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价格、银行和投资

当 1865 年那一年四个主要法郎使用国组成后来所谓的拉丁货币联盟时,少数英国改革家忽然想到:通过金镑中合金成分轻易的改变和美元含金量的些微缩减,一种划一的国际金货币就可以在一镑等于二十五法郎等于五美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以“条顿民族”的聪明,据认为是不会置身事外的; 于是“一袋新金镑或照它们应有的名称,国际货币,就可以到处通行了”。

①但是在 1865—1866 年美元已埋葬在绿背纸币的下面,不到几年的工夫法郎也被战争和赔款动摇了,没有一个英国政治家,不妨这样设想,曾经给这项建议以十分钟的认真考虑,而在聪明的条顿政治家将新德国的货币置于一种黄金基础上的时候,经济国家主义决定让二十个金马克恰恰不等于一英镑。所以利物浦勋爵的金镑,连同它的银辅币和铜辅币依然原封未动,也未受到任何挑衅——照旧是世界的主要铸币。

在皮尔完成了他 1844—1845 年的银行纸币立法时②,或许金铸币在联合王国或不列颠的流通额还没有超过纸币多少。联合王国的纸币大约是四千万镑。铸币可能是四千六百万镑。十二年之后,随着新黄金的到达和纸币发行的严格限制,纸币流通额多少有了降低,黄金则增加了 50%以上。①新近的价格波动同纸币流通额的些微变化很少或全无干系一节,是不待证明的。曾经帮同证明这一点的威廉·纽马奇已经可以把纸币说成是“只不过总帐上的一个小小变动”。②它们的变动逐渐变得更小。在此后二十五年之间,它们很少超过皮尔时代的数字二、三百万以上,在 1887 年还低于那个数字。在这期间,联合王国的金铸币已经增加到纸币流通数字的两、三倍之间,也就是说超过了一亿镑。③在他的条例实施了四十年之后,皮尔,毫无疑问,对

① 《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10 月 27 日号,评论了 1866 年 10 月份的《爱丁堡评论》上评论泽特贝尔的

《贵金属的生产》(Soetbeer,G. A.,Produktionderedlen Metalle)等书的一篇论“国际铸币”的文章。

② 见上卷,第 638 页及以下。

① 据纽马奇的估计,在 1844 年,黄金为四千六百万镑,1856 年为七千五百万镑。帕尔格雷夫:《银行杂记》(Palgrave,R.H.J.,Noteson Banking)(1873 年版),第 49 页,引用纽马奇的估计,说 1844 年是三千六百万镑。但是纽马奇纠正了这一点,《价格史》,第 6 卷,第 702 页。

② 《会长致词,经济部分,英国协会》,于曼彻斯特,1861 年。请与屠克和纽马奇:《价格史》,第 6 卷, 第 583、701 页及以下的详尽讨论和数字以及在第 5 卷,第 344 页中为反对以银行纸币的发行为物价波动的一个决定性原因的那些人所作的那篇得意的总结作一比较。另参阅上卷,第 654 页。

③ 爱尔兰的纸币发行额是不成比例的,在 1886 年 6 月在联合王国的三千九百一十六万六千镑之中只占五百

七十二万六千镑。在 1875 年,据帕尔格雷夫估计,在联合王国现有的一亿镑金铸币之中,只有六千七百万

镑在英格兰。(《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1875 年,第 9 卷,询问案第 5915 号及以下。)参阅帕尔格雷

夫的《银行杂记》,第 49 页。帕尔格雷夫的 1875 年估计数是高的。对八十年代所作的估计(帕尔格雷夫,

1883 年;造币厂,1888 年)把黄金估算为纸币的 257%或 260%。《美国钱币调查委员会》,1910 年版。

于这种情形会是心满意足的。

纸币的地位在苏格兰比在英格兰更为坚强,因为工资可以用一镑纸币发付。在英格兰恢复一镑纸币的问题时有讨论。到 1875 年,有些银行家也赞成恢复了。但是其中最精明强干的华尔特·白哲特却犹豫不决。“我承认起初我对这个问题有所怀疑”,他这样说,虽则他承认它“可能利多害少”。

④他仍然怕有货币恐慌和小纸币持有者的挤兑金币。在 1886 年,当节约使用黄金的可能性随着物价的下跌而成为突出的问题时,一位苏格兰银行家正在伦敦银行家协会中力主以一镑纸币作为黄金的节约手段。①但是他的论证既不是无懈可击,政治家也没有胆量去碰货币问题。直到 1914 年,一镑纸币和一般纸币政策依然只是学理上讨论的问题。这是理所当然的。发付工资或零售贸易既从来没有缺过现钱,而一切大宗交易又久已是用汇票或支票结算的。

直到 1853 年,参加清算的伦敦银行家②一直还是用英格兰银行纸币结帐,海关也要求用纸币支付。③在苏格兰,“为自己的私人支付而开立支票⋯⋯一直不是顾客的一般习惯。如果他在一天之中须支付二十笔款项,他就会一早到银行去提取一笔足够数量的纸币,来进行这一切支付。”④到 1855 年, 伦敦的清算业务和海关业务都用支票进行了。“绝大部分的交易”⑤都是这样进行的,英格兰银行总裁在 1857 年这样解释说。一位来自伊普斯威奇的私营银行家说,利用银行的习惯近来在农场主和小店主之间已经增加了四倍:“甚至每年只纳五十镑地租的农场主现在也几乎人人都在银行里开立了往来户”。伦敦有鸡贩、菜贩和猪肉贩开出的很小额的支票,“常常不到两镑”,虽则农场主还没有开支票给伦敦。⑥随着时日的推移,存款产生了支票,并且支票有取代内地汇票而成为支付手段的趋势。在 1841 年,一位专家曾经把“具有立票人的担保、承兑人和或许二十笔背书的”可靠商业票据放在“我们第一等的通货之列”。“除发付工资之外”,汇票“在地方上无不可作为现钱使用⋯⋯虽则在伦敦还没有看到用于支付”。① 背书就可以证

《大不列颠的统计》,第 75 页。

④ 《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8015 号。

① 克尔:《1865—1896 年的苏格兰银行 》(1898 年版),第 96 页。

② 参阅上卷,第 355 员。各个不同日期伦敦清算所会员银行家一览表见马丁:《伦巴街的蟋蟀》(Martin,

J.B.,The Grasshopperin Lombard Street)(1892 年版),第 169 页及以下。

③ 《英格兰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1857 年(第 10 卷),询问案第 97 号(韦格林,英格兰银行总裁)。

④ 吉耳巴特:《银行原理和实践》(1873 年版,描述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实践),第 495 页。

⑤ 《英格兰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671 号。

⑥ 《英格兰银行条例和最近商业困难审查委员会》,1857—1858 年(第 5 卷)。罗德韦耳的证词,询问案第 1331 号及以下。

① 利瑟姆:《函件集第二集》(Leatham,W.,Second Series of Letters),第 37—38 页,转引于帕尔格雷

明它们是怎样自由地流通了。在 1851 年,农场主通常在银行家为他们取得的“三月期的可靠汇票”的基础上进行购买。②到 1873 年,1841 年的自由流通的汇票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银行家还是陌生的,虽则一次贴现的和有时再贴现的汇票已司空见惯。就所能确知的来说,自 1851 年以来,贴现汇票对存款的比例已大为降低。③ 银行家会不再进行贴现,而凭抵押品或个人信用进行垫款,俾凭以开立支票。

在苏格兰,提取纸币去应付日常支付的习惯已“大为改变——英格兰的支票制度则更加普通”。④在 1873 年所作的支票在全国流通之中有更进一步“取代(汇票)之势”⑤的预言,经证明是正确的。

在 1885 年,内地汇票又有一次显著的衰落。⑥这是和意即以支票和更新式的电汇的付现办法的发展有连带关系的。至于铸币,在八十年代初期在伦敦缴付各银行的款项之中占不到 1%,在曼彻斯特约仅 6%。①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英国通货制度和习惯已经确立了。

尽管铸币很少使用,整个通货却奠定在它的薄薄的金板上。英国贸易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同板虽比较厚但却是白银铸造的那些国家进行的。这时在供应和贵金属的关系方面有了溯自十六世纪以来向所未有的变化。经过已知的世界中长期的黄金低产量之后,在四十年代乌拉尔矿的产量已大为增加, 在 1846 年达到了三百四十万镑这个当时颇为惊人的数字。②在 1850 年,加

