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乾淳之治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

孝宗在位期间,专心理政,加强集权,努力收复中原,重视农业生产,创造了南宋中期的太平盛世。当时社会政治繁荣,民生富庶,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被史家称为“乾淳之治”。

宋孝宗赵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1162年,宋高宗赵构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定年号隆兴,后改乾道、淳熙。宋孝宗在位时,专心理政,励精图治,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宋孝宗即位之初,就开始着手革除南宋初期以来政治上的种种弊端。他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加大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严格官吏的考核,甚至亲自任免地方中下级官吏。

南宋建立以后,财政一直拮据,孝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常召负责财政的官吏进宫,详细询问各项支出和收入,认真核查具体账目,稍有出入,就一定要刨根问底。

为了革除时弊,宋孝宗一直保持着事必躬亲的作风。这固然是为了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但作为一个皇帝,自始至终能够孜孜不倦地处理政事,还是十分难得的。

宋孝宗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他不仅屡次下诏减轻人民负担,而且注意实效。

例如,南宋初年以来,经常提前征收本税季的田赋,称为“预催”。夏税虽然规定是8月15日纳毕,而主管税收的户部却规定,7月底以前就要送到首都临安。

至宋孝宗时,已提前到5月,甚至4月送到户部,各地必须三四月就要征收,而此时的农作物根本没有成熟,虽然多次下诏禁止,但户部并不执行。

宋孝宗下诏,此后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收田赋,违者劾奏。拖延多年的预催问题,在宋孝宗亲自干涉下终于得到解决,至少在宋孝宗时期因而“民力少宽”。

在当时,地方官常以“羡余”名义进奉钱财,希望得到皇帝的恩宠。宋孝宗不接受地方官进献的“羡余”。但有的地方又将所谓的若干“支用剩钱”作为羡余进献,宋孝宗则诏令将此钱即作为贫困农户的税钱,并规劝官员为民多办实事。

宋孝宗经常督促地方官兴修水利,而且注重水利的实效,对失职官员给予降官以示惩罚。有的史料说宋孝宗时“水利之兴,在在而有,其以功绩闻者既加之赏矣,否则罚也必行,是以年谷屡登,田野加辟,虽有水旱,民无菜色”,虽不无夸张,但大体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宋孝宗即位之初,即下诏将会子加盖“隆兴尚书户部官印会子之印”,以表明是由朝廷户部发行的纸币,增加其权威性,以促进其流通。

由于政策恰当,保持了纸币币值的稳定与流通,不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宋孝宗时社会经济繁荣兴盛的反映。

宋孝宗不仅努力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还轻徭薄赋。如宋孝宗在取消无额上供钱时说:“既无名额,则是白取于民。”因此这一项被取消。又如遇到灾荒,宋代例将当年税赋移到丰收年,分为两或三年补纳,宋孝宗也说既是灾荒,不应再收税赋,下诏不准到丰年再补收。

宋孝宗一改北宋后期与南宋初期,树一派打一派的学术政策,他对主流学派王安石新学及新兴起来的程朱理学,主张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沉寂了30多年的苏氏蜀学,在宋孝宗即位后重新兴起。

宋孝宗为苏轼文集作序赞扬,并追谥苏轼“文忠”、苏辙“文定”,追赠苏轼太师,对苏氏蜀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正是宋孝宗倡导的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才使得诸子之学各有所长。不仅有理学派代表人物,也有新学派的王安石和王雱,以及蜀学派的苏轼。

由于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学者。其时,不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还有著名的文学家,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著名词人辛弃疾等,他们都活跃在宋孝宗时期。

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为此,他重视军事,努力整军兴武,在5年间,先后举行了3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力有很大的提高。

他先后派遣使臣范成大和赵雄出使金国。首先是要回河南,其次是改变宋朝皇帝接受金国使臣递交国书时,亲自下殿去取的礼仪。这两条都遭到了金世宗的拒绝。

在宋孝宗想和平达到目的未能实现后,只好寄托于武力解决了,于是又开始整军备战。他准备让虞允文率一军从川陕主攻,自己亲领一军在淮南出师,兵分两路伐金。

正当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时,虞允文却在四川病死。致使宋孝宗的计划成为泡影。

当时,主张抗金的大臣张浚已于和议前去世,宋孝宗转而依靠指挥采石之战的虞允文。宋孝宗决定采取分别从江淮、四川东西两路攻金的策略,因而任命虞允文为四川宣抚使。

此前一年,宋孝宗还将三衙之一的侍卫马军司移屯建康,以建康作为宋军东路的前进基地。

虞允文病死后,宋孝宗虽然也整军练武,积极做好攻金的准备,又几次以接受金朝国书仪式不平等而发难,企图以之激化矛盾,引发军事对抗。

然而,宋孝宗北上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既受制于太上皇宋高宗,又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每次都以太上皇有旨而姑听仍旧。以孝顺著称的宋孝宗不可能一点都不听。

后来,始终制约宋孝宗的太上皇宋高宗,直至81岁去世时,宋孝宗已是年过60的花甲老人了。

宋孝宗不愧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一反宋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宋孝宗在位期间,在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孝宗在位时期,是南宋政治上最清明,经济、文化最繁荣兴盛的时期。

[旁注]

临安 宋室南迁,于1138年定行在于杭州,改称临安。临安原为地方政权吴越国的西府,被选定为南宋行在后便大肆扩建,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138年。

会子 是南宋高宗时由朝廷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起源于临安,也称作“便钱会子”,即今汇票、支票,1135年,下诏禁止寄付兑便钱会子出城,因受到反对,次日取消。

程朱理学 也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湖北人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至南宋朱熹完成。

苏氏蜀学 是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广义的宋代蜀学指两宋时期包括“三苏”、周程等著名人物融合蜀洛、贯通三教而以宋代新儒学为主的巴蜀地区的学术。

辛弃疾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即今山东省济南人。南宋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金世宗 完颜雍,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金朝第五位皇帝。金世宗时期,改善了民族关系,却未真正消弭。他死后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兴陵。

虞允文 字彬父,也称彬甫。南宋隆州仁寿,即今四川眉山人。南宋军事家,丞相。赐谥“忠肃”。早年以文学入仕,到了中晚年,抓住机会,在宋金风云中,大展才华,终成一代名相,千古流芳。

宋太祖(927年~976年),别名香孩儿、赵九重。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省涿州。军事家,政治家。他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建立宋朝,庙号太祖。他在位期间,以文治国,以武安邦,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宋高宗(1107年~1187年),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将宋室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屈辱地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精于书法,颇得晋人神韵。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世称“朱子”。生于宋代南剑州尤溪,即今福建省尤溪县。谥号“文”,爵位徽国公。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对近代我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南宋时越州山阴,即今浙江省绍兴。南宋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被后人誉为南宋诗词之冠。

[阅读链接]

据说有一天,宋高宗在杭州享乐,兴致极佳,突然有人禀报,出使金国的使者已回。宋高宗放下闲情逸致,召见使者。

据使者说,金国的皇帝金太宗长得酷像宋太祖,并扬言要夺回本来就是他的皇位。

宋高宗听了十分扫兴。就在当天晚上,他梦见宋太祖黄袍加身,属下高呼万岁,可宋太祖突然翻了脸,恶狠狠地对宋高宗说:“皇位是我们赵家的!”

宋高宗立刻惊醒,默默地想把皇位传给太祖后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