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含羞草是否知道害羞

许多朋友看过台湾电视剧《含羞草》,剧中一曲“含羞草”,道出了含羞草含情脉脉、娇烧妩媚的拟人神态。仿佛含羞草是一个害羞的少女,有心、有情、有爱、有人性,也许有的朋友会想,要是真像歌中唱的那样,含羞草

不是和人一样了吗?世上真的有这种有人性的草吗?这种草也有意识活动吗?的确,世上真的有“含羞草”,它是生长在我国南方和华东地区的山坡、路旁、潮湿地上的一种豆科植物。如果碰一下它,它的叶子会很快闭合,枝条也会垂下来,像个含羞的少女。其实它并非真的知道害羞,而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叫作感应性。这是一种比无机界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更为高级的反映形式。它是在无生命的世界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产生了生命(生物)后,在无生命的反映形式基础上出现的有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

感应性是有生命物质所共有的一种属性。如睡莲花,当朝阳升起时,它就慢慢舒展开花瓣,从睡梦中苏醒;夕阳西下时,它又将花瓣合拢,进入了“梦乡”。还有一种舞草(电信草),一接受到阳光,枝叶就不停地舞动。其他如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头、蒲公英的花在雨天合拢等等。达尔文曾专门研究过食虫植物的情形。他发现有一种名叫毛毡苔的植物能够用自己的叶子捕捉昆虫。毛毡苔的叶子上面复盖着无数腺毛,腺毛顶端分泌出液体,只要苍蝇、小蝶等昆虫落在叶片上,就会被分泌液粘住,这时昆虫的挣扎刺激了腺毛,腺毛就会和叶片一齐卷住昆虫。在几天之内,昆虫溶化被当作营养汁而吸收。此后,叶子和腺毛又呈现出原来的状态。不仅植物有感应性,动物也有,而且其感应性水平比植物要高。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它们生活在水中,没有固定的形状,当遇到食物时能改变形状伸出假足包围食物,若是它所包围的不是食物,还会把这物体吐出来,所以它能辨别外界不同的刺激,而给予不同的答复。以上这些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感应性的表现,这种感应性是生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含羞草在受到触动后把叶子合上,枝条垂下,可以避免风、沙、雨等破坏自己的枝叶;蒲公英的花晴天开,雨天闭,是为了使花粉不被雨冲走; 睡莲花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电信草在阳光下跳舞,是因为受到阳光的刺激, 可以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吸取营养,同时电信草的“跳舞”也可以使一些昆虫和愚笨的动物不敢侵犯它。食虫植物捕捉小虫也是为了为自己提供养份。变形虫的反应则既可以吞食养份,又可避开或排除有害物体。尽管感应性的表现形式在生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点,即都能够一方面进行新陈代谢,保证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一句话,趋利避害。

低等生物的这种感应性是无生命物质所没有的。它不像无机物的反映那样机械、被动,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外界影响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感应性与人的精神活动虽有区别,但却是最低级的心理活动——感觉产生的萌芽,感觉以及意识正是由此逐步发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