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后,是不是都能够得到溶液呢?让我们观察以下实验。

[实验 2-1] 在 4 支试管里,各加入 10 毫升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泥土、植物油、蔗糖和食盐,观察实验现象;振荡,再观察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泥土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把泥土放入水中时,泥土沉到水底。振荡后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里悬浮着由很多分子集合成的固体小颗粒,使整个液体呈浑浊状态。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一会儿后,固体逐渐下沉。这种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植物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植物油注入水中时,植物油漂浮在水面上,分为有界面的两层。用力振荡后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小液滴也是由很多分子集合而成的。这种液体也不稳定,经过静置,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把蔗糖或食盐放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与悬浊液、乳浊液不同。把蔗糖放在水里时,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随着振荡,蔗糖的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了。组成食盐的小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也是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的。这两种液体不但是均一的,而且是稳定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不管放置多久,蔗糖和食盐不会分离出来。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我们把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上述实验中,水是溶剂,蔗 糖和食盐是溶质。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例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讨论] 试比较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有很多用途。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

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例如,第一册第四章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起反应的演示实验,两种溶液一混合,反应立即发生。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用途也很广泛。例如,在医疗方面,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制成悬浊液来使用。治疗扁桃体炎等用的青霉素钾(钠)等,在使用前要加适量注射用水,摇匀后成为悬浊液,供肌肉注射。用 X 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等等。又如,粉刷墙壁时, 常把熟石灰粉(或墙体涂料)配制成悬浊液(内含少量胶质),均匀地喷涂在墙壁上。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合理使用农药,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 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用来喷洒受病虫害的农作物。这样农药药液散失得少,附着在叶面上的多,药液喷洒均匀,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节省农药,提高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