利福尼亚黄金开始在欧洲发生了影响。1851 年 9 月 3 日,伦敦方面报道了新南威尔士发现黄金的消息。仅仅消息的公布就对贸易、货运和价格都有了影响,因为加利福尼亚已经表明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什么。连同旧供应来源, 加利福尼亚和澳洲在 1851—1860 年这十年期间把黄金产量提高到不太少于

1841—1850 年的四倍,将近 1831—1840 年的十倍。在 1861—1870 年,从五

十年代的高水平略有降低;在 1871—1880 年又有进一步的降低;但 1871—

夫:《杂记》,第 36—37 页。

② 纽马奇:《试图确定流通中汇票数量 的大小和波动的一项努力》(New-march,“An Attempttoascertain the Magnitude and Fluctuations of the Amount of Bills of Exchange…in Circulation”),《统计学报》,1851 年号,第 164 页。

③ 帕尔格雷夫:前引《杂记》。

④ 前引吉尔巴特的 1873 年版中这一节的注释。

⑤ 帕尔格雷夫:《杂记》,第 37 页。

⑥ 《贸易萧条皇家调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582 号。破产管财人的证词。关于内地票据的一般没落,参阅杰克逊,胡思:《伦敦汇票和关税改革》(Jackson,F. Huth,“The Draft on London and Tariff Reform”),

《经济季刊》,1904 年:“向靠内地票据供作周转的大量业务 现在靠银行家的透支供作周转之需了。”

① 鲍纳耳语,在 1881 年转引于尼柯耳森:《货币和货币问题》(Nicholson,J. S.,Money and Monetary Problems)(1897 年版),第 143 页。

② 屠克和纽马奇(引用 1847 年的一项领事报告书),第 5 卷,第 531 页。

1880 年的世界产量仍然是 1831—1840 年的八倍多。③可是甚至这个大产量也只不过给现存量增加了一个很小的年度百分比。黄金就是这样经久耐用。

起初,黄金主要是用于铸造货币。在 1848 年至 1856 年这八年间,英、法、美共铸造货币不下两亿零七百万镑。④据估计,吸收到工业和工艺方面去的不过五十年代产量的 14%。①在 1854 年和 1856 年,法国两度在一年之中单独铸造了价值二千多万镑的货币。新帝国因黄金而得以声威显赫。后来年度的增加量有不少被吸收到工业用途上去,在八十年代约达 60%。当时还有流往印度的源源不断的外流。专家认为这项外流可年达八千万镑。②这是开始于大约 1870 年的一种新情况。以往,东方取得白银作为首饰和窖藏就心满意足,现在也窖藏黄金了。

在整个第二帝国时期,法国的货币一直是真正的复本位制,而拉丁联盟的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也只不过是程度之差而已。黄金之所以按这样的数量铸造,并不是因为它是唯一的本位货币,而是因为它是一时为量较丰的金属。法国造币厂吸取过剩的黄金,而作为大铸币使用人的法国人民也喜爱黄金。但是在 1867 年举行的一次国际货币会议上,所有派代表出席的国家,

除荷兰外,都赞成金本位。③在 1871 年以后,由迄当时为止一直使用银本位的所有各邦组成的新德意志帝国,改行金本位。美国正从踵随内战而来的绿背纸币时代渐渐进入金银时代。在 1873 年,他们宣布金元为唯一的“价值

单位”。在 1870—1871 年被迫走上纸币这条路的法国,象一切在战争中不

幸的国家一样,在 1874 年 11 月恢复了硬币支付。根据那年 1 月 1 日的一项协议,它和拉丁联盟的其他各国已经限制大银币即五法郎币的铸造。真正复本位制蕴有任何一种数量较丰的金属均可自由铸造货币之意,这个走向放弃复本位制的第一步预示了货币对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列颠虽然已把铸币的使用削减到最低限度,但是由于它日益增加的人口和贸易,却需要一年比一年更多的库存。其他大多数国家,不论它们能不能采取黄金作为它们的本位,都渴望增加它们的黄金存量。所以,在七十年代后期,货币、工业和窖藏对黄金的需求都是坚挺的。

到那时(1876—1880 年),美国一国每年所生产的白银就远比整个已知

③ 以泽特贝尔等人的计算为依据并在《政治经济学词典》,第 2 卷,第 220 页中开列的一些公认数字。

④ 屠克和纽马奇,第 6 卷,第 154 页。

① 前引《政治经济学词典》,利瑟斯撰文。

② 皮克斯莱的证词,见《黄金和白银皇家调查委员会,第一次报告书》,1887 年(第 22 卷),询问案第

175、180 号。

③ 参阅皮尔逊:《经济学原理》(Pierson,N.G.,Principles of Economics)(1902 年版),第 1 卷,第 403—449页;虽然是从荷兰人的观点出发,但却载有一位以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双重身份参与其事的人所写的十九世纪后期最优的简明货币史。皮尔逊是荷兰的首相。参阅《黄金和白银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最后报告书》,1888 年(第 45 卷)的历史部分。

世界在 1851—1860 年每年所生产的为多;仅墨西哥所产就少不了多少。①在八十年代,它们的产量更大为提高。正是七十年代早期白银生产的迅速增加使拉丁联盟因为生怕德国改行金本位制而在市场上抛出更多白银,货币会完全变成银币,而决定限制它的铸造的。在 1878 年,联盟完全停止大银币的铸造了。

自 1800—1870 年,伦敦按金计的白银价格一直是异常稳定的。难得看见比五先令一标准盎司高一便士强或低一便士弱。1880 年起初很慢,继而很快地跌到四先令四又四分之一便士,在 1889 年又跌到三先令五又十六分之十一便士,这无论就速度或就数量而言都是史无先例的。美国的立法迫使联邦政府铸造不必要的银元,或凭银块发行多余的纸币,但未能制止下跌② , 而这种下跌对于东方用银各国起着一定程度的出口补贴作用,因为它们按银计的生产成本的上涨比按金计的卢比、银元或银两的价格的下跌要慢些①。

毫无疑问,1849—1851 年这三年(一个自由贸易和暴风雨后的安静时期)和 1868—1870 年这三年(也是一个自由而安静的贸易时期,直到 1870

年 8 月为止一直没有任何战争②)之间的一般价格的显著上升,是同伴随各种形式的纸币日益增加的使用而来的铸成货币并付诸流通的黄金世界存量的大幅度增加密切相关的。1873 年以后的普遍下跌是否主要或在一重要程度上由于同贵金属有关的原因,过去固然众说纷纭,而今恐怕更难下一定论。任何一次特定的下跌都不难找出它的特殊原因——诸如种植小麦的处女地,炼钢术的发明,以及就大多数情况来说世界运输制度上的革命等等。③ 固然可以作这样一种论证,说银行纸币的使用到处都有迅速的增长,从而减轻了对黄金的压力,黄金产量仍然很大,产量的任何些微缩减都不至影响世界黄金的存量。那么按金计的价格又为什么下跌呢?但是有些人把新货币对黄金的不断的需求,把由于工业和窖藏者(不论是印度的农民、王公,还是为财政上的安全或为战争而保持窖藏的西方国家)方面的需求而造成的可供

① 参阅《政治经济学词典》,第 3 卷,第 395 页,白银条和所引证的出处;前引《黄金和白银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书》。

② 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献是浩若烟海的:参阅陶西格:《美国白银的情况》(Taussig,F.W.,The Silver Situation in the U. S.)(1893 年版)和康拉德和埃耳斯特:《词典》(Conrad and Elster,H.WB.),白银和银币条。

① “印度汇兑的下跌无异是给印度出口商以补贴,如果这种下跌是由其他各国先印度而察觉的银价下跌所造成的话:如果西方筹措的白银较多,或者那里需要的白银较少等等,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艾尔弗雷德·马夏尔,1888 年,《黄金和白银调查委员会备忘录,正式文件》,马夏尔撰,第 195 页。这些假设都符合这个时期的事实。参阅价格曲线图,本卷,第 480 页。

② 1861—1866 年所以达到较高的水平是由于战争的原因。

③ 正如当时威尔斯的《近来的经济变革》(Wells,D. A.,Recent Economic Changes)(1889 年版)所论证的那样。

流通货币利用的存量的减少④,把抛弃白银而以黄金来承担它的任务的那种作法,以及白银的情况对于一时可能为东方产品所接受的按金计的低价格的影响等等,指认为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购买力肯定增加的最重要的、虽非唯一的原因,这些人是握有比较充分的论据的,纵使他们对于自己所论证的重要性提不出准确的尺度。在 1886 年为调查这个问题而成立的一个强有力的委员会后来也是这样报告的。①

