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简称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创新科技”等,是一种全球化范围内愈益兴盛的文化与经济实践行为。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曾经说过:“中国缺的不是创意,而是创意商品。”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尝试以“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的形象示人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更新,更预示出“文化软实力”具有了更其广大的实践理性基础。因此,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理念与产业成功范例,逐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文化、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继上期刊发贾斯汀教授的长文《艺术、产业和现代化》前两章之后,业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本期,我们将继续刊发其后续几章,以飨读者。文中作者敏锐地指出,“文化企业和市场在规模和意义上真正的增长依赖于‘审美的’革新”,其由此所得出的四个主要结论(“艺术不是‘艺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同的”;“市场失败包含市场的失败”;“共同文化”)等论断对于当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沿此,本刊主编王杰教授对贾斯汀教授进行了跟踪采访和学术访谈,双方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现实及其马克思主义美学再发展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应贾斯汀教授之约,国外几位同行也就此展开了新探索,如:安迪·C.布拉特教授在《创意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间的冲突——英国经验解读》一文就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创意经济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并进行了翔实分析;罗萨琳德·吉尔的《“生活就是自我推销”——谈新媒体业的自我管理》一文则就新媒体工作的“不稳定、强度大、发展快、难预测、不公平”等特点展开了多侧面分析,并对新媒体工作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刊还特邀国内几位学者针对贾斯汀教授文化创意产业专题论文展开了一定的回应。如朱立元教授、路程博士的《试论创意产业的审美向度》一文从美学角度出发,深入论述了创意产业包含的审美向度问题,文章提出“消费者要避免在盲目消费中丧失主体性;生产者也要避免在经济目的压力下被‘创意’异化”等观点值得关注。曾军教授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生产问题——对贾斯汀·奥康诺〈艺术、产业和现代化〉的回应》一文则认为,贾斯汀·奥康诺围绕艺术与工业关系的讨论是对马克思这一命题的布迪厄式解读,其观点更具有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特征,颇见新意。陆扬教授提交的《文化研究的连接范式》一文亦新见迭出,值得赏读。本刊将就此论题予以继续关注并展开深入研讨,欢迎学界同仁继续赐稿。
主编与西方学者的访谈是本刊的既有特色和主推栏目,本期所收录的两篇访谈,论题新颖,思考深邃。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托尼·本尼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性人物。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托尼·本尼特的研究也愈加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期访谈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而言,无疑具有某种新的启示。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本刊曾对其作品多有译介,本期所刊对话主要根据特里·伊格尔顿在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的批评工作展开。对话在马修·博蒙特与特里·伊格尔顿之间展开,前者为伦敦大学学院(UCL)英文系的高级讲师,通过深入交谈,文本清晰地呈现出特里·伊格尔顿作为一个批评家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其政治与美学层面的思想灵感,读来兴味盎然。
在全球化视野下,本刊除了将焦点对准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重镇外,我们还将视野逐渐扩大到拉丁美洲、日本、东南亚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不仅要继续深入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将视野拓展至审美文化及文化现代性等,以期逐步推进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完整理解与整体宏构。此外,为积极应对全球化和新媒介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我们将积极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形态研究,借助既有国内外相关成果,以期在信息化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再发展,争取得到新的突破。就此而言,本期特设“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栏目,其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性别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奥尔德森的《人道主义、反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一文颇有新意。作为学术界研究特里·伊格尔顿的发轫者,大卫·奥尔德森在文中针对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解剖力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富有洞见性地指出,“有助于我们有效探讨新自由主义环境下的政治问题的,并非反人道主义,而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本栏目还刊发了国内几位著名学者的专题论文,如陆贵山教授的《异化与审美》、阎国忠教授的《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等。其他如肖琼博士的《神义论: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逻辑立场》、谢冬冰副教授的《“民族-人民的”与“文化霸权的”——也谈葛兰西的文化思想》,以及周海玲博士的《尚未完成的决裂——利维斯主义与早期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等文亦各有洞见。上述论著从不同侧面呈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不同向度,谨向本刊读者推荐。
本期“文学、文化与政治”栏目中有几篇文章亦值得引起读者的重视,如李胜清副教授的《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心理机制分析》、胡友峰副教授的《“自然与自由观念”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逻辑演进》、刘中望副教授的《资源批判与语义转移——瞿秋白的“五四”观》、丁文霞博士的《禁锢与自由——评话剧〈在看见以前〉兼及其他》及施立峻博士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对话性》等,值得展读。
本刊传统栏目“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择要刊发了两篇国外学者的专题论文,如阿尔弗雷德·吉尔(Alfred Gell)的《定义问题:艺术人类学的需要》(尹庆红博士译),作者是英国政治经济学院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在艺术语言、象征主义和艺术人类学方面有突出研究,尤其是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方面被认为是同代人中最有才气和原创性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艺术品的定义既不是由艺术制度来认定,也不是具有符号的、审美的、用于表达意义的物品,而是一套行为体系,意在改变世界;艺术人类学理论的目标是解释艺术品在这种关系情景中的生产和流通。另一篇为罗内尔·阿尔博蒂·罗沙的《后历史语境下素材的前行——论如何拯救批评艺术的今天与未来》(孙明丽译),该文试图于后现代经验中应用阿多诺提出的Verfransung der Künste——艺术边缘之交错这一概念来揭示当代艺术的虚假困境,阐明了当代艺术继续具有批评和启迪功能的可能性。此外,强东红博士的民歌研究,以及王杰教授与其几位学生围绕电影《赵氏孤儿》所展开的悲剧观研讨,生动地呈现出新生代学者们的思想脉动。王洪琛博士撰写的《穿越理论主义的美学写作——评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书评亦比较中肯,可供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于2011年4月23—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了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会议主题为“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与会学者们就此论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探讨,部分会议专题论文将刊发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第14卷第2期。我们将围绕此论题组织相关论文,欢迎学者们撰写论文参与并深化讨论。
编辑学术刊物是一项“痛,并快乐着”的事业。掩卷推窗,外面已春意盎然。在本该释怀的时刻,却难以放下对日本地震和福岛核电站危机中经受痛苦的人们的牵挂,我们衷心地为他们祈福,并祈愿:全人类幸福、平安!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
2011年3月26日初稿
2011年6月18日三审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