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铸行的通宝钱

明代钱币,早期与后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明代初期的大中、洪武钱为早期风格的代表,当时各局均有铸造,版别较多,钱文自成系统,存世多寡悬殊。

明代中后期,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明代铸币政策的改革。

明代所铸通宝钱,主要的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嘉靖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

大中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铸于应天府的钱币。此钱为小平大型钱,背穿上有一“济”字,世所珍罕。大中通宝具有相当文化价值,是“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面文“大中通宝”楷书对读,有光背、背记值、记地等,记地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凡九种。

大中通宝分5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而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洪武通宝是明太祖于1368年命京城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的,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代的“元”字,把所铸之钱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

洪武通宝分为5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所铸,铸造工艺精湛,非常工整,书法也是一绝,是我国货币史上最精美的钱币之一。在明代初期,这些铸造精细、工整的永乐通宝钱,在对外贸易当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六百年前的国际贸易中的通用钱币。

永乐通宝的铜色紫红。钱面永乐通宝4个字楷书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有宋钱的风韵,制作精湛,整齐划一。存世所见几乎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钱的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

永乐通宝小平钱传世比较多,价格不高。

永乐通宝钱中还有一种折三青铜大钱,背三钱,其钱的直径达至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永乐通宝的研究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

宣德通宝是明宣宗朱瞻基时所铸,钱制沿永乐成规,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制作上稍逊于永乐通宝,书法一般,版别较少。

自明宣宗以后,至明孝宗朱祐樘时,近70年未再铸钱。明孝宗时宝钞信用动摇,百姓不肯使用,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情况。

10贯宝纱换不到3文钱,明代朝廷认为再不发行铜钱,就将无法挽回宝纱信用,而且很多利益也被私铸商贩赚取,便下诏命两京及全国13省重新开炉铸钱。弘治通宝就是在此时铸行的。

弘治通宝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此钱版本较多,各地所出,略有差异。弘治通宝曾由原重一钱增加到一钱二分。

弘治钱制作书法都较一般,而且铸量也不多,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额,因为改钱重铸新钱之时孝宗已死,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改元正德,此钱即停铸。

嘉靖通宝是明世宗朱厚熜时所铸,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他4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1.2钱,千钱重7.8斤。至1584年时,改为每钱重1.25钱,千钱重8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

火漆就是二次熔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

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1564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

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30000,而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明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隆庆通宝是明穆宗朱载垕时铸行的。此钱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隆庆通宝钱制每文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隆庆时期铸钱比嘉靖时减少,当年两京铸钱仅20000贯,只及嘉靖时两京铸额的一半。

明代前期的这一阶段,因大力奉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严格,三番两次停铸、禁用,即使开禁也有限制,要不就收入内库,充作库存。

所以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民间私铸猖獗,可民间又因铜材缺乏,就用古钱,但古钱也有限,于是就私铸古钱,以作流通,这是因为私铸本朝钱币刑罚很重;二是促使白银使用普遍化,明时把银铸成马鞍形,名日“元宝”,也有其他形状,称“银锭”。

铸钱量上升是在明神宗朱翊钧时期,这是明代铸钱的转折,也是明代的转折。此时所铸的万历通宝,版本较多,万历小平钱为真书直读,大多背无文,少数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但都较罕见。

万历通宝钱有折二钱,也为真书直读,狭郭,双点通,钱径为2.8厘米。万历通宝钱由两京及全国各省为铸行,两京铸金背、火漆,其他各地只许铸镟边。

1592年开始,开支递增,因此户部、工部等机构都新开钱炉铸钱。由于铸量明显增加,而铜材又缺乏,铜价上涨,许多临时官炉无利可图,开炉不久即关门大吉。

工人们无以为生,便自行私铸,当时私钱名称很多,像歪脖、尖脚、胖头等,流传很广,至崇祯时仍存,现存的也有。

泰昌通宝是明光宗朱常洛时所铸,是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厘米至2.4厘米的小钱。

明熹宗朱由校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第二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并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

天启通宝开始铸造时,为小平钱,后来开铸当十钱。钱重原定1.3钱,千钱重8.8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0.7钱,千钱仅重4.8斤,含铜量不足30%。

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

背记事为“奉旨”两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他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廓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

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都比较少见。

崇祯通宝是明思宗朱由检时所铸。钱文真书,通宝的“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等。小平钱径一般2.45厘米,重3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

崇祯通宝钱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第一个铸币高峰,而其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尤以其繁缛的背文、含义,至今有的都难以辨识。

其间的轻重没有什么规律。钱文“崇祯通宝”4个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

总之,明代所铸通宝钱早期狭轮,文字挺秀;后期外轮变宽,钱文以宋体为主。

[旁注]

应天府 一指河南商丘;二指江苏南京。北宋的陪都南京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先后建置两次。明代的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1356年,朱元璋攻破了集庆路,1368年8月以南京为国都,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是为明代京师。后来朱棣迁都北京。

宝泉局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位于北京东四四条83号,为明清户部所属铸造钱币的工厂。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泉局,掌管铸钱之事。至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代第三位皇帝,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庙号太宗。在位期间,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开创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1505年),明代第九位皇帝,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明代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代第十一位皇帝,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明穆宗朱载垕(1537年~1572年),明代第十二位皇帝,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代第十三代皇帝,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在48年,为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亲政初期勤于政务,后期国势衰微。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1620年),明代第十四位皇帝,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在位期间,废除矿监和税监,拔擢良臣。

[阅读链接]

众所周知,洪武通宝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所铸行的铜钱,制作精良。

有人认为,洪武通宝是明代铸造的第一批钱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早在元代末期时期,朱元璋打败劲敌陈友谅定国号“大明”后,就开始铸造“大中通宝”钱。洪武通宝是延续了大中通宝的形制和体例。朱元璋开国之初所实行的铸币政策,迅速地统一了全国货币,结束了元代末期以来的货币混乱状态,对促进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