在皮尔条例公布以后的四十年间,英国凭以节约现钱和积累资本的银行组织,在一些重要的外观方面,简直没有什么改变。无疑,这些条例本身就使它多少有点过于僵硬而不易改变了。在 1841 年皮尔上台时,英格兰和威

尔士已经有私营银行三百二十一家和股份银行一百一十五家。在 1875 年仍然有私营银行二百五十二家和营业以英格兰为限的股份银行一百二十家左右。1886 年的相应数字是私营银行二百五十一家,股份银行一百一十七家。皮尔留给发行权的私营银行在 1844 年是二百零七家,在 1875 年仍有一百一十四家;1880 年,一百零四家。在 1890 年仍然有七十四家。皮尔时代的一般形式并未改变,虽则它的相对重要性已非昔比。它们的功能和规模曾经是、并且依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个“一般宗旨”的伦敦老私营银行集团。此外还有既大而又重要的一个划入私营银行类的伦敦行号集团,这个集团是以承办同对外贸易及投资有关的专门业务为主——其中有银号和罗思柴耳德号、巴林号、摩尔根号或拉扎德号之类的行号。①另有其中有一些现在拥有很多分支机构的地方私营银行,以及或拥有或不拥有分支机构的伦敦和地方上的股份银行。最重要的则是英格兰银行,虽则屠克在 1856 年就认为“简直不能设想”它的成文部分,亦即皮尔条例,还能“再维持多久”, 虽则密勒在 1857 年就解释了这项条例的整个理论都如何错误,虽则华尔

特·白哲特在 1873 年就已经为不成文组织法上的变革提出了一项深思熟虑

④ “陆军大臣、印度农民和美国黑人都开始窖藏黄金。”艾尔弗雷德·马夏尔;前引备忘录,第 21 页。

① 前引《黄金和白银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书着重指出白银供应的增加和黄金供应的减少的相对不重要, 而倾向于——虽然在委员之间有很大的意见分歧——把最重要的原因归之于复本位制的放弃。希望经济学家会原谅对当时使思想最敏锐的人绞尽脑汁的这项争论所下的这个总结。凯恩斯:《货币论》(1930 年版), 第 2 卷,第 164 页论证说,“就截至大约 1886 年为止的这十年来说,这项解释(也就是上面所提出,而凯恩斯予以更简捷、更确切的陈述的那项解释)多半是正确的”。

① 关于 1841 年,参阅上卷,第 627 页。那个时期的股份银行有少数几个是成立不久的领有特许状的殖民地银行〔关于这一点,参阅巴斯特:《帝国银行》(Baster,A.S.J.,The Imperial Banks),(1929 年版)〕。1875 年的数字见《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的附录 18:这项数字并没有把这一类的银行区别开来,这类银行当时共有十七家。1875 年的数字中包括有六十家伦敦“私营银行”,1886 年的数字中包括有七十七家。这两个年份的很多伦敦私营银行都是罗思柴耳德和巴林式的。在《银行家年鉴》(Bankers’Almanac)的详表中可以一一检出。发行银行一览表是官方发表的。关于 1890 年,参阅《政治经济学词典》,第 1 卷,第

94 页。关于皮尔条例,参阅《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第 1 卷,第 522—526 页。

的计划,连同总裁任期的缩短和真正银行家的不得选入董事会的规定,但是无论它的成文还是不成文的组织法都依然原封未动。②

甚至在 1844 年和 1886 年之间分支行的发展,事后回顾似乎也不象某些当代人士看来的那样了不起。这个政策差不多是和股份银行本身一样悠久的。在选举改革法案的后一年,它在英格兰的先驱者,曼彻斯特—利物浦区银行就有了十六个分支机构。③在皮尔留给发行权的老股份银行之中的伦敦国民地方银行和在没有发行权的银行之中的伦敦郡银行,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发展分支机构都是最积极的。到 1864 年,前者已有分支机构不下一百一十九个,后者不下一百二十七个。曼彻斯特—利物浦区银行居于第三, 计有分支行三十四个。除去这些,下余的一百一十四家平均每家刚刚四个多一点。在 1864 年,股份银行共有分支机构七百四十四个,私营银行二百七十二个,因为很多私营银行只有一两个分支行,虽则其中三家有十个之多。二十二年之后,减去分支机构最多的三家股份银行,下余的一百一十二家平均各有分支机构十个。为首的三家是拥有分支机构一百六十五个的伦敦郡银行,一百五十八个的国民地方银行和九十九个的首都郡银行。其他六家现在有五十多个,某几个私营银行,象当时称作劳埃德—巴内特—博赞克特号的那家行号一样,正在迅速发展分支机构。这些都是重要的改变,但是并没有根本的变革。①

在苏格兰,因为银行制度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变化更少。皮尔曾经规定了十九家苏格兰银行的发行额,这十九家全都是股份银行;全都拥有分支机构。另有不从事发行的同一类型的银行五家。到 1864

年,由于倒闭和吞并,总数缩减到十三家,全部是发行银行;到 1886 年, 缩减到了十家。分支机构一直是自由设立的(这是苏格兰旧有的政策②), 到 1858 年下议院的一个审查委员会猜想苏格兰银行总分机构之多寡和整个英格兰不相上下。③恐怕远没有那样多④,虽则按人口的比例来说多得很多。苏格兰的这种过多的银行设备迄仍如故。1886 年的十家银行共有分支机构九百四十九个。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七倍于苏格兰,包括最小的代办处在内,

② 屠克和纽马奇,第 5 卷,第 612 页;穆勒的证词,见《英格兰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1857 年,询问案

第 2284 号;白哲特:《伦巴街》第 8 章。

③ 见上卷,第 350 页。

① 关于 1864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全部银行报告书》,1865 年(第 30 卷),最后的详尽报告。关于 1886 年,参阅《补银行之不足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年鉴》(the Economist,Banking Supplement,and the Bankers’Almanac ),1887 年。

② 参阅上卷,第 335—336 页。

③ 《报告书》,第 76 节。

④ 没有关于 1858 年的报告书;但是 1864 年报告书表明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五百五十家私营银行和八百六十一个股份银行的总分机构,在苏格兰有各类银行六百零七家。同人口相比,苏格兰的数字是令人诧异的。

却只约有银行机构二千五百个。①

由于苏格兰银行家数少而总行又集中于爱丁堡,所以联合行动是轻而易举的。自十八世纪以来,就一直实行着一种清算制度,起初是单单为了纸币的清算。这个制度比伦敦的清算所历史更为悠久。②在 1857 年拥有一百零一个分支机构的西部银行倒闭时,其他各行,固然稍稍经过了一番踌躇,终于一致同意在通常业务中接受它的纸币,以安定人心。③在 1863 年,它们全体一致训令各自的分支机构即时随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的变动而变动。④ 到了1865 年,其中最后一家也放弃了旧式的银行秘密,一致发表载有资产负债表摘要和损益计算表的年度报告书。在七十年代以前,同英格兰各自为政的情形成为对照的是,“一种划一的业务经营⋯⋯方法已经通行于整个苏格兰”

⑤;所以它们不难实行协调一致的变革,一如在 1885 年,刚刚感到市面不景气的煎迫,全体银行就一致取消了对老顾客按日计息的优惠待遇。⑥很多年之后,苏格兰银行实践的这种毫无干格的一致性,“从英格兰的观点来看” 似乎还是“差不多难以置信的”。①

苏格兰的银行一直是和伦敦有往来的。早在十九世纪之初,它们就每十天在英格兰银行把它们的汇票差额清算一次。②皮尔条例使它们同英格兰银行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因为根据该条例,它们非凭各自总行所持有的铸币, 不得增发纸币至规定的最低限额以上。它们已习惯于从它的纽卡斯耳分行提取在收成和其他扩大纸币发行季节所必需的额外铸币。③在这期间,苏格兰加倍的繁荣正把它们同伦敦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五十年代之初, 它们把很多“多余的货币”送去供那里的票据经纪人使用。④ 就现在所知道

① 著者照《银行家年鉴》中的数字算出 1887 年是二千五百三十三家。

② 克尔:《苏格兰银行史》,第 81、221 页。关于总行集中于爱丁堡的好处,参阅帕尔格雷夫:《银行杂记》,第 11 页和鲍威尔:《伦敦金融市场的演变》(Powell,E. T.,The Evolution of the London Money Market)

