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开山鼻祖供春

供春(约1506年~1566年),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紫砂壶制作名家。

所制紫砂茶具,造型古朴,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当时制成的树瘿壶,世称“供春壶”令人叹服,被后世誉为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

供春制作紫砂壶影响深远,此后,人们以制紫砂壶为业。供春主要作品有树瘿壶、六瓣圆囊壶等。

供春原为江苏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童,他在闲暇时,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刳使中空,制成壶样,最后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的茶壶。

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所以通称“供春壶”。

在当时,金沙寺僧人学习和总结了当时陶工们的经验抟坯制壶,所用的原料是从做陶器原料中淘取的“细泥”加以澄炼而成,这大约就是紫砂泥了。

制壶的方式是捏作为胎,挖空中间的泥料,再装上嘴、把、盖能零件,附在烧陶器的窑炉中烧成。这就是早期的紫砂壶,并且紫砂是从日用陶器中分离出来的。

可惜金沙寺僧没留下姓名和作品,其壶艺继承者供春倒被人们所熟知,并被视作是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

供春壶之所以特别轻巧,是因为供春当日捏制陶壶时,所用的不是一般的陶土,而是寺僧洗手缸中沉淀的泥沙,甚至是手指纹螺中嵌入的沙泥,特别的纯净细腻,杂质少到最低的限度。

供春制壶起初是制着自娱的,胎体特别薄,而且是用小焙炉试焙试烧,以文火烘成,而不是大窑内猛火烧的,所以火候十分到家,壶体因而特别轻巧。

供春作品目前存世只有两件:一件树瘿壶,今藏北京国家博物馆;另一件六瓣圆囊壶,今藏我国香港茶具文物馆。

北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供春树瘿壶,高102毫米,宽195毫米。明供春款。把稍旁有“供春”两字刻款。

树瘿壶的壶盖止口外缘刻有隶书铭文:“做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500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20000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壶者石民,题记者稚君。”

黄玉麟是制壶大家,黄宾虹是近代名画家,那个“题记”的稚君就是宜兴金石家潘志亮。

此壶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做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的六瓣圆囊壶,原是仿景德镇的永乐窑竹节把壶。

六瓣圆囊壶的壶底刻有欧阳修楷体“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即1513年制。该铭文笔法富晋唐帖意,而“欧体”书法是明代文人所喜爱的。

此壶高96毫米,宽118毫米。明供春款。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文,以应壶身的瓣纹。壶身分上下两节塑造而在壶肩相接。壶以黝黑紫砂制作,更掺以金砂闪点。

此外,据说供春还创制“龙蛋”、“印方”、“六角宫灯”等多种壶式,可惜都已流失不传。

作为紫砂壶的鼻祖,供春的首要之功是紫砂壶的制作艺术及对紫砂壶的推广。紫砂陶从其草创期起,文人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创作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生生不息。

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通过文人的宣传将紫砂壶推广出去的人。

当时江南饮茶之风正盛,文士雅集,品尝佳茗,作对吟诗,故必需雅器,如供春所制的紫砂茗壶更为合用,非一般家庭用器的粗大可比。同时,更展开了文人与陶工的合作,文人为陶工题名款或画梅竹,而陶工便依之刻铭或刻花。

因此,供春壶一直是作为艺术珍宝,被秘藏于名门大族之家,被文人吟咏记载于文赋之中,被辗转流传到海外,被作伪者精心仿造。

供春制作的紫砂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当时宜兴的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艺品发展到工艺美术创作,应该归为供春。

其次,当时和后代的许多制壶大师都争相仿制供春壶。历来宜兴的紫砂名家高手,仿制供春壶的人是很多的。像明代的黄玉磷、江案清,近代的裴石民,当代的汪寅仙、徐汉棠等,都对供春壶进行研究,他们万变不离其宗,都按照供春壶做过仿制。

由此可见,供春在我国紫砂文化史上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

[旁注]

陶土 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树瘿 癭,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所出现的症状。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所谓“树瘿”,就是树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虫的刺激,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吴颐山 名仕,字克学。他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1514年进士,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即今江苏省宜兴。当时伴在他身边家童供春,曾效仿金沙寺僧人捏做茶壶,日后成就了大名。

[阅读链接]

在明代正德年间,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

当时供春仿照一棵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树瘿壶”。

由于文人爱喝茶,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于是,树瘿壶就这样传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