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不是孤立的。教学方法要受教育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限制和制约,但反过来, 教学方法又应体现教育思想。因此,对教学方法应该进行综合优化处理。

  1. 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在具体设计和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下列几种因素:

  1. 教学目的:即不论什么教学方法都一定要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 现。它既是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教学方法的根据之一。

  2. 教育思想:即在执行实施教学方法时,要看是不是体现、符合正确的教育思想。

  3. 特点与功能:任何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采用某种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发挥它的特点和功能。

  4. 适用条件: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因而都具有局限性。局限性的另一个侧面就表现为各种教学方法都应具有针对性。

  5. 师生状况与教学条件:即要看师生的智力基础和水平及时间与物质条件的可能。

  1. 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处理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确定教学方法时,要从教学的总功能和现代人才观及教学实际状况来统观教学方法。否则往往会出现局部是优化的,但全局不一定是优化的情况。因此,要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优化处理,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特长。综合优化处理的基本观点是:

  1. 知识与能力统一分化的观点:既要看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性(可相互转化),又要看到它们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有不同的侧重。

  2. 辩证适量的观点:要搞清每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与条件,但不能强调过头,不能绝对化。事物往往并不都是以对立状态出现的,如讲与练,实验与理论,教师与学生,动脑与动手都不能认为对立到不相容的程度。

  3. 目的、内容决定方法的观点:在教学中有的课以知识为主要目的,有的却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方法的确定要在目的、内容确定之后, 而不能走在它们的前面。不能抛开目的、内容来考虑方法。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演示实验,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既用于传授新知识, 也用于巩固旧知识,它通过循序渐进地叙述、描绘、解释、论证、推理来传递信息,阐明概念、规律、定理、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促进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讲授法的具体方法:(1)讲述。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的现象,陈述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2)讲解。对某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律等,进行系统详细的解释和论证,说明事物的内部结构和联系等。(3)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讲授法应力求做到:(1)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要做到主题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乎逻辑;(2)讲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抓住关键,主次分明地进行论述,做到详略适宜,切忌杂乱松散、平铺直叙、空洞枯燥;(3)讲授过程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性强;(4)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具有启发性,要善于用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5)讲授要与演示、实验、板书、板画等各种教学手段相配合,以取得最佳讲授效果;

  1. 讲授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注意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师生对话,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提出问题,用启发性对话逐步引向结论,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回答问题中获取新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谈话的方式有:引入课题的谈话,叫引入性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活, 叫传授性谈活;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谈话,叫启发性谈话; 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的谈话,叫巩固性谈话;还有指导性谈话和总结性谈话等。

谈话法应力求做到:(1)谈话要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来进行;(2)提出的每个问题,必须题意清楚、具体,表述准确,要求适度,能引起学生思维,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因人而异;(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要因势利导,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让个别学生回答,要允许学生互相补充或向教师提出质疑;(4)谈话结束时,教师要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对学生反映出的错误认识,要明确纠正,使学生获得系统、科学、准确的认识。

【讨论法】

讨论法是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或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达到提高认识、弄清问题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特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议论、争辩,互相启发、开阔思路、集思广益,以达到学习新知识、

巩固旧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分组在师生间和学生之间进行。

讨论法的程序是:(1)学生自学;(2)师生提出问题;(3)讨论和答辩;(4)教师总结。

讨论法应力求做到:(1)讨论题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钻研的兴趣,有讨论价值;(2)讨论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问题的本质和争论的焦点上,逐渐向纵横发展,使学生获得系统、清晰的认识;(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教材和资料,防止讨论脱离主题、流于形式;(4)做好讨论小结,对讨论的问题要作出明确的结论,纠正错误和片面模糊的认识。讨论法适用于学生接受起来不是最困难的问题,但在理解、应用上常常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讨论题的范围应是:新知识中含有培养能力的因素, 易错易混的问题以及具有方法的多样性、知识的规律性、实验的关键性等问题。

