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禁锢

有限,常常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家习惯于把有限运算的法则,不知不觉地运用到运算中去。当人们为某些正确的成果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思维中的潜在危险!

下面是一些十分有趣的循环算式计算:

如 ,这类循环算式是可以直接加以计算的,事实上

1 + 1 + 1 + 1 + 1 + 1 +

x = 32 23

1

25 ·52 24 26

1

2 4

1 1

1− 1−

= 3 4 ·5 4

2 1

但如果注意到

= 33 ·53 =

x =

则x4 = 45x

立得x = 3 45(舍去x=0),这显然要简单得多。

又如下面的无限分数

1

x = 1 + 1

2 + 1

1 + 2+Ο

1

易知有 x = 1 + 1

2 + x

从而 2x2 - 2x - 1=0

x = 1 + 3 (x>0)

2

读者中可能很少有人会对上面运算的正确性表示怀疑。其实,这些计算必须以“循环算式的值”存在为前提。倘若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甚至会得出荒谬的结果!下面的例子在历史上是颇为有名的:

三个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式子1-1+1-1+1-1+⋯⋯

竟然得出各不相同的结果!

某甲:原式=(1-1)+(1+1)+(1-1)+⋯⋯

=0+0+0+⋯⋯=0;

某乙:原式=1+(-1+1)+(-1+1)+(-1+1)+⋯⋯

=1+0+0+0+⋯⋯=1; 某丙:令 X=1-1+1-1+1-1+⋯⋯

∵X=1-(1-1+1-1+1-1+⋯⋯)

=1-X

∴2X=1,X = 1 。

2

亲爱的读者,依你之见,他们三人谁是对的呢?

要跨越有限的栏栅,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思考,下面一道问题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公元 1799 年,德国数学家高斯证明了代数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即 n 次方程必有 n 个根。对于一个简单的方程

x2=x

我想读者都能准确无误地求出它的根来:x1 =1,x2=0。倘若有人告诉你,你所求的只是有限根,还有两个“无限”解没求出哩!对此,你一定会大感惊讶,然而这是确实的!

显然,要使 x2=x,x 的个位数字只能是 1,5,6 三个。如果同时考虑十

位数的话,那么只有以下的两种可能:

x1 = 25

x = 76

 2

为求 x1 的百位数字,可令(k1 为 0 至 9 的数字): x1=⋯⋯k125

x2 = (

k1) 2 ×104 +2×(

k1)×102 ×25+252

=⋯⋯625

∵x2 =x

1 1

∴k1=6 接下去再令 x1=⋯⋯11625

x2 = (

11 )2 ×106 +2×(

11 )×103 ×625+6252

=⋯⋯0625

又得 11=0

以上步骤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得出一个满足“x 2 =x”的无

限长的“数”

x1=⋯⋯2890625

从推导的过程容易看出,这个无限长的“数”等于(((52222 Ν

求 x2 的过程稍微复杂一些,但方法是一样的。令x2=⋯⋯k276

x2 =( k )2 ×10 + 2×( k )×102 ×76+762

2 2 4 2

= (

∵x2 = x

k2 ) 2 ×104 +15200×(

2

k2 )+5776

∴2k2+7=K2+10,k2=3 从而 X2=⋯⋯376

同样,我们可以求出 x2 的后四位数为 9376;后五位数为 09376;再下去又有 109376;如此等等,一位一位数字地往前算,便得到另一个无限长的“数”

X2=⋯⋯7109376

至此,一个极为普通的二次方程“x2=x”除通常的 X=0,x=1 两个解外, 居然又找到了两个“无限”的解:

x1=

 2 =

2890625

7109376

对此有趣的结沦,聪明的读者难免感到意外,并对如今的方程理论,重作一番认真的思考。

由于 X1 的右起各位数字,可以通过下面的计算求得:

5 5

52

(522

((5222

(((52222

25

625

**0625

** ** ** * 90625

(((52222

2890625

因此,我们完全不必一位接一位地推算。上表的右边便是直接得到的结果。“*”是无效的数字。但求 X2 却没有相应于上述的那种捷径。不过,下面的表却可以帮助你很快地通过 X1 求得它!

右起位数

x1 的右起数字

X2 的右起数字

左两栏和

1

5

6

11

2

25

76

101

3

625

376

1001

4

0625

9376

10001

5

90625

09376

100001

Μ

Μ

Μ

Μ

n

( 10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