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书法巨匠张芝
张芝(?~192年),字伯英。生于东汉敦煌郡渊泉县,即今甘肃省安西县。东汉书法家。
张芝擅长草书,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被称为“草圣”,其书法被称为“今草”。张芝无墨迹传世,仅有北宋时汇集书法名家墨迹的《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张芝出身显宦名门,他的爷爷张享曾做过太守;他的父亲张奂更是声名显赫,年少有志,后官至为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他的母亲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张芝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长大成人。
张芝虽出身宦门,但年轻时就很有操节,没有纨绔子弟的骄横之气。他勤奋好学,潜心书法,当朝屡次征召他出来做官,皆严词拒绝。正是这样淡泊荣利,苦苦求索,他方才攀上了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
从我国书法史发展轨迹看,从甲骨文到篆成熟于秦,始出隶体,西汉隶书盛行,但已有草书,可谓篆、隶、草、行、真各体具备。但此时的隶书和章草都已不能满足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代之而兴的是书写起来快捷而流美的“今草”,社会上形成了“草书热”。
张芝从民间和杜度、崔瑗、崔实那里吸取草书艺术精华,独创“一笔书”,即所谓“大草”。
对于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其品鉴、评论书法家和书法的著作《书断》中有精辟概括:
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如流水速,拔毛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虽合,数意兼包,若县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露”;
“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精熟神妙,冠绝古今”。
张怀瓘还高度评价了张芝的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从而成为“草书之首”。
记载东汉历史的记传体史书《后汉书·张奂传》中仅提道:“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虽极简略,却从中可知张芝在当时已因书法成就而享有盛名。
其后的历代书法家和评论家也都以肯定态度沿袭韦诞、卫恒等的论述,张芝的“草圣”地位自此成为一座不可动摇的丰碑而屹立于我国书坛,闪耀着永恒的璀璨光芒。
张芝同时也是书法理论的开先河者,曾著《笔心论》5篇,可惜早已失传。据说他还是一位制笔专家。像张芝这样造诣全面的书法巨匠,在整部我国书法史上也是罕见的。
张芝的草书给我国书法艺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使他名噪天下,后世学者如云。王羲之对张芝推崇备至,师法多年,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
狂草大师怀素也承认从张芝、张旭得益最多。唐朝草书大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把张芝草书作为蓝本而终生临习。
张芝所创的“一笔书”,使草书得以从章草的窠臼中脱身而出,从此使我国书法进入了一个无拘无束的阔大空间,从而使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得到彻底的解放。他的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为历代书家珍视并临习。
张芝的墨迹近2000年来为世人所宝,其书法艺术精神至今仍鲜活在我国书法的血脉中。
[旁注]
显宦 旧时指职位高、声势显赫的官吏,即高官,达官。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记载:“我所知道的是40年前的绍兴,那里没有达官显宦,所以未闻有专门的演剧。”
章草 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今草 也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连缀,书写简约方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孙过庭(646年~691年),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即今浙江省富阳人,也称陈留,即今河南省开封人。我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所著《书谱序》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墨迹《书谱》传世。
张怀瓘 唐时海陵,即今江苏省泰州人,活动于开元年间。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著有《书议》、《书断》、《书估》、《评书药石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阅读链接]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刻苦磨砺精神,成为我国书法界尽人皆知的一大掌故。
其父张奂为方便张芝兄弟习文练字,着人锻造石桌、石凳、墨池于河边,从此,张芝兄弟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
他将崔杜笔法,烂熟于心,终于摆脱旧俗独创一体,转精其妙,终成今草。其字迹气脉贯通,隔行不断。古人谓之“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