【研究法】

研究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教学中难度较大、没有明确结论的问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然后互相研究,得出初步的判断和结论, 再由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研究的内容是教学中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课题或习题;以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为主;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论证;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研究法的结构和程序是:(1)提出研究课题;(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3)设计实验研究方案;(4)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5)研究探索,得出科学结论;(6)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论证。

研究法应力求做到:(1)正确选择研究课题,课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2)提供必要的条件,供给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参考资料;

(3)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适当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4)研究题目要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复杂,从参与局部的研究过渡到全过程的研究;(5)引导学生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果,给出正确的结论;(6)注意总结研究方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将知识加以运用,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看,通过练习,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根据练习曲线揭示的一般特点,练习可分三个基本阶段:开始阶段曲线上升得慢;中间阶段曲线上升得快;结束阶段上升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出现停滞状态,或称高原状态。

练习法按性质特点,可分为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和行为习惯

练习;按培养能力的方向,可分为语言表达练习,书面文字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的步骤是:(1)教师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意义、要求、方法;(2)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指导;(3)学生独立练习,教师个别辅导;(4)检查和总结。

练习法应力求做到:(1)明确目的要求,掌握练习内容的理论依据;

(2)选择练习内容,设计练习程序,把典型练习、变式练习和创造性练习密切结合起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模仿到创造,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3)根据练习曲线,掌握练习规律,分量、次数、时间要适度;(4)掌握练习的结果,及时检查。

【复习法】

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复习的作用可以防止遗忘,同时可以诊断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复习有以下几种类型:(1)学期、学年开始的复习。目的在于重温旧知识,为学好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2)经常性复习。日常教学的各环节采取边学边复习,以旧带新;(3)阶段复习。学习完某章、某单元后的复习,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巩固、充实、提高;(4)总复习。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性的复习,掌握知识的体系结构,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牢固地掌握知识。复习的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系统总结的方法,练习、检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电化教学的方法。

复习法应力求做到:(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复习,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2)复习要含有新的学习因素,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复习的积极性;(3)复习方式多样化,通过复习学会创造性地学习;(4)复习要及时;(5)要教给复习的方法;(6)复习时要注意收集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具,配合讲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在我国教育史上的记载早于西方。

演示法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强,使学生得到具体、真实、生动、鲜明的观念和直接经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演示法的种类,按演示用的器材可分为:(1)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2)图片、图画、演示实验板的演示;(3)实验操作演示;(4)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按演示的内容和要求可分为事

物现象的演示和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的演示等。

演示法应力求做到:(1)明确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作好演示准备;(2)演示要直观、形象,效果显著,使学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对象;(3)引导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和事物的发展过程上来;(4)演示要按规程操作,起到示范作用;(5)演示要在教学最适宜时进行;(6)要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所要学的知识密切结合。

【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控制条件和操作过程,观察所要研究事物的现象及过程的发展变化,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包括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学生课外实验等。按获得知识的类型,可分为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种。按实验性质,可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和析因实验。实验的组织方式可采用分组实验、个别独立实验和演示表演实验等。

实验法的基本特点:主要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把实验感知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能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验法应力求做到:(1)编制实验计划,做好组织准备。对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要仔细检查,以保证实验的效果。(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和方法。知道实验的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实验的自觉性。(3)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实验过程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分层次、有重点地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要留心意外现象, 注意分析和发现新知识。(4)做好实验小结。总结实验概况,指出优、缺点及存在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提出改进意见,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5)实验要注意安全。

【实验学导法】

实验学导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物理实验为基础,通过自学讨论和实验探索的形式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把教材归纳为不同的类型,即讲授性教材、自学性教材、实验性教材、讨论性教材和练习性教材,以此为确定教法的基础,对不同类型的教材采取不同的实验手段。

实验学导法的课堂教学程序分为 5 部分:(1)实验设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2)自学探讨。通过布置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通读教材,设计实验进行自学探索,边自学边实验,使学生手、脑、口、眼并用。(3)讨论质疑。对探讨时提出的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用三言两语当场解答;通过看书和实验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点拨,由学生自己解决;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实验探索。(4)实验论证。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实验探索。讲授性教材辅以直观性较强的实验,自学性教材辅以验证性实验,实验性教材以分组实验为主,讨论性教材以探索性实验为主,练习性教材以设计性实验为主。(5)应用练习。选择小、精、活的题目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 采用问答、改错、填充、选择、判断、组合、抢答等方式,总结和巩固知识。

