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π的算法

人类对于圆周率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

古代的希伯来人,在描述所罗门庙宇中的“熔池”时曾经这样写道:“池为圆形,对径为十腕尺,池高为五腕尺,其周长为三十腕尺。”可见,古希伯来人认为圆周率等于 3。不过,那时的建筑师们,都明白,圆周长与直径的比要比 3 大一些。

早在公元前 3 世纪,古希腊的阿基洣德已经想到用“逼近”的办法来计

算π。为说明阿基洣德超越时代的天才构思,我们先从一个半径为 1 的圆的内接和外切正三角形讲起。为叙述方便,我们用 ak 和 ak′分别表示单位圆

内接和外切正 k 边形的边长,和 pk 和 pk1 表示相应的周长。易知:

Pk =k·ak

P ′=k·a ′

 k k

显然,把圆内接正 k 边形各顶点间的弧二等分,便可得到圆内接正 2k 边形,并由此得

ak <2a 2k

P <p

 k 2k

这样,我们从圆内接正三角形出发,推出

p3<p6<P12<p24<⋯<p k-1<⋯

上述无限递增序列{p3·2k-1},明显地以圆周长为上界。同理,我们有

P′3 > P′6 > p′12 >p′24 >⋯>p′3 · 2k-1>⋯这一递减序列{p′ 3·2k-1},也明显地以圆周长为下界。

很明显,以上两个一升一降的无限序列,当 k 增大时越来越靠近,从而

lim p'3·2k −1 = 2π

k→∞

阿基洣德正是利用上面的办法,一直计算到 p96 和 p’96,得出:

3 10 <π<3 1

71 7

阿基洣德的这一出色工作,载于他的著作《圆的度量》一书。

继阿基洣德之后,在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上有重大突破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和他的割圆术!

公元 263 年,刘徽在对我国古籍算书《九章算术》的注释中,提出了计算圆周长的“割圆”思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创立的割圆术,有四个要点,用现代方式表述如下:

  1. 圆内接正 3×2k 边形,当 k 增加时,其面积与圆面积的差越来越小。当 k 无限增大时,正多边形面积 Sk 与圆面积 A 几乎相等;

  2. S2k<A<S2k+(S2k-Sk)

(3)S = K a R

2k 2 k

(4)a 2k =

上述第一个要点,是刘徽思想的核心。他把圆看作是边数无限的正多边形。读者从这里可以看到极限思想的光辉!

第二点是刘徽的一个重要发现。在计算圆面积的时候,只要考虑圆内接正多边形,而无须同时考虑圆外切正多边形。这是刘徽方法与阿基洣德方法之间本质的区别,也是割圆术先进之所在!这一重要公式证明如下:

如下图,设 A、B 是圆内接正 k 边形两个相邻的顶点,C 是 AB 中点,则AC 为圆内接正 2k 边形的一边。已知 AB 与 OC 交于 D 点,又 ABFE 为矩形,其一边 EF 切圆 O 于 C 点,易知:

S2k-Sk=k·S△ABC

O< A-S2k<2K·S△ABC

=K·S△ABC

∴O<A-S2k<S2k-Sk

即 S2k<A<S2k+(S2k-Sk) 由此可得

lim S2k = A

K→∞

圆周率π的算法 - 图1割圆术的第三个要点,刘徽建立了一个面积 S2k 与边长 ak 之间的计算联系。事实上

S2k=K·S 四边形AOBC

= k· 1 AB·OC = K a R

2 2 k

这里 C 是圆的周长,C=2πR。

∴ A 1 2πR·R = πR2

= 2 ·

特别,当 R=1 时有

A=π

着眼于面积计算π,这是刘徽与阿基洣德方法的又一不同。

第四个要点,刘徽建立了 ak 与 a2k 之间的递推关系式。这一式子基于勾股定理,事实上

∵ OD =

又 a 2=2R·DC

=2R(R-OD)

∴a2k 2 = 2R 2 - R

  • ak 2

a 2k =

刘徽就是利用上面的递推式子及公式

S2 k

= k a

  1. k

如同下表,一直算到了圆内接正 192 边形:

再根据 S2k<A<S2k+(S2k-Sk),当 k=96 时有

3.141024<π<3.142704

取相同的两位小数,即得:π≈3.14

k

ak

pk

S2k

( S2k-Sk )

6

1

6

12

0.517638

6.211656

3

24

0.261052

6.265248

3.105828

0.105828

48

0.130806

6.278688

3.132624

0.026796

96

0.065438

6.282048

3.139344

0.006720

192

0.032723

6.282889

3.141024

0.001680

刘徽的割圆术,其意义不仅在于计算出了π的近似值,而且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研究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当于今天的“求积分”,后者经 17 世纪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兹作系统总结而得名。鉴于刘徽的巨大贡献,所以不少书上把他称作“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并把他所创造的割圆术称为“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