(1915 年版),第 510 页中引证的 1876 年的《银行家杂志》。

③ 克尔:《苏格兰银行史》,第 262 页,新近的两本书——孟罗:《苏格兰皇家银行史》《Munro,N., The History of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1928 年版)和雷特:《苏格兰联合银行史》(Rait,R. S., The History of the Union Bank of Scotland)(1930 年版)并没有给克尔的记述增加多少一般的兴趣。

④ 克尔:《苏格兰银行史》,第 270 页。

⑤ 帕尔格雷夫:《杂记》,第 11 页和克尔:《在 1865—1896 年刊行报告时期的苏格兰银行业》(Kerr,

Scottish Bank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Published Accounts,1865—1896)。

⑥ 克尔:《苏格兰银行》,第 10 页。

① 威瑟斯:《英国银行制度》(Withers,H.,The English Banking System),美国货币委员会,1910 年版, 第 49 页。

② 克尔:《苏格兰银行史》,第 221 页。

③ 《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1857—1858 年,询问案第 3186 号(乔治·克拉克爵士)。

④ 同上书,1857 年,询问案第 5151 号(欧威兰和葛尼号的查普曼)。

的来说,那时苏格兰商人很少在伦敦立有往来帐或承兑在伦敦付现的票据。

⑤到 1873 年,局面为之一变。“承兑当地付现的票据”,就苏格兰的“大商家来说完全是例外”。它们承兑全世界都需要的伦敦票据,因为不是在伦敦付现的票据“等于是不能买卖的”。⑥所以苏格兰各银行把“它们所有备而不用的现款⋯⋯都投放在伦敦⋯⋯象其他一切伦敦现款一样”。⑦

直到六十年代,苏格兰人都是通过代办处经营他们的伦敦业务的。但是在 1855 年,克莱德斯达尔银行采纳了朗德耳·帕麦尔对于它是否可以依法在伦敦开业而不牺牲它在苏格兰的发行权一节所持的看法。帕麦尔说它可以,但是它没有照办。①在 1864 年,苏格兰国民银行照办了,在 1868 年苏

格兰银行也照办了。②在 1874 年皇家银行又步趋它们的后尘。③到 1883 年,

所有重要的苏格兰银行都在伦敦有了它们的机构。它们支撑过了 1875 年导致那一年的调查的一次国会攻击,这次攻击是由于克莱德斯达尔银行对坎伯兰的“侵权行为”而引起的。④看上去法律是在他们这一边;但是衡平法院未始不会签署一项由戈申起草但始终未成为条例的法案,根据该项法案,一个苏格兰股份银行,象所有英格兰股份银行一样,只能在伦敦机构和它的纸币发行权之间二择其一。⑤苏格兰人把两者一并保持住了,这或许是因为商界和政界对发行问题都不再有多大的兴趣。这样,整个英国的银行家队伍渐渐集中在伦巴街和线针街了。

苏格兰分遣队的训练和组织都最为划一,它的活动和资力对于它所服务的人们也是最为著名的。英格兰则有它的首都和地方的习惯和惯例,而地方的习惯和惯例又有南北之分。它的私营银行仍然保持着陈腐的守密办法。⑥ 甚至在八十年代,股份银行也并不都印发报告书和资产负债表。仿效苏格兰对伦敦进行袭击的还只有一家地方银行。这就是牺牲了自己发行权来在金融

⑤ 《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1875 年,询问案第 28 号(一位苏格兰证人提到“三十年前”时这样说,但附有“我想”一词)。

⑥ 雷伊:《地方银行家》(Rae,G.,The Country Banker)(1885 年版),第 87 页。

⑦ 白哲特:《伦巴街》,第 32 页。

① 麦克劳德:《银行的理论和实践》,第 2 卷,第 400 页。

② 克尔:《苏格兰银行》,第 13 页。

③ 孟罗:前引书,第 267—268 页。

④ 《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证词经予发表但无报告书。

⑤ 事实上是在任何种类的一个英格兰兑款处和发行权之间进行的抉择,但是在戈申的心目中却是伦敦。他的法案——即银行家条例补充法案——建议:“无论在英格兰或苏格兰,任何一个银行家的 发行纸币权须 受这样一种条件的限制,即这类银行家不得 在大不列颠上述各区的其他地方设立任何营业 所 。”麦克劳德(第 2 卷,第 397 页)在这方面是非常蛮横的。苏格兰人的论证是:既然爱尔兰和殖民地的发行银行已经设立了伦敦办事处,为什么他们就不可以呢?

⑥ 直到 1891 年某些私营银行第一次协议发表会计报告。

界中心建立地位的国民地方银行那个活跃的“章鱼似的企业”。①当它在 1864 年宣布它的意图时,《经济学家周刊》正确地认为这是“长久以来英格兰地方银行业所不曾发生过的一个重大事件”。②但是通常的英格兰银行仍然象六十年代以前的苏格兰银行一样,通过从首都老行号之中遴选的一个代办处来办理伦敦业务。

甚至在这段时期之末,伦敦本身也不是一个完全组织起来的银行单位。在五十年代之初,私人银行和股份银行之间的妒忌妨害了合作。股份银行已经开始执行新政策。它们“越来越投入了同私营银行的竞争,并且凭靠它们对存款给息的办法(私营银行是不给息的)而开始积聚了大量的存款”。③ 但是,当 1854 年 6 月私营银行准许新行——其中有一些已有三十年的历史

——利用清算所的便利时,有了某种契约的缔结。十年之后,在 1864 年 4 月,英格兰银行本身除作为其他一切清算者的银行外,也屈尊并且获准参加清算。在这期间,在 1858 年,约翰·拉伯克爵士已经创立了“地方清算制”,

俾地方银行得凭以通过它们的伦敦代理人注销相互的权利主张。到了 1871 年,所有地方银行都一体照办了。

但是英格兰各银行之间的团结还是很不完善的,并且对于紧急关头如何采取联合行动也没有任何安排。在股份银行所取得的迅速而又出乎意外的成功的凯歌声中,华尔特·白哲特在 1873 年把它们对最终储备的缺乏管理看

作是一个可疑之点。①它们把它留给了英格兰银行。该行总裁在 1857 年风险还小得多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种风险。但是就我们所知,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英格兰银行从未就这一点同各行进行过磋商,各行也从未互相磋商过。诚然英格兰银行本身就迟迟没有充分认清它自己作为照今天使用这个名词的意义来说的一个中央银行的地位,一个任何特许状或条例所未指定给它的地位。当华尔特·白哲特在 1873 年“终于以势不可挡的气魄建立了”②一个中央银行的那些职能和责任时,它多少还是逡巡于股东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在 1876 年,一位英格兰专家因为使苏格兰人容易“决定共同行动方针”的那种“同一性”,“对于英格兰银行家来说还是困难的,纵非不可能的”而啧有烦言。③在 1879 年,一个金融作家指出:虽然“伦巴街上的贷放

① 参阅《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1875 年,询问案第 1815 号及以下的申述。章鱼的比喻见菲利普斯:《诺森伯兰、达拉姆和北约克郡银行史》(Phillips,M.,A History of Banks…in Northumberland,Durhamand North Yorkshire)(1894 年版),第 117 页。1865 年,国民地方银行已在纽卡斯尔开业。

② 1864 年 6 月 4 日。

③ 《1858 年报告书》,第 7 节和伦敦—威斯敏斯特银行的所罗门斯的证词,询问案第 1130 号。

① 《伦巴街》,第 254—255 页。

② 《财政工业委员会报告书》(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dustry and Finance)(1931 年版)(敕令第

3897 号),第 15 页。

③ 克罗夫特的论文,载《银行家杂志》,转引于鲍威尔:前引书,第 510 页。

人彼此相距都不过一箭之遥⋯⋯但是横亘于其间的倒象是一条海峡,而不是一条阴暗狭窄的小街,在恐慌时期虽然继续⋯⋯互换情报和互相支援,但是既不会用现款去加强它邻人的地位也不会用情报予以帮助。”④他也许稍有夸张。伦巴街的人们或许会答称,苏格兰银行业刚刚有过一次大灾难,而英格兰却不曾有过。⑤但是除去清算帐目的机构外,英格兰的确没有多少自觉的组织;甚至少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乔治·雷伊在 1885 年向银行业读者解释说:要想有某种合乎理想的改革,“英格兰银行界就非有比现在更大程度的协作和更敏锐的共同危险感不可”。①

