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理论的鼻祖朱载堉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生于明代怀庆府河内县,即今河南省沁阳市。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和艺术家,有“律圣”之称,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他所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乐器发音和理论标准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朱载堉还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世孙,袭父封爵,为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通音律乐谱,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喜欢音乐、数学,聪明过人。

10岁时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并被封为世子。

朱载堉的家后来遭遇变故,但朱载堉仍然以学问为主,布衣蔬食,发奋攻读,致力于乐律、历算之学的研究,撰写了大量学术著作。

先后著有《瑟谱》、《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乐学新说》,以及《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等。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收入他的《乐律全书》中。

朱载堉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朱载堉因此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事实上,创建“十二平均律”,需要解决围绕这一难题的一系列学术课题。首先要找到计算“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方法。

朱载堉应用自制的八十一档双排大算盘,开平方、开立方求出“十二平均律”的参数,详尽程度超过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计算结果精确程度达25位有效数字。

我国台湾学者陈万鼐先生说:“开方的方法既非朱载堉所发明,精于打算盘也无所谓学术价值,但他开方开到有效数字达25位数,恐怕自古以来的数学家,也只有他是唯一最精确而有耐心的人。”

朱载堉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提出了“异径管说”,并以此为据,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十二平均律”使这12个键的每相邻两键音律的增幅或减幅相等。

对这个音乐领域遗留了1000多年的学术难题,朱载堉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以他的“十二平均律”解决了。

“十二平均律”一经出现,世界上的乐器发音和理论标准绝大多数都是参照“十二平均律”的。比如说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就是依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发明的。

直至今天,世界上十有八九的乐器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它被今天的西方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

“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在我国古代音律学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实现乐曲演奏中的旋宫转调,历代都有学者孜孜不倦进行探索,但是到朱载堉时无人登上成功的峰顶,只有朱载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17世纪,朱载堉研究出的“十二平均律”的关键数据“根号2开12次方”,被传教士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巴赫根据它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如果把巴赫称为钢琴之父的话,朱载堉便可以称为钢琴之祖了。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十二平均律”,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就没法演唱,因为此曲里面有转两个八度的音。

我国著名的律学专家黄翔鹏先生说:“‘十二平均律’不是一个单项的科研成果,而是涉及古代计量科学、数学、物理学中的音乐声学,纵贯我国音律学史,旁及天文历算并密切相关于音乐艺术实践的、博大精深的成果。”

朱载堉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和音乐家,而且还是乐器制造家,他不满足于因循旧说,敢于向历代相传的律制理论提出疑问,另立新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精心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把“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推广到音乐实践中。朱载堉还制作了36支铜制律管,每管表示一律。

朱载堉在他的著作中,对每律的选材、制作方法、吹奏要求都有详细的说明,数据极其精密。

比利时布鲁塞尔乐器博物馆馆长马容经过一二十年的研究,复制了其中的两支律管,他说:“这样伟大的发明,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才能做到。”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这么评价朱载堉:“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朱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12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朱载堉还首创了“舞学”,为舞学制订了大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绘制大量舞谱和舞图。他的“天下太平”字舞谱,也为今天的团体操开创了先河。

朱载堉又提出较为系统的音乐教学体系,他的集体教唱、乐器伴唱、识谱学唱,在我们今天的音乐教学中仍被广泛应用。

朱载堉的科学贡献是巨大的,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学者,是明代科学和艺术上的一颗巨星。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旁注]

音律 也叫乐律。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泛指乐曲,音乐。《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宋代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说道:“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

舞学 相当于现在的舞蹈学。舞蹈学是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部分。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代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1425年5月暴死,在位仅10个月,终年47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阅读链接]

1550年的某一天,身为世子的朱载堉住到了今河南省沁阳一间小土屋里。原来,他的父亲郑王朱厚烷犯了圣怒,被嘉靖皇帝治罪并发往中都凤阳软禁。

而朱载堉认为,父王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但身为皇室成员,他既痛恨又无法发泄,他发誓,父王一天不归,他一日不回宫。就这样,他在这里一住就是19年,直至隆庆初年,郑王被赦返宫。

后来,朱载堉又上书恳请将爵位让给同族兄弟。他的行为在朝野之中引起了巨大震动,人们把他称为“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