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内勤俭治国,体恤百姓,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小康局面。对外击败回鹘、党项等,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得大唐国势复振。

史家称为“大中之治”,将他的治世之道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

唐宣宗李忱于846年唐武宗李炎弥留之际被立为皇太叔,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是为唐宣宗,年号大中。

唐宣宗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也是唐朝所有皇帝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他虽然是唐宪宗的亲生儿子,后也被封为光王,但却是庶出的,他的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

由于母亲地位卑微,李怡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郁郁寡欢、呆滞木讷,长大成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人们纷纷猜测,这可能和他在唐穆宗年间遭遇的一次惊吓有关。当时光王入宫谒见懿安太后,不料刚好撞上有人行刺,虽然此事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此以后,光王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皇族宗亲们于是认定,这个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家伙这回肯定是吓傻了。此后无论大小场合,光王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后来有一天,光王突然被4名内侍宦官绑架,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宫厕。宦官仇公武随后赶到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把他运出了宫。光王从此离开长安,流落民间。

后来的许多笔记史都称光王隐姓埋名,跋山涉水,一路逃至浙江盐官,即现在的海宁西南,在这里的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名琼俊。

846年春天,唐武宗李炎病危,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帝国没有储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而宦官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窝囊废和应声虫。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等人的簇拥下回到长安。

仇公武等人本想把光王当成一块举足轻重的政治筹码,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仇公武等人大为吃惊。因为眼前的李忱忽然变得无比陌生。他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决断政务有条不紊,看上去和从前判若两人!

仇公武既震惊又困惑,想不到光王那愚痴木讷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常人莫及的才干和韬略。可现在明白已经太晚了,因为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

唐宣宗刚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首当其冲者,就是唐武宗一朝的强势宰相李德裕及其党人,在正式执政的第二天就罢免了李德裕。

此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唐宣宗就把所有重要的李党成员全部贬出了朝廷,同时迅速拔擢了一批新人,完成了对中枢政治的换血,建立了他自己的宰执班子。

当时有个叫马植的人,他是在848年5月入相的,本来干得好好的,可两年后突然被一纸诏书贬出了朝廷,外放为天平节度使。此次贬谪在事前毫无征兆,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宝玉腰带惹的祸。

这条宝玉腰带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赏赐给了左军中尉马元贽。

众所周知,宦官马元贽是拥立唐宣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所以,不管天子在内心是如何看待这个功高权重的宦官,但在表面上,还是对他极尽恩宠和礼遇之能事,从登基之后便赏赐不断,这条腰带只是为数众多的赐物之一。

有一天在朝会上,唐宣宗突然发现,这条腰带赫然系在了宰相马植的腰上。这个发现非同小可。

他当场质问马植,这条腰带是不是马元贽送给他的。

马植已经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不敢隐瞒,只好道出真相。结果第二天就被罢去相职并贬出朝廷。

在唐宣宗看来,马植与马元贽本来就是同宗,而他们一个是当朝宰辅,一个是得势宦官,具有这种关系和身份的两个人原本就应该主动避嫌而不能走得太近。

如今马元贽居然把天子的赐物转送给马植,那就证明他们已经越过了雷池,天子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有结党的嫌疑。就算马植与马元贽没有结党,可仅仅是“禁中与外廷暗中交通”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对登基未久的天子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了。

从此以后,原本甚嚣尘上的“牛李党争”终于偃旗息鼓。

唐宣宗很懂得自律和勤政。登基不久,他便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时常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地阅读。

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绹每天朗读唐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会让令狐绹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还有一件事也足以证明唐宣宗的勤政确实非一般君主可比。

有一天,唐宣宗忽然对大臣令狐绹说:“朕想知道文武百官的姓名和官秩。”

百官人数多如牛毛,天子如何认得过来?令狐绹顿时大为踌躇,只好据实禀报:“六品以下,官职低微,数目众多,都由吏部授职,五品以上,才是由宰执提名,然后制诏宣授,各有簿籍及册命,称为‘具员’。”