由于苏格兰人以外的其他民族来到了这个城市,这个金融中心的紧张机会更倍长增多了。在 1850 年以前这里就有了少数几家有基础的美英商业银号,诸如伦敦的皮鲍迪银号,或即将成为利物浦的、后来也成为伦敦的布朗

—希普利公司的那家行号。②它们在五十年代之初就已经是如此之雄厚,以致“从这里往美国运货的运商”常常“开具设在这个国家里的美国大商家的支票来给付货款”。③但是在 1857 年,皮鲍迪却仰赖于英格兰银行的帮助了。

④其中大多数至少按照大陆的定义来说是银行家而其姓名又很少是英国姓名

的那些行号,在伦敦渐渐地勃兴起来,或者尾随于巴林号和罗思柴耳德号之后从欧洲和美洲迁至此地。早在 1850 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些以汇兑商和外国票据承兑商的身分来到伦敦或崛起于伦敦,诸如胡思号、多克萨特号和拉菲尔号之类。⑤ 但是象它们以前的巴林号和罗思柴耳德号一样,它们愈来愈转向为外国政府和外国铁路发行公债一途。其他以多半同谋求让与权有连带关系的公债发行为主要机会而不拘它们原来是什么性质的行号也参加了它们的行列。

汉布罗号在大约 1848 年从哥本哈根迁来。他们在 1849—1850 年正承办

丹麦的公债,在 1851—1852 年正承办撒丁的公债和秘鲁的公债。①巴黎、法

兰克福和其他各地的比肖夫希姆号和戈德施密特号自大约 1850 年起就在伦

敦设有机构,并且在 1866 年和 1875 年间已经在发行界赫赫有名。原来是汇兑商的弗鲁林号和戈申号在埃及取得了特殊的利益。在美国内战期间摩尔根

④ 艾利斯:《市场波动的说明》(Ellis,A.,The Rationale of Market Fluctuations),第 36 页。

⑤ 参阅本卷,第 486—487 页。

① 《地方银行家》,第 40 页。

② 詹克斯:《1875 年以前英国资本的外移》,第 94 页;柯尔:《美国外汇市场的演变》(Cole,A.H.,

Evolu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of the U. S.),《经济商业史季刊》,1929 年 5 月号,第 391 页。

③ 《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1857 年,询问案第 5134 号(欧威兰和葛尼号的查普曼)。

④ 伊凡斯:《1857—1858 年商业危机史》(Evans,D. M.,The History of the Commercial Crisis,1857—1858),第 49 页注。

⑤ 鲍威尔:前引书,第 386 页。

① 《芬氏基金论》(Fenn on the Funds),第 5 版,1855 年,第 151、200、241 页。

公司继承了皮鲍迪的业务;在 1871 年他们正同罗思柴耳德号就法国战债的

筹募展开竞争。纽约的斯派耶号在 1862 年来到伦敦,并且在十年之后开始发行美国的铁路债券。此外还有奥本海姆号、施罗德号和厄兰格号、比肖夫希姆的女婿赫尔什男爵,以及欧洲人、美洲人和一般犹太人的其他行号,其中有一些一直继续存在到七十年代的风潮时。②

“自普法战争以来”,白哲特在 1873 年写道,“我们已经在比以往更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欧洲的银行家了”。③“德国政府,如所周知,在伦敦股份银行立有往来户,而且它一定是很重要的一个户头”。④至于其他政府、帝王和大人物在私营银行的秘密地方立有多么重要的往来户,则只能是一个揣测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了。往来无疑是有的。在此后十二年间,大多数同私营国际发行行号有别的大陆公共银行都在伦敦开设了办事处。里昂信托银行和德意志银行都是贴切的事例。这些机构和个人没有一个不能直接或间接提取英格兰银行的储备。其中有外币存款,有见票即付和见票于短期内支付的外币。自四十年代以来整个经营范围已经扩大;而自六十年代以来,海底电报又缩短了通知付款的期限。英国股份银行的活期存款有了大量的增加。白哲特之所以坚持己见,正是由于这种种的考虑,不是说有什么严重的危险——“我并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人”,他这样说,而是说出现了一个尚未加以充分研究的微妙问题。“货币不会管理自己,而伦巴街却要管理大量的货币”。①幸而在 1873 年和 1886 年之间,除开一些小规模的战事外,不列颠始终没有卷进什么灾祸的危险,而它的经济方面的怨言在这些年都是属于虚弱症性质的而不是属于造成恐慌的那种高热症性质的。它也通过试验,虽然不是通过高深的学理研究,吸取了维持健全财政的一些有用的经验教训。在 1873 年对欧洲和美洲留意观察之后,它的领导人很可说他们对于这类事情至少比他们的邻居懂得多些。②

常常唯苏格兰马首是瞻的英格兰的股份银行,一直在扩大着它们的职能。它们以存款给息的方法积聚的“巨额款项”③ 极大部分是用于购买汇票的。它们已经“断然决然地侵入我们的业务范围”,欧威兰—葛尼公司执行业务的合伙人在 1857 年这样说。④欧威兰号这个票据商,即十九世纪早期“银行家的银行家”,欢喜尽可能多地掌握短期通知支付的银行存款。而股份银

② 参阅詹克斯:前引书,第 267—268 页中关于这些行号的记述,另参阅第 171 页。

③ 《伦巴街》,第 17 页。

④ 同上书,第 312 页。

① 《伦巴街》,第 20 页。

② 本卷,第 484 页及以下。

③ 本卷,第 439 页。

④ 《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5210 号(查普曼)。

行的人所经营的本行票据买卖则比私营行号为多。

股份银行继而,但是更加犹豫不决地,侵入了另一个领域,即承兑商的领域,所谓承兑商也就是把知识和资本用于承兑伦城敦外国票据——从而使票据更加具有流通性——的那些商号。这种新业务的追逐重又是由苏格兰人带头的。在 1875 年,比较沉着的英格兰银行家对于来自北部的侵略者的指责之一,就是他们办理承兑业务的那种“要不得的”习惯。伦敦威斯敏斯特银行把“单纯因为事涉外国承兑”而拒绝了“很多价值很大的往来户”作为一种美德。①事实上它很少办理承兑,无论是国外或国内的。在 1870 年,在它的债务之中只有七十五万九千镑的承兑票据,而存款则是一千九百六十万镑。承兑票据大概都不是国外的。但是拥有四百一十万镑的承兑票据和一千万镑存款的伦敦联合公司却一定是浸谣于这种要不得的习惯之中才有这样大的生意可作。②甚至在 1883 年,所有苏格兰银行也共总只有四百八十万镑的承兑票据和汇票——而且并非都是外国的——对八千三百万镑的存款。但是自从 1865 年首次有总数可供利用以来,承兑票据的数字已经增加了 85%。

③业务正蒸蒸日上,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进行准确的研究。

在八十年代,专家们认为这种发展主要是“起因于开立伦敦票据的殖民地银行所提供的那一部分异常之好的承兑业务,而并不是同样地起因于商业承兑”。④苏格兰银行的伦敦办事处正帮助殖民地银行汇款,这是最无可指责的一种惯例。正如一切通融票据的承兑那样(这并不是一种新办法①), 它难免会有负债差额同商业承兑票据本身后面的那些货物移动的某种脱节。在这种脱节之中固然有明显的风险,但是也有最初之所以使这种脱节发生的极大的便利。在一年之中代表运往英国的真正货物的商业票据稀少的时期——也就是在澳洲剪毛季节的间隔期间和美洲棉花及小麦收成季节的间隔期间——可以在海外创造通融票据来帮助汇款。而英国银行的善于鉴别外国和殖民地银行家的信用,一如承兑行号的能以鉴别商人的信用。无疑它们的活动和它们的海外往来银行——其中有很多本身已移到伦敦——的活动正蚕食着私营承兑商的业务范围。有关羊毛资金周转的一切手续既有新南威尔士银行在悉尼和伦敦两处的机构去承办,一个羊毛生产者就不需要懂得票

① 《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7318 号。作证的董事克拉克本人就在一个商号中,并且对于他的两种活动之间的界限抱有一个明确的旧式的观点。

② 转引于《经济学家周刊》,1870 年 8 月 6 日号的一些半年报告书。

③ 克尔:《苏格兰银行》,第 119 页和《历史》,附录乙。

④ 克尔:《历史》,第 315 页,原写于 1883 年。这段叙述冠以“似乎是 ”字样。克尔是一个执行业务的银行家。在 1875 年,联合银行的大宗承兑业务据说是由于同印度的一家大银行有联系的缘故。《发行银