【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及要求,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校内、外一定场所,直接观察、研究实际事物,从而获得知识,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的教学方法。参观法的作用是获得正确、鲜明、切实的感性认识, 实感强,印象深刻,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学科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培养学习兴趣;参观实际的生产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大视野,发展认识能力。

参观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参观前的准备。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参观计划,包括参观的目的、对象,组织安排,参观过程的指导,组织纪律要求和参观后的总结等。(2)参观的进行。参观时应争取参观单位的密切配合,向学生介绍工艺过程、生产流程及其学科知识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作参观记录;参观过程应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3)参观的总结。参观结束后,指导学生写参观报告,组织座谈,交流参观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时要着重将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教材上升为理性认识。

【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是按照知识的系统结构和内在联系,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分段组织教学的方法。

单元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以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为依据划分教学单元,学生按单元进行自学探究,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师不采用逐节的讲授, 而是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分段进行教学。

单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 4 个环节:(1)自学探究。教师把单元内容概括地介绍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学探究。(2)重点讲授。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探究中出现的问题,确定重点讲授内容,讲授时着重讲解重点、难点和关键,指出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牢固、准确地掌握新知识, 取得系统、规律性的认识。(3)综合训练。训练时所选的题目要精炼典型, 照顾各个知识点,安排好训练次序,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训练梯度。(4)总结巩固。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总结,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单元内容系统化,形成整体认识。

单元教学法应力求做到:(1)按全章知识结构划分单元进行整体教学;

  1. 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阅读思考,实验观察,联想提问,讨论交流, 归类巩固;(3)教师的指导作用是计划组织,启发点拨,引导把关,系统总结,介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4)不增加课时,不增加负担,教材系统不作大变动。这种教学方法一般设有专供采用单元教学法用的教材。

【自学辅导教学法】

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总结“程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试验,总结经验后推广到其他学科。这种方法是把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采用课本、练习本、答案本为自学教材,教师用“启、读、练、知”的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启”就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启发;“读”就是学生自己动脑阅读教材;“练”就是学生独立作练习;“知”就是学生立即知道练习的结果, 自已可以批改作业。

教学全过程大致可分 4 个阶段:(1)领读练习阶段。思想动员,使学生乐于自学,教给阅读教材的方法,掌握粗读、细读和精读的“三读”方法。(2)启发自学阶段。使学生适应自学方式,逐渐形成自学习惯。(3) 自学辅导阶段。巩固自学习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4)个性研究阶段。在自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教师仅起启发指导、检查督促和总结提高的作用。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是苏州大学许国■教授在 80 年代初提出来的,在国内一些省、市实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综合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基础,以培养能力和教给方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活动的 5 种教学模式是:以观察为主的启发式、以讲授为主的启发式、以实验为主的启发式、以讨论为主的启发式和以练习为主的启发式。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核心是“启发”与“综合”。所谓启发,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去认识问题和掌握规律,去发现问题和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 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达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所谓综合,是指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不提倡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要求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大致有 3 个中心环节:(1)设疑引导。设下疑问引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学习。(2)辨疑解难。对学生能发现和能解决的问题, 鼓励学生去辩论,教师适当点拨,指出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方法。(3)

释疑巩固。通过解答问题、做练习、改作业、应用和小结等环节来巩固和运用知识。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应力求做到:(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式,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某一种教学方法与其他几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于物理教学中;(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3)以实验为基础,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能力;(4)创造学习情境,课内、外结合,注意全面发展;(5)培养兴趣,养成学习物理的习惯,发展特长和爱好。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又称“八字”教学法。是上海育才中学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八字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接受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读、议、讲、练的相互关系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讲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练是知识的应用。

