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意识流”理论

喜欢电影艺术的朋友,对“意识流”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它指的是电影导演在影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在影片中导演常常利用画外音传达人物的心声,用画面的切换“再现”人物自由联想,疾驰飞奔的意识活动;用声音和画面的对列等形式表现人物身心分离的神态——身居现实,而思绪却不由自主地溜回往昔,或者沉入幻觉中的未来⋯⋯运用这些手法创作的电影就叫作意识流电影。这种电影再现了人物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不断转换的流动。

可是“意识流”这个术语最早并不是出现在电影或文化创作中,而是出现在心理学中、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意识流’” 这个词反映了他对意识的看法。他反对冯特式的心理学把意识分解为各项元素的作法。认为意识并不是劈成碎片的样子出现的,它是连续不断的,流动着的,而不是由片断或元素集合在一起的东西。只有“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绘出来。一般所讲的感觉、知觉、表象等只是一些意识的“实体状态”,好像它们可以分开,其实在这些实体状态之间,还有“过渡状态”把它们连成一片,就好像竹节是竹子的一部分并把竹子连成一体一样,只不过这种过渡状态,通常不为人所注意,从而没有名字罢了。他还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无时不变的,每个心理状态都只出现一回,就一去不复返了。詹姆斯对意识的这种看法与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对物质世界的看法颇为相似。赫拉克利特把物质世界比作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流水经常变化,这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是这样的流水,下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时, 又会遇到新的流水。所以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现代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来看,詹姆斯关于意识的整体不可分割和流动性的看法,不能说是完全错的。意识活动的整体性、能动性也是现代心理学所接受的。他的意识流的观点不仅对现代心理学有所影响,而且对西方哲学和现代文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它只描述了意识的表面现象,还没有揭示意识的实质。只看到了意识的流动性,而没有看到意识的相对稳定

性。并且他过分强调意识的流动变化,会给人一种意识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无规律可寻的感觉。假如意识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意味着对意识不可能进行研究了吗?人们对意识的探索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