行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6944 号。

① 参阅本卷,第 470—471 页。这类票据的承兑商保证取款人得任意支配款项,就象他曾经从他那里买进了货物一样。自然他信赖取款人得便就会归还的。

据,在悉尼的一个商人也就不需要同伦敦的一家承兑号建立他的信用了。② 在银行新的次要活动之中有“新近开始的”,白哲特在 1873 年这样说,

“代客(收取)本息”的业务。不但将公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息票“交由银行代取”,而且“常常”请银行家代为保管债券和剪裁息票。“所有这一切的细节都是难以置信的,并且需要一个专门机构去应付”。③股份银行首先设立了这种机构,正如白哲特所指出的,而私营银行却往往没有。①

在新的银行活动发展的同时,一些旧的活动衰退了。其中或许最重要的就是苏格兰临时贷放或活期贷放制度,靠了这种制度,甚至“地位卑微的” 青年都能从银行得到信贷,只要他们能找到两个保人。②自从二十年代以来, 尽情地赞扬这种制度已经成为英国银行学家的习惯。他们在七十年代之初仍然如此。③但是这种制度却已在衰退。的确不到几年的工夫它就奄奄一息了, 因为到了 1896 年,“活期贷放时代事实上已经结束”④,但是这种习惯是逐渐地慢慢地消亡的。

但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能干的苏格兰人从银行得到帮助的机会并非比过去少些。在这样一个人没有银行往来户的时候,活期贷放制度已经成长起来。它已经帮助他得到了银行往来户。早在五十年代,苏格兰工人就开立往来户了,格拉斯哥各银行还有夜间营业的储蓄部来帮助他们。⑤到 1875 年, 在四十一万八千个往来户之中,大约每两个二十岁以上的苏格兰人就有一个

② 到 1886 年,计有二十八个设有伦敦办事处的殖民地股份银行,其中拥有一百七十一个分行的新南威士银行是最大的一个,《补银行业之不足的经济学家》,1887 年。参阅巴斯特:《帝国银行》。

③ 《伦巴街》,第 279 页。

① 现有的英国银行史往往对于这种内部的职能和它们的现代发展只字不谈。历史都是厚古的和事关个人的及外部的。参阅例如格林顿:《曼彻斯特的银行和银行家》(Grindon,L.H.,Manchester Banks and Bankers)

(1877 年版);马丁:《伦巴街的蟋蟀》(1892 年版);菲利普斯:《诺森伯兰、达拉姆和北约克郡的银行、银行家和银行业史》(1894 年版);凯夫:《布里斯托尔银行业史》(Cave,C.H.,A History of Bankingin Bristol)(1899 年版);比德韦耳:《一家东安格利亚银号的编年史》(Bidwell,W.H.,Annals of an East Anglian Banking House)(1900 年版);伊斯顿:《一家银号的历史》(Easton,H. T.,The History of a Banking House)(斯密、潘恩、斯密斯出版社)(1903 年版);劳埃德:《伯明翰的劳埃德号》(Lloyd,S.,The Lloyds of Birmingham)(1907 年版);马修斯和塔克:《巴克利银行史》(Matthews,P. W. and Tuke, A.W.,A History of Barclay’s Bank )(1926 年版);桑德斯:《斯塔基银行》(Saunders,P. T.,Stuckey’s Bank)(1928 年版)。

② 参阅上卷,第 338—339 页。

③ 例如帕尔格雷夫:《银行杂记》,第 13 页。

④ 克尔:《苏格兰银行》,第 121 页。这一制度,克尔补充说,“在自由发行时期是它的鼎盛时代”,亦即 1845 年以前。

⑤ 《1858 年的报告书》,第 33 节。

银行往来户。①任何一个稳重而有前途的青年都会有一个。到处都有分行, 办事人都熟识他们的存户。银行基金积聚起来了,并且在八十年代正设法按低利进行放款。曾经须有正式保证的活期借款②,让路给既不那么正式而又更加低廉的一些殊途同归的方法了。

国家对于比较重要的银行职能完全不加限制。开始于 1833 年的高利贷

法在法律上的废弛,到 1839 年既已达到了这样的地步,而如何规避法律又

是那样的暗熟,以致 1854 年这项法律的完全废止(根据维多利亚法令,第17、18 年,第 90 章)只不过是对一种既有的自由加以承认而已。③国家确实加以限制的那项职能,即发行的职能,其重要性则十年不如十年。但是多年来国家力图制定银行组织的规章或者拒绝予以公认有危险性的组织上的特权,来给予股份银行以稳定性。股份银行日益增长的稳定性却并非由于这些规章的制订或特权的拒绝给予。第一家现代股份银行在伦敦开业十年之后, 也就是在 1834 年,这类银行甚至还不曾享有以自己职员名义进行诉讼或被诉讼的基本权利。它们虽没有这种权利,但一直经营得很好。它们利用各自的董事。④当 1844 年皮尔开始办理股份公司登记时,他为银行制定了一项特别条例(维多利亚法令,第 7、8 年,第 113 章)。①它们至少非有十万镑的资本和每股票面不少于一百镑的股票,不得进行登记。当 1855 年国会开始试行制定一项一般的有限责任法时,银行起初是被排斥在(维多利亚法令, 第 18、19 年,第 133 章)外的。1857 年,皮尔的银行条例被废除而代以新条例(维多利亚法令,第 20、21 年,第 49 章),但这种排斥规定并未取消。

②经过 1857 年的灾难③和一些无限责任银行倒闭的震撼一时的案件之后,国会改变主意了,并以维多利亚法令,第 21、22 年,第 91 章准许新银行按有

① 《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附录 7。无疑有一些报告副本。

② 参阅克尔:《苏格兰银行》,第 121 页。

③ 见上卷,第 431—434、624—625 页。关于法律的废止,参阅李维:《英国商业史》,第 355 页。上卷, 第 625 页中所提到的 1833 年条例,影响所及,并不止于英格兰的银行:所有三个月的期票一律不适用高利贷法。更长期限的票据不久也都一并照办了。到了 1839 年(维多利亚法令,第 2、3 年,第 37 章),高利贷一词在私人契约法中已经消失,但是在土地方面还可以犯高利贷罪!

④ 见上卷,第 625—626 页。

① 英格兰股份银行条例,这就是上卷,第 626 页注 5 中所提到的条例。参阅香农:《一般有限责任制的出现》,《经济季刊》(历史),1931 年,和李维:前引书,第 333 页及以下关于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制的一段很好的简明叙述。

② 这是一项特殊的银行公司法补充条例。该年有关有限责任制的一般条例是维多利亚,第 20、21 年,第

  1. 章,主要关系到公司的清理。

③ 本卷,第 468 页及以下。

限责任制组设,并准许老银行登记为有限公司。④ 但发行纸币的责任则决不是有限的。最后, 1862 年的有限责任制一般化条例(维多利亚法令,第 25、26 年,第 89 章)将银行和其他七人以上的社团一并包括在内。但是到那时, 真正的银行设立已近尾声。实力雄厚的老牌银行看不起“有限公司”,认为有限公司登记会有损自己的信誉。十六年之后还没有一家苏格兰银行根据新立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制,英格兰和威尔士也还有六十九家无限责任银行,包括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股份公司在内——诸如伦敦—威斯敏斯特银行、首都郡银行、曼彻斯特—利物浦银行、约克城郡银行和斯塔基银号等,姑就不同地区少数几家最著名的行号来说。①但是 1878 年 10 月犯有刑事上过失行为的格拉斯哥城银行的倒闭一夜之间就把无限责任制的股份银行扼杀了。②已成惊弓之鸟的股东们,怵于为数达所持有股票六倍之多的损失的实际教训③ , 开始对董事会施加压力。无限责任银行的“很多负责股东表示愿意以股权出让”。④国会(根据 1879 年的维多利亚法令,第 42、43 年,第 76 章)创制了保留责任制的原则,以利于走向有限责任制的变革,根据这项原则,公司得增加股份名义上的金额,每股实缴的金额和名义上的金额之间的差数,得在公司结束时收齐。不到五年的工夫,所有重要银行都根据新法律采取了措施。但是它们实行的是那样彻底,以致凡是在该条例和根据该条例所创制的新保留责任制实施以前已行核准但未收齐的资本,遇企业倒闭时,1885— 1886 年的平均股东,须一律向英格兰股份银行每镑股款另缴四镑。这不是无限责任制,但如果不列颠的大部分银行都和格拉斯哥城银行一样不健全,那倒未始不象是同一种制度。⑤保证不在于法律而在于经营管理。

