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多有建树,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仁宗时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宣宗时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
经过仁宣之治,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繁荣、仓廪充实,百姓安居、民心顺畅,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后先后继位。在历史上,明仁宗和明宣宗常常被比作周朝的周成王和周康王,汉朝的汉文帝和汉景帝。
继“成康之治”和“文景之治”之后,“仁宣之治”是又一个守成君王的好典型,他们能继承创业君王的遗志,较好地治理国家。
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1395年就被册立为燕世子,成为燕王朱棣的法定继承人。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广,喜好读书。朱高炽即位后,改年号洪熙,这就是明仁宗。随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明仁宗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明仁宗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
他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明仁宗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
明仁宗对科举制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
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明仁宗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明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明仁宗所做的一切,使得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朱瞻基于1411年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蒙古。1425年6月27日正式登基,开始了宣德朝。朱瞻基就是明宣宗。
明宣宗登基之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明宣宗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
他的皇叔朱高煦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明宣宗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最后生擒朱高煦,彻底平定了叛乱。
得胜之师回到北京后,明宣宗马上传召给另外一个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安南问题也是宣德朝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永乐时期,由于安南国内部的争斗,使得安南国原来的统治者绝嗣,安南一片混乱,明成祖派大将张辅率兵平叛,并在安南正式建衙,并派人管理。
但是由于一些贪官污吏的压榨,加之历史渊源,安南几乎没有断过兵燹,这使得明初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至明宣宗即位时,安南问题日趋严重,朝廷军队不断在安南遭遇败绩。
在这种情况下,明宣宗毅然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占领。从长远来看,此举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安南与各个民族的交往。
随着政局的稳定,被战乱破坏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农业逐渐恢复,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朝廷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朝贡贸易往来活跃。
在对内的治国之道上,明宣宗能够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明宣宗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1430年3月,明宣宗路经农田时,看见路旁有耕作的农民,于是他下马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兴致盎然,取来农民耕田的农具,亲自犁地。
没推几下,他停下来,回头对身旁的大臣说:“我只是推了3下就有不胜劳累的感觉,何况农民终年劳作。”说完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
明宣宗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够在制订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1430年6月,京畿地区发生了蝗灾,明宣宗派遣官员前去指挥消灭蝗虫。他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户部,告诫他们往年负责捕蝗的官员害民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小,因此要严禁杜绝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
明宣宗十分关注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和蝗虫灾害。在正常的制度范围内,他对受灾区采用各种各样的救灾措施,诸如免税一两年,减收田赋二至四成,分发免费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吸引难民重返家园。
为了保证取得理想的结果,他鼓励地方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常常派钦差大臣去各受灾区监督工作的进行。历史学家一般都盛赞明宣宗全心全意地关心人民的福利。
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这是郑第七次远航,也是最后一次远航。
在宣德朝,图书文化事业发展迅速。1433年,明宣宗命杨士奇、杨荣于馆阁中择能书者10人,取五经、《说苑》之类,各类副本,分别贮藏于广寒、清署二殿及琼花岛,以资观览。又建造“通集库”、“皇史晟”以藏古籍、档案。内阁藏书约20000余部,近百万卷。史称“当是之时,典籍最盛”。
由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作风较为开明,才有了在明代历史上一段为史家所共同称道的仁宣之治。
明仁宗和明宣宗的共同之处,就是两位皇帝均自称是守成之君。守成即守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旧;名曰守旧,但却实行了与旧时完全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策策略,个中滋味颇耐人寻味。
以武力夺取天下,以暴力征服天下,毕竟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高压政治稳定了政权,高压出太平,但这样的太平并非太平盛世,太平的歌舞升平之后隐藏着尖锐、深刻、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当人们厌倦、忧虑严猛政治游戏时,宽仁治国、发展经济便成为人们反复经历高压政治后的殷切期望,成为社会发展必然的历史趋势。仁、宣二帝适应历史和社会的需求,虽出于思想稳定和政治宣传的需要,但却实行新政,才有了治平之象。
史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曾颇具深意地说“民气渐舒”,即民心顺畅了,民气舒展了,把“民气渐舒”作为治平之象的主要特征,对后世和后人的警示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旁注]
弘文馆 官署名。唐代修文馆于门下省,后改名弘文馆。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明初也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朝,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京畿一词出现于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
建文帝(1377年~?),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后谥“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阅读链接]
有一次,朱元璋叫孙子朱高炽阅看章表奏文。
朱高炽在向朱元璋汇报时,只讲章表奏文中有关军民利害的事情,从来不提其中偶尔出现的文字谬误。
朱元璋把他看过的章奏拿过来,自己又看一遍,把那些谬误一一指给他看,问道:“孙儿,你没看出这些毛病么?”
朱高炽回答道:“我哪敢疏忽粗心,看不出这些毛病呢!只是想,不能絮絮叨叨地讲这些小毛病,那样会浪费您的时间和精力。”
经过考察,朱元璋很高兴,认为他有当君王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