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生于唐代潭州临湘,即今湖南省长沙市。唐代书法家。
他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以其法度严整的“欧体”正楷传世。他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楷书代表作有《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碑》、《虞恭公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自幼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他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的字有多人评论,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跌宕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欧阳询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其“八诀”为:
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竖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
欧阳询自己在“八诀”方面可谓俱佳,尤其以楷书的成就最为突出。其所作《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碑》、《虞恭公碑》。
《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
此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正书”即“楷书”。
此碑用笔方整,而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
点画精致准确定型,尤其结字布局险劲,中宫收缩,外展逶迤,疏密聚散对比强烈,却具有超级稳定感。其“险劲”之美,堪称冠绝。
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虞恭公碑》又称《温公碑》、《温彦博碑》,是《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的简称。为欧阳询81岁时书。
此碑楷法为“欧体”集大成者,其点画以方笔为主,铁画银钩,则劲不挠;其结体险峻严密,横势用仰,纵势用背,比较其他各碑,却又平和稳重。
清代翁方纲一生精研“欧体”,对欧阳询所书各碑细察甚详,他在题跋中说:“若以唐代书格而论,则《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晋法而论,则《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
诚然,欧阳询所书《虞恭公碑》已达到了艺术的化境。细观此碑书法已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欲,运笔自如。
从欧阳询成功地改革了楷书的结构,并卓然自成大家以来,学习他的人就没有间断过,其中甚至有几次高峰期。米芾《书史》说道,唐末人学习欧书者尤其多,至于宋代初期学习欧阳询楷书的人就更多了,皇妃孙氏之弟孙思皓学得最为逼真,名气也最大。
欧阳询美妙的书式,渗透了对新笔法的自信与自负,而这正是他贡献给后人的最有价值之所在。后人所崇尚的“晋唐传统”,欧阳询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位。他的书法不知迷醉过多少书法学习者,他是一位“八体皆能”的大书法家。
[旁注]
正楷 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叫正楷、真、正书。其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它是由隶书演变来,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等。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即今山西省万荣)。唐代画家、书法家。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
魏碑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4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吸取有益的精髓。
方笔 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起笔时利用折锋过渡到中锋行笔,形成了方笔,其特点是俊利挺拔,斩钉折铁。方笔、圆笔足指点画线条的外形而言,是区别书法风格在用笔方面的重要特征。
翁方纲(1733年~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即今属北京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辞章之学。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阅读链接]
欧阳询聪敏勤学,爱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好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
后来,他干脆把马拴在一旁,拿出毡子铺在石碑前,端坐下来反复揣摩。路上行人见一人在石碑前如醉如痴,好像精神恍惚的样子,无不为之愕然。
最后,欧阳询竟在碑旁一连坐卧3天,终有所悟,方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