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循环小数

大概所有的中学生都知道,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成小数。要么是有限的, 要么是无限循环的。用除法便能得到需要的答案。反过来,一个循环小数一定可以化为有理分数。如:0.16=0.16+0.0016+0.000016+⋯⋯

• •

0.16 = 0.16 + 0.0016 + 0.000016 +

= 0.16

1 - 0.01

= 16

99

1.4 3 = 1.4 + 0.03 + 0.003 + 0.0003 +

14

= 10

0.03

+ 1 − 0.1

= 14 + 3

10 90

= 43

30

不过,我们还有更为巧妙的计算方法:

• •

令 x=0.16

• •

则 100x=16.16

即 100x = 16+x 16

∴ x = 99

“0.9 = 1吗?”,这一问题往往引起初学者的疑虑。他们感到明明前

神奇的循环小数 - 图1面的数比 1 小,怎么可能等于 1 呢?其实,在他们的脑中是用有限数

去跟1作比较。殊不知,当n趋于无限时有 lina n =1

n→∞

有些循环小数具有奇妙的特性,例如:

神奇的循环小数 - 图2

循环节 142857 是个很有趣的数。当把后面的数码依次调到前头时,所得的数恰是原来的倍数:

714285=142857×5

571428=142857×4

857142=142857×6

285714=142857×2

428571=142857×3

其中,最后一道算式,即 1956 年上海市第一届中学生数学竞赛题的答案。原题如下:“设有六位数 labcde,乘以 3 后,变成 abcdel,求这个数”。

由于上题中的位数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用代数的方法进行求解。令

x = abcde

则依题意

(105+x)·3=10x+1

解得 x=42857

不过,倘若所求数的位数不知道,便就有些困难。这类问题在数学游戏中称为“蜻蜓咬尾”。下面便是一道“蜻蜓咬尾”题:一个多位数,最高位是 7,要把头上这个 7 剪下来,接到这个数的尾巴,使得到的新数是原数的七分之一。

这道题可以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从上式步步推算出结果。所得的是一个长达 22 位的数目

7101449275362318840579

循环小数最为神奇的性质是:分母是质数的分数,若具有偶数循环节, 则其相隔半个循环节长度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 9。

n

为什么呢?假定p为质数, p 的循环节长为2s,前半循环节为A,后

半循环节为 B。于是

n =0.ABABAB

p

A +

= 10s

1−

B 102s

1

= A·10s + B (10s + 1)(10s − 1)

102s

很明显 10s-1 不能被 P 整除,因为如若不然有10s-1=kp

n kn kn 1 1

则 p = 10s − 1 = 10s (1 + 10s

+ 102s )

其循环节长只有 S,这与原来的假定的矛盾。这样,由前面式子知道,P 既不能整除 108-1,则必整除 108+1

n s

∴ p ·(10

+ 1) =

A(10s − 1) + A + B 10s − 1

= A + A + B

10s − 1

上式左端显然是整数,从而右端也必须是整数。再注意到 A、B 都不大于 108

-1,从而只能:

A+B = 10s -1=914992 439

s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