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艺苑民风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经过数千年的蒸育和胚变,自宋代以来开始初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以其丰厚积淀和巨大张力,孕育了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徽商;而在明清时期事业达到鼎盛的徽商,又以自己的强大经济基础和突出的聪明才智,实现了徽州文化的全面杰出与辉煌。

当然,徽州的闻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商业发展,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等等,她还包括着徽州民间文艺的诱人魅力。

这些民间文艺包括民间歌舞、戏剧、科技等方面,它们不仅使徽州人民的民间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徽州文化有了更加丰厚的积淀。

在当时相关领域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起着领。

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

徽州民间歌舞,广为流传,丰富多彩。有些歌舞为多个县共有,而有些歌舞为自己的县、乡、村所独有。

徽州人能歌善舞,一直沿袭傩舞、跑马赶庙会、起舞庆元宵的习俗,流传至今的狮舞、龙舞、凤舞、蚌壳舞、仗鼓舞、云端舞、跳童舞等民间舞蹈,仍然是重大节庆活动中的保留项目。

祭祀礼仪类歌舞是徽州民间歌舞中存量最大、历史最久、内涵最丰富的“重头戏”。这类歌舞中通常只有舞而无歌,而且舞蹈风格古老苍劲、节奏深沉而缓慢。

其中尤以纪念汪华和张巡、许远的傩舞更具鲜明的徽州地方特色,这是古代徽州普遍流行的驱疫逐疠礼仪活动中的一种舞蹈。

据《橙阳散志·歙县风俗礼教考》记载:

傩礼颇近古,而不举于官,乃乡里好事者为之。新正用童子衣彩衣,蒙假面,作魁星、财神之类,或扮彩狮,敲击锣鼓,跳舞于庭,用博果饵,亦即玄衣朱裳黄金四目驱疫遗意。

傩祭历史悠久,至清代仍盛行。傩舞表演时舞者头戴木雕面具,多为百年前遗存古物,从木雕面具上就可以看出角色代表的忠奸愚劣、喜怒哀乐。人物有古傩中的将军,有神话传说中的魁星、土地、刘海、八仙、夜叉、判官等,还有象征吉祥的金狮、金蟾等。

舞蹈演出中伴有强节奏鼓乐,常插有吉利之词的喊段。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具有夸张、粗犷、朴实、简练的风格。

狮舞又称舞狮。流行于徽州各县。有地狮、吊狮、火狮等多种形式。

传统的地狮,狮头以青竹篾扎成,大如箩斗,狮脸绘红绿两色,耳饰一条彩布,鬃毛下挂一串铃铛。造型古朴、威武。

舞者3人,两人舞狮,一人扮武士,手持彩球逗引。狮子动作有跳跃、滚扑、踏球、搔痒、舔毛等,技艺高超的演员还能表演跳台、过天桥、踩八卦等高难度动作。

吊狮别具一格,一座描金绘红饰以彩绸的亭阁中,伸出一根长木杆,下面吊着一只棕毛、粗麻制作的小狮。玩狮人在亭阁后操作吊绳,造型逼真、生动可爱的小狮则顺着木杆爬出亭阁。

在紧锣密鼓中忽上忽下,忽进忽出,跳跃翻腾,牵动自如。火狮制作技艺独特,青篾扎成骨架,然后层层贴上彩纸,绘成图案。

狮头制作尤为精细,眼、耳、鼻、嘴、牙齿、舌头均精描细贴,意态生动。舞时由一人举两根竹竿操纵头尾变幻动作,狮体内点上烛火,通体透亮口中不时喷出火来,奇趣热烈。

蚌壳舞俗称“嬉壳蜊”,流行于徽州各县。

演员3人,其中两位少女舞动几乎与身体等大的篾制蚌壳,壳面蒙上绿绸,壳边镶有一条粉红色绸带似蚌壳唇。另一男子装扮成打鱼翁,身背鱼篓,手持道具与扮演蚌壳的少女引逗。

舞蹈动作有破四门、撒网、滚跃、过海等。表演时唱有小曲,用单钹、堂鼓轻节拍伴奏,活泼风趣。

龙舞模拟兽类舞蹈,源于远古图腾崇拜的代表性舞蹈,经常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各种出会时演出。以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和龙身若干节,以布蒙其外,连成长串,用彩色涂绘鳞爪,腹中燃烛,每节下有一棍,由数人举着做腾跳之舞。

跳童舞蹈起源于古代“游太阳”神会,传此舞起于明代。流行于徽州各地。

由4人至8人在广场表演。表演者头戴英雄巾,身穿对襟衣,脚穿彩鞋,白布绑腿,双手执一对银光木斧,按音乐节奏,两斧相击,挥斧做舞。并以斧击头、肩、腿等部位,每碰击一下,发出“嘿!嘿!嘿!”的喊声。舞姿粗犷,气势雄浑。

