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显著的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在唐代时出现,在宋代和元代时逐渐兴起,在明清时期达到繁盛的。

随着徽州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与外界的广泛交往,徽州儒生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思想指导下,从医者很多,而且名医辈出,医籍浩瀚。

他们根据徽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性,提出了系统的医学理论,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因徽州古为新安郡,故世称“新安医学”或“新安医学派”。

新安医学从兴起至繁盛,涌现著名医学家500多人,撰、辑医籍460多部。著名医家有北宋时期的张扩,南宋时期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清代的程政通、吴谦等人。其中汪机被誉为明代四大医家之一,吴谦被誉为清代四大医家之一。

北宋时期,歙县人张扩从学于湖北蕲水医家庞安,随后又到四川向王朴学习脉诀,医名逐渐大振。张扩将所学传于弟弟张挥,又传儿子张师孟。张挥将张扩之学再传于儿子张彦仁,继传于孙子张杲,张家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张杲以儒医著称于世,究心医学50余年,于1189年写出了新安第一部医学著作——《医说》10卷。

此书博采宋以前古代医书编撰而成,记叙了从三皇至唐代名医110多人的临床治验,这部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

张杲一方面从事临床诊治工作,一方面从事医学史料和禁方秘方的收集整理,写作了《秘方奥旨》一书,收集了许多古代的禁方、秘方。

至元代时,又有4人写了6部医学著作。歙县翰林鲍同仁撰写了《通元旨要》、《二赋注》、《经验针法》;吴以凝撰写了《去病简要》27卷;婺源太医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

此外,休宁太医提举程深甫,郡医学提领范天锡,医学教授马萧、张良卿和祁门名医徐存诚等,均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医家。

明代初期的150多年中,新安医学较宋元时期,又有所发展,又有9人写了11部较有影响的医学著作。

明代后期,新安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医学名家大量涌现,纷纷著书立说。共有45人撰写了96部医学著作。大量有质量的医学著作问世,使新安医学为之一振。

《眼科宝籍》一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家程撰关于研治眼病的专著,程撰为徽州歙县人。这部医学专著在民间流传甚广,抄本和刊本很多。在书中,作者不仅对很多眼科疑难杂症做了透彻的原理分析,而且创制了不少良药验方,在临床施治上效果甚佳。

《石山医案》为明代医学家汪机的医学代表作,汪机为徽州祁门人。《石山医案》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汪机的医学成就,最为后世所推崇。

汪机的医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将李东垣的“补土派”和朱丹溪的“滋阴派”的医学思想结合起来,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医学思想,从而开创了新安医学的“培元派”先河。

《石山医案》为后人继承、研究汪机医学思想和用药特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陈嘉谟是明代以医学闻名于世的新安名家。他著作《本草蒙荃》,开列历代名医总论和药性歌,编纂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12部药物内容,收药物742种,详细记其产地、保管、主治、使用、配方,而且绘有图形。

这是一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数百年间一部重要的中药学专著,在中华中药史上承前启后,影响较大。陈嘉谟写此书,7年5易其稿,80岁才完成这一著作,得到了后来李时珍等名家的称赞。

《伤寒论条辨》是明代医学家方有执的代表作。方有执为徽州歙县灵山人。方有执原是一名儒生,后来弃儒从医。他反复阅读、认真钻研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巨著,从中受到巨大助益。他竭20余年的精力,寻求端绪,撰成《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按六经体系统治伤寒和杂病,编为11篇,22目,397条,113方。书中,方有执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二伤营卫”为纲,倡“三纲鼎立”之说,在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伤寒论》研究的一代新风。

此书一出,和者四起,首先赞成的有江西大医学家喻昌,认为方有执“卓有独识,前古未有”。此后,清代吴县的张潞、海盐的吴仪洛、歙县的程应旄等相继表示支持。

《伤寒论条辨》一书,在《伤寒论》研究领域内掀起轩然大波,在医学界中促进不同学派的兴起,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医方的专著。是明代吴昆歙县人的著作。

吴昆15岁时从歙县余家山余午亭学医。临证16年,体会到生搬硬套地用古人成方治疾,不仅疗效不显,而且容易误病殃人,用古方必须要掌握方义和加减进退的规范。

于是“取古昔良医之方700余首,揆之于经,酌以心思,订之于证,发其微之,编为6卷,凡20门,题之端曰《医方考》”。

清代时,新安医家进一步开展了学术争鸣,涌现出了众多的名医和医学著作。著名的医家有程敬通、郑重光、程云来、汪昂、程杏轩等人。

许多医学著作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其内容有医学经典的注释、理论的发挥、诊断、方药、运气等方面的学说,而且内、外、妇、儿、伤、后、眼、针灸、推拿等各科,无不具备,在新安医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汪昂是清代休宁名医。他以“不为良相,必为名医”立志,刻苦撰著《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经络歌诀》等许多医书,这些医书对中华中医学的探讨、普及作用很大。

其中《汤头歌诀》有29种版本,在徽州民间几乎家喻户晓。汪昂所著医书已有170多种版本,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常巨大。

清代歙县人程国彭潜心研钻医学经典《内经》,对名医文献融会贯通,写成《医学心悟》五卷,把伤寒感染性热病概括为“表、里、寒、热”4字,归纳出治伤寒等病疾的“医门八法”。

程国彭的论病“八纲”和治疗“八法”,已成为后来诊断学和治疗学上的“八纲”、“八法”,一直指导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吴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

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两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新安医学专科齐全,世代相传,形成很多的“家族链”,至今不息。如始于南宋的“医博”黄孝通的“黄氏妇科”,至今已有25世,代不乏人。

延续至今的还有明代余午亭和吴正伦创办的“内科”;清代王雪健创始的《新安王氏医学》、郑于丰、郑于蕃创始的“南园喉科”、“西园喉科”等。

这些专科,内容丰富,经验独特,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安医著的外传,还对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的医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旁注]

儒生 上古时代儒生指专门从事国家祭祀礼仪的人,也就是祭司。至孔子的时候,集历代之大成,整理了易经、尚书、礼乐、诗经、春秋五大经典,世称“五经”。狭义儒生指信奉这些儒家经典的人,广义儒生则指精通经典和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三皇 我国创世神话中的“三皇”是指距盘古开天辟地已经55万年,陆续出现的3位伟大的神祇,称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都是远古时期为人类作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首领。

翰林 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代起开始设立,初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朝廷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在翰林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太医 封建社会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医生。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唐宋时期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金代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抄本 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296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卷帙浩繁,因校订认真,一时难以刊刻,故动员大量人力抄写。

《本草纲目》是古代一部伟大的药学著作,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伤寒论》我国古代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原著《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该书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药 即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涵丰富,涉及方面甚多。

针灸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阅读链接]

新安医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徽州文化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新安医学随着徽学的兴盛而兴盛,它的兴起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是历史、文化、经济、地理诸多因素催化的结果。

中原文化的南迁为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繁荣发达的徽商经济为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深厚博大的徽学底蕴更为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