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任皇帝。
在他统治时期,与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君臣萧规曹随,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所以在这一时期,有贞观之遗风。
另外,高宗时唐代版图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整个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史称“永徽之治”。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于649年唐太宗驾崩后即位,是为唐高宗,年号分别是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等,其中永徽年号使用的时间最长。
唐高宗对外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扩大了唐代版图,并在他统治前期达到鼎盛;对内任用贤能,完善法律,创造了繁荣的局面。
唐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汗国大将阿史那贺鲁攻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唐高宗派遣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
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突厥,沙钵罗奔石国被擒。突厥亡。唐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661年,又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16国,设置16都督州府,统辖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
唐高宗在位时,朝鲜半岛分成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
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向唐求援。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
668年9月,80岁高龄的李勣统领大军攻占平壤,高句丽亡,分其境为42州,设安东都护府。
这时,唐朝的版图东起日本海西岸的东朝鲜湾,西达咸海西岸;南起北纬18度线附近的驩州,北至贝加尔湖稍北。这在有唐一代是空前绝后的。
670年至676年,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和新罗爆发战争。唐朝由于受西北吐蕃局势的影响,因而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唐朝与新罗最终以大同江划定界限。
唐高宗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者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唐高宗永徽年间还完成了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这就是《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
651年,高宗永命长孙无忌、李绩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新法,最终奏上新撰律12卷,这就是为《永徽律》。
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又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继承汉晋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
历时一年,撰《律疏》30卷奏上,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经唐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
《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永徽律疏》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它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高宗即位于贞观之后,天下承平,为政在于守业。652年,户部尚书高履行奏称:去年国家新增人口15万户,现在总共380万户。
唐高宗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兆头,他对长孙无忌说:“近来国家无事,户口稍多,再需二三十年,就足可殷实了。”
[旁注]
都护府 源自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极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护府,疆域不仅包括今新疆在内的西域,更达里海之滨。
安东都护府 唐朝6个主要都护府之一,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灭亡高句丽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罗唐战争后,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程咬金 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济州东阿斑鸠店人,即今山东省东平县。唐朝开国名将,封卢国公,位列凌烟阁第二十四功臣。小说中,程咬金个性鲜明,以“三板斧”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
苏定方 名烈,字定方,以字行,冀州武邑人。唐初大将。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300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
刘仁轨 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即今河南省尉氏县。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在征战百济的战争中屡立奇功。
李绩(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即今山东省菏泽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河南省洛阳人。李治继位后,欲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高宗偏听许敬宗诬陷,逐去其舅父长孙无忌的官爵,流放黔州,后令自缢。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钱塘,即今浙江省杭州人,也说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州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职。书法上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等。
[阅读链接]
李治过周岁生日时,搞了一个“抓周”活动,就是通过小孩子的动作,观察他的喜好,从而预测他的未来。
人们把很多有象征性的小东西放在李治面前。只见李治抓起一支笔,有人又在他前面放上纸,李治抓着笔乱画,却奇迹般地在纸角画一个“敕”字。
唐太宗一见立刻严肃起来。因为当时太子已经确定,唐太宗怕传出去,会成为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当即发出两个命令:第一,这张纸立刻烧掉;第二,此事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许再说起,否则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