徽州各地村镇旧时端午节盛行跳钟馗。

跳钟馗有两种:一种是将钟馗的偶像架在肩上,沿街市边旋转边舞,有锣鼓相随,每至店门口,点燃爆竹,掷五色小纸片,爆竹金鼓齐鸣,空中五色纸纷飞,气势颇为热烈。

另一种是由人扮成钟馗模样。端午节正午12时,村民先至祠堂拜祖。祠堂内香烟缭绕,钟馗箭步冲出,与几个手撑破红伞的、手执钢叉的装扮成小鬼斗闹。

小鬼把钟馗灌醉,钟馗佯装东倒西歪,欲捉小鬼吞而食之。小鬼把钟馗逗引到外面走街串巷,挨门挨户跳舞取乐。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将准备好的铜钱、糕点、喜物送给舞者作为酬劳。

云端舞又名“舞云端”,流传于歙县、休宁等地。元宵节民间玩灯的班子里,一般都有云端舞者8人至10人,皆为女性。

舞者身穿粗布紧身衣,腰扎宽带,头包花布头巾,手执两块有云彩的云片,闻鼓而动,闻锣则停,边舞边唱。“云彩”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先后展现出“天下太平”4个字,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旱船又名“花船”。有两种表演形式:休宁、屯溪一带的旱船是用竹篾和纸扎成无底船,随着乐队吹奏节拍边舞边行。有的外加4名彩衣女子,手握木桨做划船状,随船左右前进。

黟县等的旱船,船身木制,底部装有四轮,船中由少年儿童穿上彩衣,扮演戏文,如《草船借箭》、《单刀赴会》、《采莲》、《水斗》等,用人推着前进。扮演者口唱戏词,丝弦伴奏。

麒麟舞流行于歙县。每逢当地盛大节日演出。舞时演员身穿古装,披彩带,扮成麒麟,以锣鼓、二胡、箫等伴奏,唱词有三言五言。舞分4节:首先是破四门,其次是从八仙中含八宝,再次是把八宝还给八仙,最后是叼玉书入民间。

扑蝶舞流行于祁门县西乡,原在元宵节闹花灯时表演,由4位姑娘一手持蝴蝶,一手拿园扇,做扑蝶状,而且歌且舞。唱词为一年中10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在告知人们新春时安排好一年农业生产,用地方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凤舞原为黟县际联乡流行的凤灯。扎凤灯极为精致,造型逼真,五彩缤纷。凤头、凤颈、风尾均能活动自如。由一少女扎系腰间,抽动凤肚下的引棍,凤即昂头翘尾,展翅欲飞。

徽州民间歌舞还包括大量的民谣。徽州民谣是徽州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口头艺术,反映了古徽州人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徽州民谣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等,并因方言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爱情民谣、时政民谣和游戏民谣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特点。

在徽州民谣中,有相当一部分题材都与爱情有关,有的诉说离别衷肠,有的诉说美好心愿。

在徽州各地,流行版本最多的要数童谣性质的《推车谣》,这与徽州人生活习俗有关。儿童坐在木制的摇篮里,大人一边摇晃,一边哼念着童谣。《推车谣》格式语调基本一致,但内容可即景变化。

磨车,磨到外婆家。外婆不在家,后门头打老鸦;打一只烧烧吃;打一双,氽氽汤。氽给哪个吃?氽给我家宝宝吃。

推车哥,磨车郎,打发哥哥上学堂。哥哥一对花包肚,弟弟一对花衣裳。柳对柳,走到外婆家门口,无啰唆赶得一走!

这是《推车谣》众多版本中流行较广的两个版本。

每一首民谣,都是徽州民俗民风的素描,都是百姓生活的点滴写意,不仅文字流畅,而且寓意深刻。

[旁注]

庙会 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庙会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魁星 是我国古代星宿名称,同时,还是古代的传说神话人物,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鼎盛。

八仙 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8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后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堂鼓 我国民间一种打击乐器,又名同鼓。以木为框,形略圆,鼓腹,两面蒙牛皮,演奏时悬于木架,以木槌敲击。常用于戏曲乐队和民间乐曲演奏。

麒麟 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在我国传统民俗礼仪中,麒麟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二胡 我国民族独奏拉弦乐器的一种。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

凤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

[阅读链接]

口传心授、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格调古老,内容丰富,韵味饱满。有的脱口而出,有的要千锤百炼,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昂深沉。既具徽州的方言特色,又有浓厚的民间风味,更可贵的是它有极珍贵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