八字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1)提出阅读目的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书、思考,逐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教师画龙点睛地讲解、答疑,有意识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3)课堂上师生间互相磋商、讨论,主动探索问题;(4)课堂上做练习,基本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

八字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学形式灵活,学生手、脑、口并用,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指导学习与独立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一言堂”的局面,从单纯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又称“最优化教学方式”。是湖北大学黎世洁教授倡导的。该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把全章教材按知识的系统结构,分成若干个单元,把8 个系统的学习环节改为与之相应的 6 种课型的教学方式。

8 个系统的学习环节是: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 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

6 种课型是:(1)自学课。在课堂上按印发的自学提纲去阅读教材, 做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释规律。(2)启发课。在教师引导下, 解决学生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3)复习课。按提纲系统复习,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4)作业课。明确思路和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解题方案,独立完成作业。(5)改错课。师生结合共同审查批改作业,开阔思路,澄清错误认识。(6)小结课。综合内容,将已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学生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组织形式,减轻了学生负担和教

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有序启动式教学法】

有序启动式教学法是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辛培之教授倡导和实施的教改实验,在我国一些省、市、地区实验,比较有影响。该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有序”和“启动”。所谓有序,指教与学构成的系统是开放系统,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是有序的。教学过程的有序体现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教学内容的有序体现在纵横的知识网络有明确的逻辑关 系;学生学习的有序体现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所谓启动,包括“启”和“动”两方面,“启” 是指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是指以教学动

态观点调动学生动眼观察、阅读,动手实验、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议论、表述,动笔练习、记述。

有序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5 个方面:实验教学研究;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研究;习题教学研究;课外活动教学研究;培养能力教学研究。有序启动的基本精神体现在 7 个教学环节上,即阅读,实验,讨论,释疑, 练习,小结和巩固。

教学全过程分 4 段进行:第一为适应阶段,师生都要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第二为形成阶段,学生形成自学习惯,能总结概括所学知识,各种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第三为发展阶段,能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 独立地去获取新知识;第四为巩固阶段,通过复习总结,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有序启动式教学法应力求做到:(1)坚持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实效, 防止形式主义;(2)坚持将有序与启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体现“教学相互作用”的思想;(3)有序与启动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4)重视反馈, 建立检测指标;(5)全面衡量教学成绩。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教学图表,把讲述的内容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以图表作为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它是前苏联乌克兰顿涅茨克市中学教师 B·Φ·沙塔洛夫提出的。他认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教师就应创制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该方法的核心是“纲要信号图”。

编制图表的要求与做法是:(1)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出发,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以知识体系为骨架来编制图表;(2)采用“大块”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的方法,抓主要、本质的内容,以重点为纲进行编排;(3)以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纳入整体知识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4)编制图表时体现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合理的布局制成醒目、直观、有吸引力的图表。

课堂讲授和复习巩固时可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它可分成 5 个阶段:(1)教师按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2)出示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

  1. 把小型“信号图表”分发给学生进行消化,大型图表展示在教室墙上, 便于学生对比学习;(4)课后学生按图表复习;(5)下节课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应力求做到: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对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把握知识的主干;图表醒目,用不同颜色区分主要知识和次要知识。该方法的优点是:理论先行,推动教学进程,图表的浓缩性强,容量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多,教学任务简明化。其缺点是容易造成学生无意识地死记硬背教材,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教师提供适合学生进行再发现活动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尝试过程来发现知识,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早在 18、19 世纪,法国教育家 J.J.卢梭和美国教育家 J.杜威等曾经提倡实践过。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J.S.布鲁纳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智力结构发展理论,指出每门学科都有它的基本结 构,要培养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从学科内容本身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运用发现法,就能达到上述目标。

发现法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强调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辩证统一,提倡直觉思维。

发现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探究的问题,明确要发现问题的方向和目标;(2)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3)引导学生猜想、臆断等,教会探索的方法;(4) 归纳总结,上升为概念和原理,得出结论;(5)将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发现法的优点是:(1)学生亲自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产生兴奋感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2)学生能掌握发现的思路和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就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学习内容,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启发发现法】

