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属的称呼

长辈

称呼对方

自称

父亲的祖父

曾祖父

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祖母

曾祖母

曾孙、曾孙女

母亲的祖父

外曾祖父

外曾孙、外曾孙女

母亲的祖母

外曾祖母

外曾孙、外曾孙女

父亲的父亲

祖父(爷爷、公公)

孙、孙女

父亲的母亲

祖母(奶奶、婆婆)

孙、孙女

母亲的父亲

外祖父(姥爷、外公)

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母亲

外祖母(姥姥、外婆)

外孙、外孙女

父亲的伯父

伯祖父(伯公、伯祖)

侄孙、侄孙女

父亲的伯母

外伯祖母(姆婆)

侄孙、侄孙女

母亲的伯父

外伯祖父(外伯祖)

外侄孙、外侄孙女

母亲的伯母

外伯祖母(外姆婆)

外侄孙、外侄孙女

父亲的叔父

叔祖父(叔公、叔祖)

侄孙、侄孙女

父亲的叔母

叔祖母(叔婆、婶婆)

侄孙、侄孙女

母亲的叔父

外叔祖父(外叔祖)

外侄孙、外侄孙女

母亲的叔母

外叔祖母(叔外婆)

外侄孙、外侄孙女

祖父的姐、妹夫

姑祖父

内侄孙(侄孙)

祖父的姐妹

姑祖母(姑婆)

内侄孙女(侄孙女)

祖母的姐、妹夫

姨祖(姨父)

姨外甥孙

祖母的姐妹

姨祖母(姨母)

姨外孙甥女

祖母的兄弟

舅祖父(舅公)

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嫂嫂、弟媳

舅祖母(妗婆)

外甥孙、外甥孙女

父亲

父亲(爸爸)

儿、女儿

母亲

母亲(妈妈)

儿、女儿

父亲的弟弟

叔父(叔叔)

侄(侄儿)、侄女

父亲的弟媳

叔母(婶婶)

侄(侄儿)、侄女

父亲的哥哥

伯父

侄(侄儿)、侄女

父亲的嫂子

伯母

侄(侄儿)、侄女

父亲的姐、妹夫

姑父

内侄、内侄女

父亲的姐妹

姑妈

内侄、内侄女

父亲的表兄

表伯父

表侄

父亲的表嫂

表伯母

表侄女

父亲的表弟

表叔父(表叔)

表侄

父亲的表弟媳

表叔母(表婶)

表侄女

父亲的表姐、妹夫

表姑父

表内侄

父亲的表姐妹

表姑妈

表内侄女

母亲的兄弟

舅父(舅舅)

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嫂嫂、弟媳

舅母(舅妈、妗)

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妹夫

姨父

姨甥

母亲的姐妹

姨妈

姨甥女

对象

非亲属的称呼

称呼对方

自称

同学(个人) 同学(个人)

写名字

同学(集体) 同学们(集体)

写名字

老师 老师

学生

老师的妻子 师母

学生

父母亲的同事 伯伯、叔叔、阿姨

侄、侄女

同学的父亲 伯伯、叔叔、阿姨

侄、侄女

朋友 友、兄、姐

弟妹

同学 同学、学友

同学

问侯、致意

子女向父母问候、致意,一般可按时间、场合、节庆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问候内容。

按时间问候:早上起床后,子女应向父母问候:“爸爸,早安!”、“妈妈,早上好!”。晚上就寝前,子女应向父母问候:“爸爸,晚安!”、“妈妈,时间不早了,请早些睡吧!”

按场合问候:“您回来啦,请换上拖鞋!”。过生日时,子女应向父母问候:“爸爸,祝您健康长寿!”,“妈妈,祝您生日快乐、万事如意!” 过年时,子女应向父母问候:“爸爸、妈妈新年好!”

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尤其是小辈,对父母以外的其他长辈也要处处尊敬、讲究礼貌。向长辈问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起应问候,例如:

小明:爷爷(奶奶),您起来了! 爷爷(奶奶):起来了。

(或者问:您睡得好吗?回答:睡得很好。) 放学回家应问候,例如:

小刚:奶奶,我放学回来了!

奶奶:好。洗洗脸、洗洗手,休息一会儿再做作业。告别应问候,例如:

小明:大伯,我到同学家去一会儿,您有什么吩咐吗? 大伯:早去早回呀!

分离时日较长应问候:

小刚到苏州的姑妈家去渡暑假,他应写信向上海的爷爷、奶奶问好,希望爷爷、奶奶多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