唐宣宗随后便命宰相编了5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

勤政的君主总是喜欢事必躬亲,并且总能明察秋毫,唐宣宗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有一次他到渭水狩猎,路过一佛祠,看见醴泉县的一些父老正在设斋祷祝,祈求任期已满的醴泉县令李君爽能够留任。

唐宣宗宣宗将这个县令的名字默记在心。过后怀州刺史出缺,唐宣宗宣宗遂亲笔写给宰相一张条子,将此职授予李君爽。

宰相们愕然良久,不知道一个区区的醴泉县令何以能上达天听,得到皇帝的青睐。随后李君爽入朝谢恩,天子将此事一说,宰相们才恍然大悟。

久而久之,朝臣们就明白了,皇上表面上是外出游猎,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并且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但是天下之大,唐宣宗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特意想了个办法,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并将其命名为“处分语”,此事除了韦澳之外无人知晓。

不久,邓州刺史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对韦澳说:“皇上对本州事务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啊!”

韦澳当然知道,天子掌握的资料正是出自“处分语”。

在这种目光如炬洞察一切的天子面前,如果有人心存侥幸,那他就要遭殃了。

唐宣宗还有一项巨大的历史功绩不可不提,那就是河湟的收复。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湟地区已经被吐蕃占据了将近百年之久。

至唐武宗时,形势开始发生逆转,吐蕃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其国内政局紊乱,人心离散。

唐宣宗趁此良机,于847年命河东节度使王宰,率领代北之地的全部军队进讨吐蕃陇西大将论恐热。王宰任命“赤火将军”朱邪赤心为前锋,率领沙陀族军从麟州渡过黄河。

吐蕃人本来就害怕沙陀人,见到“赤火将军”飞驰而至,早就吓破了胆,不敢接战,纷纷逃命。论恐热率领的几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全部被赶出了盐州。

随后,朱邪赤心又不停地追击吐蕃人,从陕西追到甘肃,又追到宁夏,深入到吐蕃所控制的腹地。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在吐蕃控制沙州地区,有一豪门首富叫张议潮,他出生在沙州,自幼对吐蕃的残暴统治耳濡目染,对大唐故国心驰神往,立志要驱逐侵略者,回归祖国。

848年,在吐蕃军队被朱邪赤心打得节节败退之时,张议潮率领义军进攻沙州和瓜州的吐蕃人。

在张议潮和朱邪赤心的双重打击下,河西的吐蕃统治,很快土崩瓦解。至851年,先后收复了乐州、原州以及沙州、瓜州、伊州等11州。唐宣宗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称他的军队为“归义军”。

唐朝丢失上百年的河湟之地再次回归唐朝,大量未迁走的吐蕃部落遂散居于甘肃各地。在内忧外患的灰暗历史中艰难行进了近百年的大唐帝国,终于在唐宣宗收复失地后闪耀出了辉煌。

宣宗时代,帝国虽然称不上是太平盛世,但起码也算是承平之局。

“大中之治”落下帷幕后,历史给予了李忱很高的评价。《资治通鉴》中说:

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由于唐宣宗的励精图治,使得我们在时隔1000多年后,仍然能够在当时混乱不堪的历史迷局中,有幸瞥见一抹盛唐的余晖。

[旁注]

庶出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姬妾有无名分,其后都是庶出。当后嗣众多时,嫡出比庶出更有资格继承财产或爵位。

牛李党争 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李党争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河湟 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在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

李德裕 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即今河北省赞皇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

唐武宗李炎(814~846年),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张议潮(799年~872年),沙州敦煌,即今属甘省人。张氏世为州将,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张议潮曾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11州又重新回归唐朝。

[阅读链接]

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闷声不响,唐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诸王对他百般戏谑。

可光叔对大伙的戏弄无动于衷。众人越发开心。就在这时,有一个年轻的亲王却忽然止住了笑容,他就是后来的唐武宗李炎。

他忽然在想:一个人居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测!

“光叔”后来登基王位,果然干出了非同寻常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