启发发现教学法又叫“探索发现法”或“指导研究法”,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西玉林高级中学等学校试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探索性思维为目标,以再发现为步骤,向未知领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启发发现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根据教材结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知识及能力水平,创设实验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主动研究问题、总结规律,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发展

能力、学会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启发发现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 4 种类型和 5 个阶段。4 种类型是:理论教学中的启发发现,实验课中的启发发现,习题课中的启发发现和复习工作中的启发发现等。5 个阶段是:(1)启动阶段。教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2)指导探索阶段。指导阅读、观察、实验,取得探索问题的感性材料,掌握研究方法。

(3)指导加工整理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鉴别,找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变化规律。(4)启发发现阶段。运用概括、推理,抽象出概念和规律,获得新知识。(5)运用、巩固知识阶段。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用中深化认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锻炼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而发现、理解新知识。

【掌握学习教学法】

掌握学习教学法是指学习者在最佳教学状况以及足够时间的条件下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 B.S.布鲁姆是提倡这一学习方式的代表。掌握学习法认为如果对“掌握学习”规定明确的标准,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给予足够的时间,以便达到“掌握学习”的程度, 特别是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给以帮助,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够学得很好。而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达到“掌握学习”所需时间的长短。

布鲁姆提出,有助于“掌握学习”的良好条件是:(1)清楚理解教学目标;(2)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3)具有学习的意愿,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4)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的有关线索;(5)对学习成绩给以强化、反馈和校正。教师的施教行为应该是:准确诊断学生的情况,预测他们将来的成绩;规定各种适当的学习任务;按要求定向学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及进步情况;对学习进步较慢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助性教学。

掌握学习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 5 步:(1)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

(2)制定实施教学计划;(3)测量学生的学习情况;(4)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即辅导);(5)有针对性地对没有达到“掌握学习”的学生讲述有关内容。

掌握学习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学目标明确,重视强化、反馈和矫正的价值,不把考试作为教学终结,在学习者和学习结果之间架起桥梁,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不少人认为,在注意真正掌握学校规定的学科内容,破除分数、等第观念的情况下,“掌握学习”是可取的。但它对学生独立学习的训练较少助益,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精神受到损害。

【四段论教学法】

四段论教学法或“五段论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 J.F.赫尔巴特提倡的教学方式。19 世纪传入中国,对中、小学教育有一定影响。赫尔巴特把

人的心理过程归结为认识过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从清楚明确的感知,到与旧观念的联系与扩大,再到应用的过程。这种感知觉越丰富、越系统, 就越能吸收新知识。

四段论教学法把教育分为管理、教学和德育 3 部分。对管理提出纪律要求,教学要以严励的态度和方法管理,但管理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他把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等 6 种,教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不同的学科来形成儿童的各种活动观念。还主张多方面的教育必须是完整而统一的,学生认识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他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把教学分为 4 个阶段:(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跟旧知识联系起来;(3) 系统——作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与这 4 阶段相应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赫尔巴特的学生把第一阶段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连同联想、系统、应用一起又称为“五段论教学法”。

四段论教学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和方法,很少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育思想是理智主义的、形式和机械的,但也有其积极因素,即注意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互联系,重视教学管理和德育教育,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和社会性,主张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借助于机器独立地进行学习,因此又称机器教学。程序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S.L.普雷西根据 E.L.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练习律、效果律和近因律,设计的以练习材料进行自动教学的机器。后来,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B.F.斯金纳以此为基础,以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了程序教材进行程序教学。这种教学的理论根据是,认为有机体的行为要受环境的制约,来自环境的刺激要引起有机体的反应,强化正确反应,消退错误反应,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的动机;以效果律控制学习行为,并经多重强化和连续强化,把有效行为保持在一定的强度水平上。60 年代初,世界一些国家先后推行了这种方法。

各派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的差异,先后出现多种程序模式,主要有:

  1. 斯金纳的直线式程序。它把学习材料分成许多连续的小步子,逐步呈现问题,学生逐步构答,答对了前进,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前进。

