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变的徽州话

徽州方言,又名“徽州话”或“徽语”,与闽方言、粤方言、苏方言、浙方言四大方言并列南方方言。

徽州方言属于一种汉语方言,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旧徽州府全境、旧严州府大部、江西北部的旧饶州府部分地区的语言。

徽州话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因素,在语音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县与县之间是截然两个方音,就是一个县里各乡的音有时候也必须分成两个系统。有一种说法是:在一个县里,有的词汇会有10多种发音。可见徽语是多么复杂。

明代嘉靖《徽州府志》记载:

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

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这是造成徽州方言复杂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处于皖、浙、赣三地边境,各种方言土语易于渗透,尤其是徽商与外地往来的频繁,给徽州方言的形成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但徽州方言毕竟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

徽州方言和闽、粤、苏、浙诸方言一样,都萌芽于中原古语,因此或多或少保留了中原语言的某些特征。但由于历史以及地理等方面的差异,与其他方言间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大,而且更多地保留了远古的口头语词和表达习惯。

徽州方言包括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后来划入的旌德县、太平县、石台县,其语言并不属徽州方言。

由于历史上歙县长期为州治、郡治,统辖休宁、绩溪等地,所谓徽州方言以歙县话为代表。后来屯溪成为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屯溪话就成了徽州方言的代表。

至此,徽州方言又可分为屯溪话、歙县话、绩溪话、黟县话、祁门话、休宁话、婺源话等7个次方言区。

而在每一个次方言区内,又存在着“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情况。如歙县方言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大致以南源口、雄村、罗田一线为界。

休宁境内的方言根据彼此间的细微差别,可分为海阳、五城、临溪、溪口、流口5个小区,其中以海阳区方言使用的人口最多,是休宁的代表方言。

祁门方言以流行于阊江上游流域的城区话为代表。绩溪话,以徽岭为界,又分为岭南话与岭北话两大子区域。子区域中,又分若干土话圈;如岭北有坦头话、大源话、临溪话。

在徽州边缘地界,方言更是交叉重叠,错综复杂。

徽州方言具有语调生硬、语节明快和语词形象丰富的特点。有着自己的发音体系,与普通话音区相距甚远。其语音系统最明显的是声母中塞音、塞擦音多数地方以读送气清音为主。

韵母中鼻音韵尾大多消失或转化为鼻化音;声调中古全浊上声一般不归阴去。

徽州方言最大的特色在语言词汇上,徽州方言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一些在普通话系统中已消失的语汇,却仍旧在徽州人的日常用语中被广泛使用。这既表明了徽州方言与汉语普通话间的同源性,也表明其发展中的独立性。

如徽州旧俗,无论妇女生前死后一律称之为“孺人”,婚后称为“老妪”;称新娘子为“新妇”或“新人”而不叫“媳妇”;称童养媳为“细新妇”。“郎”、“令”、“爷”,都是尊称。

休宁人兄弟之间称兄为“大郎”,称弟为“弟郎”。休宁人称自己的妹妹为“令妹”,称自己的女婿为“令婿”;对长辈多称“爷”、“伯爷”、“叔爷”、“姑爷”、“舅爷”。

徽州方言自身发展中,创造了许多“形象语词”,如“担柱”、“拾麻”、“门枕”、“衫脱”、“天雷”、“猪傻、“帮衬”、“门背后”、“脑盖壳”“朝奉”等,反映了徽州人思维形象的特点。

徽州有的方言词汇源于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如“茴香豆腐干”,是指半途辍业回家的学徒工,“茴香”取“回乡”的谐音。有的源于古代话本和戏曲,如“梁山上下来的”,指性格豪爽或粗野之人。

“陈世美”,指抛弃贫贱之妻的人;“保正婆”,指好管闲事的人;“火扬婆”,指为两面讨好搬弄是非的人。

有的源于民间传说,如“烂肚宝”,指机智诙谐但坏点子多的人,“塌皮秀才”,是指穷困潦倒的文化人。还有一些是源于日常生活,如骚鸡公、辣椒蒂、香油瓶、省油灯草、无头苍蝇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徽州文化发达,为方言语汇的丰富带来了活力。

语词创造又是徽州方言的一大特色。如“头”、“佬”、“子”、“家”等,缀于词后,表达一种特定的含义,如“老子”、“哑子”;“和事佬”、“屯溪佬”、“闷呆佬”;“老人家”、“小官家”、“女家”、“细人家”;“屁股头”、“后门头”、“灶下头”、“上屋头”。

此外,还有“煞”、“添”、“鬼”、“里”等均有类似的作用。对一些动作性动词,徽州方言常常通过重叠加强效果,如“拍拍满”、“压压扁”、“剁剁吃”、“消消气”、“走走看”、“歇歇力”等。

一些形容词也可以加后缀,以增添语气或程度,如“酸溜溜”、“硬搅搅”、“火冒冒”、“绿影影”、“毛丛丛”、“白月月”等。

徽州方言中众多独特的方言词,来源不一。一些词语至今仍沿用古义,如“先”即“先生”之意;“种种”为“短而乱的胡须”;“造化”为“幸运”之意等。

徽州方言有某些独特的具有语法作用的语素,其中表示复数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结构上的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领属关系,如“个”。

有些独特的介词和动词,义项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义,在句中如何用一目了然。表示动作重复,除了在谓语前面加副词“再”作为状语,有时还在句尾附加“添”来表示。

日常口语交流是生产徽州土语、俚语、谚语的源泉之一,也是徽州方言词汇创造的源泉。徽州方言有汉语词典上没有或日常很少见到的字、词、词组。

这些生僻字、词语,只要说得明白,听得形象,多人接受,便可在一定区域流传开来。

徽州方言作为一种徽州文化元素,是徽州文化的主要载体,失去了这一载体,徽州文化就如同现在记录在古籍方志中,也由此从徽州方言中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古徽州远古文明的信息。

[旁注]

吴越语 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语”。是我国官方定义的八大方言之一,拥有国际语言代码。商周春秋至今有3200年历史变迁,底蕴深厚。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话本 又称为“话文”或简称“话”,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戏曲 我国传统的戏剧。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的艺术形式,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名句、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豫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

谚语 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方志 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分为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制两类。元代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阅读链接]

徽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经商的地方,其语言必然要受到当地的影响,尤其在词汇方面,受当地的影响更大。

徽商在回到家乡重操母语交际时自然地把外地语的种种现象、特征带入他们所使用的徽州方言中,从而又影响了整个徽州方言。所以,徽州人会说两种话,一种是当地的方言,用于本地人之间的交流。一种是近似普通话的官话,用于与外地人交谈。

徽商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的吴语方言区域,吴语方言对徽州方言影响最大。徽州方言中,大量日常生活词汇都有吴语方言词汇。很多语音和语法都与现代吴语方言相类似。这也与徽商的传播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