在白哲特出版他的《伦巴街》一书,在帕耳格雷夫的《银行杂记》初初问世和发行银行委员会发表它的调查(1873—1875 年)结果时,英国的一切

④ 到 1864 年,计有根据 1857 年和 1858 年条例登记的新银行三十三家,和在 1857 年以前开设并已登记的银行十二家。《自维多利亚,第 18、19 年,第 133 章公布以来组织或登记的全部股份公司报告书》,1864 年,第 58 卷,第 291 页。

① 参阅《无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报告书》(the Return of Unlimited and Limited Companies),1878—1879 年, 第 65 卷,第 479 页,另参阅麦克劳德:前引书,第 2 卷,第 400 页;雷伊:《地方银行家》,第 260 页。

一些较老的苏格兰银行是用特许状加以限制的,克尔:《历史》,第 306 页。

② 本卷,第 486—487 页。

③ 这不是对于最后情况的一项准确的叙述:它提到了 1878 年 11 月底为应付亏蚀所提出的股本百分之五百

的催缴要求。银行停止支付的声明已于 10 月 2 日出现。克尔:《历史》,第 294—298 页。

④ 菲利克斯·舒斯特爵士:《银行业的会谈,美国货币委员会》(SirFelix Schuster:Banking Interviews,U.

S. Monetary Commission),1910 年,第 34 页。

⑤ 银行“竟那样扩大它们的信用所凭靠的基础,致使它们的责任实际上已成为无限的”——雷伊:《地方银行家》,第 261 页(写于 1885 年)。

自由资本凭以被吸收进伦敦金融市场的那种组织,已差不多十分完善地发挥职能了。同其他国家的组织或缺组乏织的情形相比,它甚至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高度有效的。在这期间,苏格兰和地方分支银行已经把乡下人收藏“在自己书桌和碗柜里”的那些乡间窖藏吸收得差不多干干净净① ;北部积聚的盈余凭以南流的那条平滑而畅通的沟渠也已经开凿竣事。起自东安格利亚、西南部和英格兰一般乡间的那些沟渠,则久已开凿。财富顺着它们很流畅地、无声无息地徐流而下,往往是从乡间的一些波平如镜的教友派教徒的池搪里流到城市中多少带几分教友派教徒成分的蓄水池。农业繁荣了。乡间的池溏泛滥了。凡是不在城市中使用的都通过对制造家和商人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而从那里流进工业区。这是伦敦票据经纪人的黄金时代,是伦巴街行号的黄金时代。②

在五十年代及其以后,他们的业务,除开在走入歧途的时刻,总是对逐日到期的良好商业承照票据垫付现款,虽则对船厂保证书的垫款也是他们的次要“业务”之一。③领导集团事实上不再是票据经纪人了。在五十年代, 欧威兰号废弃了这个名称,虽则人人照旧这样称呼他们。“我们不是票据经纪人”,他们这样说,我们是“钱商”(money dealers)。① 狭义的经纪人,即单单设法为现钱调换票据和为票据调换现钱的人,始终是存在的:他们象其他任何经纪人一样从中牟取一笔佣金,但却是别具一格的,低一等的,虽则人数比较多的一个集团。② 小而有趣的货币经纪人集团则又自成一类,“这是一些银行和贴现界同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大中间人”③,这些人每天四处探听倒底有多少流动的盈余可供利用,以及倒底票据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保险公司、金融行号和有时银行会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在这些人的头脑里,“短期放款”的供求曲线交叉起来。他们靠安排交易,按每日的平衡价格抽取佣金来谋生。甚至在六十年代,他们的数目就在缩减了④,但直

① 一位叫作戈登的苏格兰银行家的证词,《发行银行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4028 号。

② 欧威兰—葛尼公司的查普曼曾经在 1857 年的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中解释他们如何在银行家交由他们任意支配的农村余款的帮助下,为兰开郡和约克郡进行贴现,询问案第 5100 号。参阅詹克斯:《1875 年以前英国资本的外移》,第 246 页,他多少高估了票据经纪人后来的没落。关于他们在 1910 年的重要性,参

阅菲利克斯·舒斯特:前引书,第 43 页。

③ 查普曼,前引询问案第 5104—5106、5198—5199、5203 号。

① 查普曼,前引询问案第 4931、5098 号。“我们当时是充作经纪人的”,他提到高利贷法时代时这样说(询问案第 4881 号)。

② 鲍威尔:《伦敦货币市场的演变》,第 378 页;《英国银行制度,美国货币委员会》,第 62 页。到 1931

年,这类“跑生意的经纪人”已经减到了八个。《财政和工业委员会报告书》,第 43 页。

③ 伊凡斯:《投机性的票据和票据投机》(Evans,D. M.,Speculative Notesand Noteson Speculation)(1864

年版),第 88—89 页。

④ 伊凡斯:前引书:“不象过去那样多”,而且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

到电话在城市中出现之后,他们的职能才变成为多余的。

买卖货币的票据经纪人居于短期放款市场的中心。他们既买进保存至到期为止的票据,也买进用以转售给有需要的银行家或其他人的票据。他们保证他们所售出的票据。欧威兰号在他们鼎盛时代从不持有任何整理公债或其他价格可能波动的证券,而只持有载明一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义务的票据和类似凭单。⑤这是他们买卖见票即付或短期通知付款的借用货币的惯例的基础。对于主要行号的信任是那样的盲目,以致银行家并不是它们仅有的存款人。它们的地位始终是微妙的,虽则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很安全。但是只要在它们的存款人之间有丝毫不信任,只要对于一部分到期的票据能否履行有丝毫担心,经不起的紧张局面就出现了。在 1857 年的一个不幸的日子里, “单单一家贴现商就付⋯⋯给存款人七十万镑,贴现人十万镑”。①它为自己的名誉计不能不贴现,虽则它的经营资本是特别流动的。这究竟是哪一家商号,当不难揣测。

直到五十年代中叶的有限责任制立法公布时止,这项业务是全部在私人手里。在 1858 年以前已经成立了两家贴现公司,其中之一,国民贴现公司,

一上来就是成功的,到 1866 年已经居于强有力的地位。②其他——数目始终不很多——则起起伏伏,其中就有欧威兰—葛尼有限公司,在它的新招牌之下,在 1865 年公众还踊跃认股,但在 1866 年就一败涂地了。在七十年代初

期,包括国民公司在内,只有三家是具有重要性的,其余两家在 1885 年合并成为联合公司,资本一百万镑,实收 50%。③联合公司、国民公司和大约二十个私营行号构成为八十年代中叶的“贴现商”。④自五十年代以来,业务的性质变化很小,绝对的重要性也没有什么减损,虽则相对的重要性或许多少有所降低。纯经纪人以外的较小行号则主要是为了转卖而买进汇票。较大的则又转卖又持有。这种业务的微妙性质并未减少。正是一位对十九世纪后期富有经验的银行家在二十世纪初期说了下述一段话:“票据经纪人的债务是只能在平时履行的一种债务⋯⋯在有风浪的时候,他就听由银行和环境支配了。”①

⑤ 查普曼,询问案第 5104、5216 号。

① 刘易斯爵士论 1857 年的危机,1857 年 12 月 4 日。《韩氏国会实录》,第 3 集,第 148 卷,第 155 页。

② 关于它在 1866 年的情况,参阅《芬氏基金论》,1867 年第 9 版。

③ 《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7 月 14 日)谈到“很多的”新公司,但是实际上并不多。到 1870 年 2 月 12 日,它只对“三个主要”公司——即国民公司、通用公司和联合公司——和六、七个“突出的”私营行号发生兴趣了。关于合并问题,参阅前引《银行业的会谈》,第 104 页(联合公司的经理)。