  2. 普雷西的直线选答式程序。它也是逐步呈现问题,但要学生在预定的正确、错误答案中选答。答对了前进,答错了要另选,直到选对了才前进。

  3. 美国 N.A.克劳德多重选择反应的衍支式程序或内在程序。它把学习材料分成内容较多、步子较大的逻辑单元,将逻辑单元编成主干程序,又把学习时常犯的典型错误编成分支程序。学完某单元后,进行选答式的检

查性测验,答对了进入下一单元,答错了就引入分支程序,经补充知识、纠正错误后,回到原单元重学重答,直到答对了才前进。(4)英国 H.凯直线式与分支式相结合的程序。它对各种知识、概念有不同水平的解释。

学生学习主序列中的知识 n 时,答对了,进而学习知识 n+1,答错了,则转而学习具有补充材料的子序列 nA 或 nB,直到答对了再进而学习 n+1(不

回到 n)。

程序教学法的优点是:(1)学习目的明确,循序渐进,能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2)学习时能手脑并用,培养自学能力;(3)自定学习步调能适应各人的学习速度,后进学生也能获得明显进步;(4)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的动力;(5)有关键刺激和构答引导,可以减少错误反应,提高学习效率。其缺点是: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程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都不密切,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 G.洛扎诺夫提出来的。它是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心理的潜在意识,将各种无意识通过暗示因素组织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自我发展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的、不知不觉的或意识模糊的刺激影响,它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影响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自我。这种教学法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运用启发、联想的力量,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人知道暗示过程,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来提高学习效率。

暗示法的教学原则是:(1)学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2) 用情感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3)设置情境,采用交际性练习, 短期内学习大量材料;(4)师生互相信任和尊重。实施方法可概括为两种:一是心理学的方法,教材、设备、教学组织都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作相应的改变;二是教育学的方法,要在尊重学科本身特点的前提下,重新组织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性、逻辑性和情感的效果。

在运用暗示教学法时应注意:(1)暗示的目的必须明确,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思维要有特定的目标;(2)暗示的内容必须具体,要使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教师的预想共鸣;(3)暗示要把握适当时机,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4)注意设计暗示环境。

【问题教学法】

又称“五步教学法”。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开始于以美国教育家 J.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杜威强调人的经验的主观性,他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经验”的过程,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把学生引向问题的确定、解决和应用。

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 5 步:(1)情境。给学生设置一种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疑难,产生兴趣。(2)问题。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引起思考。(3)假设。学生应获取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4)解决。推断何种假设能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 应用。学生通过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后来,杜威把这一过程修改为暗示、问题、臆说、推理和试证。

杜威的哲学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 把德国教育家 J.F.赫尔巴特的教育称为保守的传统教育,而把自己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称之为进步的现代教育。但问题教学法重视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注意应用,方法和形式强调多样化,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个别教学法】

个别教学法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废除了按年级和班级进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各自独立地在实验室(作业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发展个性。美国 H.H.帕克赫斯特创立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和美国 C.W.沃什伯恩创立的温内特卡制(Winnetka Plan)都是这种教学形式。

道尔顿制的主要措施是:(1)布置各种作业室来代替传统的教室,室内按学科性质设置参考图书,实验仪器、标本等教学和实习用具,并有教师指导学生学习;(2)学习内容分月安排,师生按月订立“学习公约”, 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作业;(3)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掌握学习的速度和时间,并可与教师及同学研究讨论;(4)学生完成本月的公约,经教师考试,及格后才可以学习下月的公约;(5)把学生的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

温内特卡制与道尔顿制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温内特卡制把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社会意识的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体生活的习惯、互助合作精神和发展其创造能力。

个别教学法弥补了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在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它们又过分强调个性差

异,忽视了集体作用与德育,容易产生偏科和放任自流的倾向,因此在本世纪 30 年代后日渐少用。但自 50 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经济

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个别教学法又受到一些教育家的重视。物理教学由于难度大,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对好、中、差生采用“分餐式教学法”,也属于个别教学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