科学家另辟蹊径,试图从医学和脑科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和与意识有关的问题,麦斯麦术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它的出现和发展从客观上为我们展示了意识活动的另一个侧面,即异常意识活动的情况,为以后的变态心理学研究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