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昌盛的古代教育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这与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徽州教育源远流长、读书风气浓郁、名人辈出,徽州才会持续创造出极其辉煌的文化成果。
唐宋时期是徽州教育兴起与发展时期,徽州府学始建于唐代,所辖各县也在北宋和南宋先后建立了县学。南宋时期徽州还出了大教育家朱熹,其教育思想对徽州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随着徽商的崛起,明清时期的徽州教育极为兴盛,书院私塾遍布城乡。
道光年间的《休宁县志》记载:
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史书之藏。
徽州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萌生于东汉时期光武时代。发展至唐代徽州教育勃然兴起。
徽州学府是唐代安徽立孔庙的四所学府之一,时称“歙州州学“,校址在州治歙县城东北隅。祁门县学梅桩书舍,始建成于766年,这是安徽最早的县学。
府学和县学是官办教育机构。其特点是教官由朝廷委派,它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宗旨,教学内容主要是服务于科举的四书五经,它是读书人进身的必经之阶,在徽州极受人们重视。
与此同时,民间私学纷纷出现,办学形式有村塾、家塾、义塾等。义塾是捐资助学的教育形式。主要以氏族祠堂、庙宇地租收入或私人捐资等方式办学。
其特点是不收学费,家境贫寒子弟也可入学,属于民间独资的办学形式。家塾的特点是某户独资聘奉塾师在家中教育子弟,受教育者可足不出户。州、县学兴起,私学林立。
在元代,除设州、县学外,还以乡中每50户为一社,每社设社学一所。其特点是以地域为单位,官办民助。因为社学经费除官方出资以外,更主要的还是靠各乡族捐助。所以社学从形式上看起来是官办,实际上却是官民结合的办学形式。
隋代首开科举选士制度,唐代秉承隋朝的制度,从622年开科取士,徽州学子从开科选士一开始,便被吸引,踊跃参加。
宋代是徽州教育发展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徽州出现“大振文治”、府县皆“立学”的景象,对徽州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除已有的徽州府学和祁门县学外,休宁、黟县、婺源的县学也建立起来。绩溪县学、歙县县学也分别于1155年和1250年建立,至此,徽州6个县都有了县学。
书院是在北宋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北宋时期安徽有书院6所,其中徽州即有4所,其中,绩溪、婺源各有两所。徽州最早的书院是1004年至1031年胡忠所建的绩溪桂枝书院。
书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书院设置之初是私立的。政府为加强对书院的控制,逐渐由中央令地方政府设立。
历经元明时期,直至清代,一些地方的书院时兴时废。但在徽州,商人和宗族财力比较雄厚,不但坚持私人和宗族捐资兴办书院,而且聘请了一批理学家和学者名流,自由研究学问,讲求身心修养,招来很多学子听众。
在徽州众多的书院中,以紫阳书院名气最大。1246年,徽州学子为纪念朱熹在府城歙县南门外始建,南宋理宗皇帝曾亲题“紫阳书院”匾额。
歙县雄村的竹山书院人才辈出。书院为雄村清代乾隆年间户部尚书曹文埴的先祖曹翰屏建于1756年。
雄村书院由清旷轩、文昌阁、桂花圃组成。当年曹氏族规定:凡族人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桂树一棵。众多的桂树,形成著名的“桂花厅”。
歙县末代翰林许承尧诗写道:“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
雄村,仅曹姓一家,在明清两代,就出了54名举人,其中进士30名,举世无双。
黟县宏村南湖岸边有一座南湖书院。书院建于清代1814年,由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望湖阁和祗园等组成。书院大厅巍峨壮观,“以文家塾”匾额高悬梁柱,两侧辅以“南峦环幽境,书声琅时云涌霞飞腾气势;湖波映秀色,桃源深处水流花放丽文章”对联。
徽州府学、县学和书院的大幅发展,客观上使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为增加。据《休宁县建学记》记载,1131年至1163年,休宁士子应试者,每科“常过800人,拔第于庭者踵相蹑也”。
宋代徽州脱颖而出的人才众多,突出人物如:休宁人查道,998年进士,宰相寇准荐授著作郎,历官左正言、刑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知州、祁门人汪伯彦,1103年进士,龙图直学士,兵部元帅,同知枢密院士、左仆射,著《春秋大义》10卷。
婺源人魏瓘,官转运使、知州、吏部侍郎;绩溪人胡仔,居岭外7年,隐居浙江湖州苕溪,著古典诗论《苕溪渔隐丛话》百卷、《孔子编年》5卷。
祁门人方岳,字秋崖,1232年进士,历任大学正、知州,作诗词《秋崖集》。
歙县人罗愿,1166年进士,历任赣州通判、鄂州知事,精博物之学,撰《新安志》。
明清时期,徽州人才济济,儒林文苑,百态千姿,他们在不同领域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们学而优则仕,历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封建政权组织机构中,呈现了一个庞大的徽州籍官员网。
明清两代500多年,尤其是从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的近400年间,是徽商的黄金时代,由于徽商重视振兴家乡教育事业,大力予以资助,使徽州教育发展进入别开生面的鼎盛时期。
明代徽州教育之盛,并不专从文试一途,而且在文采上稍逊于前期,但从各种途径涌现出来的人才,与学校教育重视致用有极大关系。
明代在学校教育内容及人才选拔上做了重大改革。
明太祖朱元璋说道:
朕观前代学者,皆能出为世用,后世……以记诵为能,欲其成才也难矣。
所以,学校课程除设一经外,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在考试中除经书外,加试骑、射、书、算、律,而人才选拔及科举与荐举并重。
清代徽州6个县,出于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书院有所发展,新增14所,其中官办仅4所,仍以私办为主。清代徽州的初等教育特点是私塾林立,遍及广大农村。
1900年,歙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是徽州第一所新式小学堂。
1903年,自歙县、婺源开始,徽州各县创办的小学堂逐渐兴起,大量的是集资或个人所办的简易识字学堂、茶商小学等。
1906年,歙县许承尧在唐模创办端则女子小学堂,是徽州第一所女校。
[旁注]
孔庙 是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孔庙为古代帝王所器重。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举 科举是我国古时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607年开始实行,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户部尚书 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设置于汉代,唐代时正式称为“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有关财政方面的事务。
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的人。意为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这个称号最早见于《礼记·王制》。
宰相 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代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的官;周代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相,本义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辽代时始为正式官名。
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6种基本技能,出自《周礼·保式》。礼,指礼节;乐,指音乐;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数,指算法。
[阅读链接]
在徽州教育方面,徽商功不可没,他们以巨资投入振兴家乡文化教育事业中。徽商热衷兴办书院,在办学院时,有捐款的,有捐田的。
在明清时期,徽州的办学经费是通过多渠道筹措的,其中徽商是最大的支持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徽商如日中天,发展势头旺盛,这个时期也是他们对徽州教育投资最大的时期。
如黟县集成书院,仅徽商黄真元即捐田630亩;婺源明经书院,胡澄兄弟捐田350亩;歙县紫阳书院,明正德年间,由知府张芹主持在紫阳山重建。
1709年,出身于盐商之家的曹文埴在原“文公祠”旧址复建“古紫阳书院”,呈现两紫阳书院并存。据《徽州府志》的材料统计,乾隆嘉庆年间,扬州盐商共捐书院银70000余两。
1563年,黟县碧阳书院扩建,胡姓徽商一人即捐银15000两。这类事例,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