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江湖义气的误区

——来自高墙内的思索

尊敬的《少年与法》杂志社各位老师:

李平发

您们好!我叫李平发,是一名服刑人员,现在湖北省荆州监狱染织厂八中队服刑。

欣喜地捧着全国独家《少年与法》杂志,我激动不已,我庆幸自己觅到了“知音”,找到了笔耕的园地。

看到贵刊刊载的一篇篇饱含哲理和启迪心灵的佳作,我深受教益。联想到自己昨天的犯罪,不知是自责,还是追悔,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对昨天的忏悔和对未来的希望,以此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教育和挽救,更希望少年朋友们从我的过失中吸取教训,以便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湖北省荆州监狱染织厂八中队李平发

往事如烟,许多已经忘却,但 1983 年 8 月 18 日这一天,我将刻骨铭心! 永远不会忘记。

这一天,我刚 17 岁,我被湖北省监利县人民法院以流氓、抢劫、伤害罪

判处有期徒刑 18 年;这一天,我走进了监狱。

囹圄中,我想起自己儿时的“梦”,我一阵激动、一阵向往⋯⋯

我出生在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也许是受父母的熏陶,或许是自己对文学的爱好,不满 10 岁的我在念小学三年级时, 就有一篇作文获得了全镇小学作文比赛第二名。那时,我胸别鲜花,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面对同学的赞美、老师的夸奖、父母的宠爱⋯⋯我兴奋得流下了泪水,陶醉在这一自认为不算小的成功的喜悦之中,编织着自己未来的“梦”。

后来,在名列前茅的成绩面前,我的快乐在延伸⋯⋯ 后来,在老师热情洋溢的鼓舞下,我的血液在沸腾⋯⋯ 后来,在同学们的羡慕声中,我感到不可一世⋯⋯

后来,在爷爷奶奶过分的溺爱里,我的欲望在膨胀⋯⋯ 后来,我长大了——

每当我看到彼此以“兄弟”相称的社会青年,看到他们肝胆相照、为江湖义气两肋插刀的精神,我为之感叹、钦佩。使我联想到《水游》梁山英雄人物——黑旋风李逵和打虎英雄武松,想起他们为江湖义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伟大壮举,同时,也想到武大郎活着无为的那窝囊劲。于是,我由崇尚武松到鄙夷武大郎,由钦佩燕青到仿效李逵,总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也邀几个人,结成兄弟,组成帮派,去闯荡江湖,去震慑四方。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急剧错位。

从此,本来宁静的小镇,再也不能有昔日的静谧,我们撬门翻窗,敲诈恐吓。繁华的闹市里,留下了我与“哥儿们”打家劫舍的足迹;华灯初上的夜晚,记载了我与“哥儿们”翻墙入室、撬柜扭锁的罪恶;如醉如痴的舞厅, 留下了无辜者血洒舞池的凄惨情景⋯⋯我认为这就是英雄,这就叫活得“洒脱”。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当我踌躇满志地准备实现预谋已久的下一步“计划”时,一副锃亮的手铐击碎了我酝酿已久的“梦”。

那天,当震耳欲聋的警笛将我从恬静的梦中惊醒,当我衣冠不整地走上

囚车,当威严的法警将我押上神圣的法庭,“天真”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已触犯了刑律,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祷“没事的⋯⋯没事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多端的我锒铛入狱了。往事的回味,辛酸的、甘甜的一并涌上心头。

走过的路就像昨天一样。狱中的我每当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惬意——

我曾经也躺在父母的怀抱中撒过娇;我曾经也在那柔和的灯光下苦读笔耕;我曾经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抑扬顿挫地朗诵古今中外的名篇佳句;我曾经也在美丽校园的林荫道上遐思、沉思;我曾经也在知识的宝库里寻觅、探索;我曾经也梦幻着有一天能穿上橄榄绿去保家卫国;我曾经也⋯⋯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南柯一梦,江湖义气生擒了我的灵魂。

今天,我带着罄竹难书的罪孽在这所特殊学校里接受改造,管教干部一席话化解了我心中所谓的“义气”。

“真正的友谊,体现在生活中的互相帮助,既有热情洋溢的精神鼓励, 又有诚恳的善意批评;既有无私的物质接济,又有学习上的互相砥砺;既有喜悦时的笑脸,又有受挫折后的忠言,绝不是一拍即合的狼狈为奸!”

亲爱的朋友、同学们,请记住我的教训。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