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词调音乐家姜夔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生于宋代饶州鄱阳,即今江西省鄱阳县。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通晓音乐理论知识,擅长作词作曲,是南宋著名的词调音乐家,在南宋音乐史及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词集《白石道人歌曲》是罕有的带有乐谱的宋词,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让现代人能一窥宋词的音乐风格。

姜夔出身于官宦之家,青少年时期就受过良好教育并以诗文知名。他一生未仕,靠朋友接济度日,却不屑为了踏入仕途去写卑躬屈膝的拜谒之词。

他的词调反映了一个下层文人在苦风凄雨中挣扎求生又不失尊严,不失美好的典型生活,而他的自度曲,既体现了他的音乐水平,又表现他的词作风格。

姜夔是南宋“骚雅”词派的代表,因此他的词调音乐创作艺术水平很高,是南宋唯一以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

姜夔的音乐著作主要有《白石道人歌曲》和《大乐议》等。其中《白石道人歌曲》6卷,共收录了《圣宋铙歌鼓吹曲》14首、《越九歌》10首、琴歌《古怨》1首,以及词曲17首,如《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等。均附有旁谱。大多为姜夔自作,也称“自度曲”或“自制曲”。

他的自度曲作品,多为写景咏物或记述客游之作,悲伤之情蕴含其中。但也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四库全书》在收入《白石道人歌曲》时说:“夔诗格高秀,为等所推,词也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这里选择姜夔的《长亭怨慢》自度曲,试从赏读的角度做一点分析。

《长亭怨慢》词牌名“长亭怨慢”取王昭君离别典故,可知这首词当为写与合肥女子离别之苦。此曲在诉说离愁时一往情深。

作者在前序中说: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温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漂泊,助长了姜夔思想的自由。他不愿意被既定格式束缚,喜欢“率意为长短句”,应该也是他如此热爱“自度曲”的原因之一。

《长亭怨慢》正文写道:“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吩咐?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只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这4句是怜悯长亭树,即便看过离别无数,也仍旧无情。

作者一边哀伤于自己与爱人的离别,一边又与无情的长亭树比较,自己能够体会到思念,正是因为自己有情有爱,不似长亭树,宛如行尸走肉一般。从这个角度来说,姜夔似乎是感到庆幸。

“谁得似长亭树?”的问句,又更像是讽刺,即便被相思折磨,也不会有人承认自己像长亭树一样无情。长亭树的犹自青青,恰好更加深了这种讽刺的意味,它越是青葱健康,越体现了它的死气沉沉。

后文“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吩咐”,系用唐代韦皋典故,当时韦皋与一歌女玉箫有情,离别时约定7年后必定回来迎娶玉箫,但八年后韦皋依旧没有归来,玉箫遂绝食而死。

玉环,代指玉箫。姜夔这话虽然自比此人,但却一定要加一句“怎忘得”,表示“我”比他强多了,一定是会遵守约定的,那种急切盼望对方相信的口气极为生动。而“怕红萼无人为主”又一变风格为温柔深情,对爱人的担忧、怜惜及呵护溢于言表。

姜夔突破了词牌前后两段完全一致的套路,使乐曲的发展更为自由。比如在每首“自度曲”前,他都写有小序,说明该曲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上面这首《长亭怨慢》就是一例。有的还介绍了演奏手法。

姜夔能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丽,这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杨万里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

除《白石道人歌曲》外,姜夔还曾写《大乐议》。自唐末战祸四起,经过近半个世纪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宫廷雅乐大受挫伤,大部分的宫廷音乐、乐人流入民间。

为改进宋时较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姜夔写《大乐议》献给朝廷,论述了古今乐制问题并提出了整理宫廷音乐的意见,希望复兴宫廷音乐,但未被采纳。

《大乐议》已经失传,仅在《宋史?乐志》中保存有数百字。《大乐议》代表宋代民间音乐艺术最高成就,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音乐状况的可贵的资料。

姜夔是南宋唯一有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留给后人的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词曲作家。

[旁注]

词调 古代专指填词的格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每种格式有一个词牌名作为代表。如《浣溪沙》、《菩萨蛮》和《点绛唇》等。

自度曲 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此语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记载:“元帝多村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所谓“度曲”,就是在作词之后再谱上曲子。

王昭君 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即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期宫女。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即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创作抒发爱国情思诗作4000余首。作品有《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等。

[阅读链接]

姜夔常因音乐与人结识。

传说他游历到合肥时,有一天投宿在城南河边赤栏桥畔的一家客栈。他坐在桌边给刚写的新词谱曲,耳中传来阵阵琴声。声色优美,曲调婉转。

他向窗外望去,但见对面阁楼中有一女子在弹琴吟曲。此处难得遇上精通音律之人,姜夔心中多了倾慕之情。

次日清晨,他来到赤栏桥畔吹奏自己刚刚谱曲的新词,箫声空灵悠远。远在阁楼上的那个女子,此时早已被词人的箫声所迷。见面一叙,都有共同爱好,自此,姜夔与她结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