④ 在 1931 年计有公共公司三家、私营公司四家和私营行号十七家。《财政和工业委员会报告书》,第 43

页。

① 《银行业的会谈》,第 42 页(菲利克斯·舒斯特爵士)。

在同不列颠工商业一般运转的关系上,伦敦短期放款市场主要是作为流通资本的供应器和节约器而具有重要性的。除非在暴涨暴跌的时候,它并不使既非制造家也非商人的投资者感到兴趣。它对商人比对制造家具有更直接的重要性,因为流通因素可以左右商业。可贴现票据的作用有助于固定资本的创立(纺织工程师可能向厂主开出票据),但是象这样的固定资本向来同伦巴街无关。地方银行家给他所信任的人以一切支援,允许他们随时大量透支;但即使是地方银行家,也把厂房、机器“或任何种类的工程”②都看作是贷款最坏的担保品。1850 年现存的几乎全部制造业的固定资本和此后三十六年间绝大部分的增添和更新资本都是来自地方银行家所信任的制造家的那种当代经济学家所谓的节约——经济学家使用这个字眼具有比他们的批评者所往往承认的更充分的理由。③ 凭靠工业公司节约下来的公积金建立固定资本,虽不无所闻,但迄今还不是重要的。④如果经营顺利,用后来经济学家的术语来说,能抽取“准地租”这类的地租,而不问它们是特殊才能的地租,还是单纯幸运的地租或得自全世界存货暂不充分的某种资本货物的所有权的地租① ,那么制造家就改良或扩大自己的纱厂或工厂了。不列颠,直到八十年代,还那样经常是世界所短缺的资本货物的所有主,以致它——通过它的比较幸运和比较能干的制造家——可以暂时使某些这类货物产生这类的地租,而不止于单单产生细微的竞争利润;而靠了这些地租它可以建造更多的工厂和更多的纱厂。从经济理论的观点来说,它是世界上准地租的大食租人。但是如果由于对不久的将来所抱的某种怀疑,它踌躇于把它的地租和利润按正常程度“固定”在工厂上,而它的制造家宁把款项存放在他们的银行家手里,那么伦巴街就得到了不正常的供应,而且供应是“低廉的”。这或许是伦巴街和国内固定资本投资趋势之间的主要联系。②

但是纵使直到八十年代,工业资本的大部分增添仍然是由拥有和管理工业企业的那些人直接提供的,早期铁路时代却已经使英国的大部分地区对于集中化的投资和投机的吸引力、方法和风险家喻户晓了。铁路曾经是地方创办的,伦敦资本起初一直是畏葸不前。当 1848 年以前,正如屠克所说,“每一个城镇的每一条街上都可以找到铁路股票的持有者”时,这一阶段就差不

② 雷伊:前引书。在工业区经济生活中的透支问题值得作一番专门研究——如有事实可供利用的话。在十九世纪之末渐渐消灭的这类银行家常谈到他所“造就的”那些人并且怀疑新式银行能否把这项工作做得那样好。

③ 参阅《工业和财政委员会报告书》,第 162 页。

④ 关于今日的重要性,参阅例如庇古:《财政学的研究》(Pigou,A. C.,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1928

年版),第 78 页注。

① 参阅马夏尔:《经济学原理》(Marshall,Alfred,Principles of Economics),索引,准地租条。

② 参阅本卷,第 482、489 页。

多过去了。③ 交易渐渐集中到了证券交易所。甚至在白哲特揭露之后对伦巴街仍感到神秘莫测的整个社会各阶层,已经对马厂巷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屠克以大写字体标识出来的铁路赌博已经变成为最稳健的投资。到了八十年代,除整理公债之外,铁路证券乃是银行家理想的抵押品。①直到 1850 年左右,管理得法的银行已经怀疑到凭这种证券垫款的是否合宜:它们把很多这类工作留给一种叫作交易公司的临时性企业去承办。当交易公司以一定代价取得了经验而又消灭之后,股份银行承接了这项业务。②

除开作为一种普遍家庭投资的铁路证券,对于一切有资可投的家庭来说,还有其他公用事业证券——如煤气、自来水、船坞和电报等公司的证券

——和股份银行本身的证券。(墓园、码头和市场公司可能变成为地方性的家庭投资,但它们是低一级的。③)报纸上的城市论文和金融刊物的发展传播了各种不同质量的消息。大陆铁路、南北美铁路、殖民地铁路和借款以及所有比较有信誉的政府基金,都依次变成了同投机相对待的投资的证券—— 这是一位乡间律师在一位年轻姑娘的继承资本里看到时不会置疑的那类东西。所有这一切都为各种各类新公司的登记铺平了道路,并且使发起人先须诱导狭窄的金融界,继而诱导一般投资公众入股的工作轻而易举了。

1853 年暂行登记公司一览表④,虽则其中有一大部分始终没有开业,也

可以表明在 1855—1862 年的立法终于为股份公司时代作好准备的前夕,发起人和投资人的主要兴趣所在。在总共三百三十九项之中,有八十项铁路计划,五十四项煤气计划,三十五项保险计划,各式各样的采矿、航运和贸易计划,而只有三十项是为了“经营制造品和行使专利等等”。甚至名义上所需资本的总额,按后来的标准也是微不足道的。直到 1862 年,数目和名义

资本都依然很低。在截至 1861 年为止的那五年之中,年度平均数是公司三

百八十一家,名义资本总额二千一百万镑。在 1864 年有九百七十五家公司登记,名义资本二亿三千五百万镑①;1865 年的数字则是一千零十四家和二亿零三百万镑。在 1866 年以后陡降至仅略高于 1857—1861 年的水平。1864

—1865 年的名义资本数字——在心理学上比在股份企业的经济史上更加重

③ 《价格史》,第 5 卷,第 234 页。参阅詹克斯:前引书,第 131—132 页并散见各页。在正文各处有关投资的一切讨论,叨惠于詹克斯的独多。

① 雷伊:前引书,第 101—102 页。

② 关于这几段叙述的确切证据是苏格兰方面的(克尔:《苏格兰银行史》,第 248 页),但是无疑对于英格兰也一般适用。

③ 《根据维多利亚,第 1 年,第 73 章颁发的一切有限责任特许状的申请书》(1854 年,第 65 卷,第 611

页)的 1853 年报告中有很多这类的公司,伦敦墓园公司也包括在内。关于码头,参阅本卷,第 651—652

页。

④ 《报告和文件》,1854 年,第 65 卷,第 597 页。

① 但所缴之数仅仅是这个数目的十分之一——二千四百二十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三镑。

要,虽则在心理学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直到 1881—1882 年还没

有再一次达到,但是甚至在七十年代最活跃的年份,每年的登记数也和 1864

—1865 年的情形差不多,而到 1887 年则有两倍之多了。②

在 1863—1865 年登记的公司之中包括有前十年各种不同形式的公司, 虽则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③自然国内铁路公司比较少,虽然这是一个大力建造铁路的时期。在一大批终于失败的工业和商业公司计划之中有少数几个持久的工业公司的登记——诸如肖特利·布里奇铁公司、恰特伍德保险箱公司、约翰·布朗公司、查理·凯麦耳公司等。火车建造业务是在公司手里发展的,正如多半不出所料的那样。①英国和海外又有一批新产生的股份银行。引起公众注意的新事物是饭店公司:牛津的伦道夫大饭店在 1863 年 4 月登记了,在同一年登记的还有其他四十六家。②另有一批印度的植茶和类似企业。在一般投资史上具有相当重要性的是仿照十年前法籍犹太人的 Crédit mobilier(兴业银行)的金融公司或投资信托公司。③它们的董事会是“一个商业和金融分子的组合”④,1863 年的国际金融社包括有摩根号、希思号、戈申号、胡思号、斯特恩号和多布里号。它们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公司和募债、让与权的谈判、对其他各种企业的援助,“一句话⋯⋯一个聪明而有经验的资本家可以用几百万的一笔资本独力实行的一切活动”。⑤它们特别是在英国创办的国外铁路的早期阶段给以援助,而这种援助的给予是英国银行界在国内铁路仍带有一点投机性质时颇有踌躇的。它们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可以从一张主要企业名单得到最好的说明,在这个名单里有一家,即名称有点不合理的英格兰不动产抵押银行,是在它成立四年之后方始发生利害关系的。另外则是米兰城改良公司、瓦尔那—鲁斯楚克铁路、比利时公共工程公司、法国灌溉公司、马赛的帝国地产公司和米耳沃耳造船厂。

② 这些数字见《统计摘要》和《经济学家周刊》扼述的年度报告。早一些时候的数字,累昂·李维在《统计学报》(1870 年号,第 1—41 页)的一篇论股份公司的论文中曾加探讨,马克斯·维尔思的《商业危机史》(Max Wirth,Geschichteder Handelskrisen)(1874 年第 2 版)中也有所论述。关于最近的讨论,另参阅詹克斯:前引书,第 238 页及以下。

③ 参阅 1864 年的详尽的《全部股份公司报告书》。

① 参阅本卷,第 135 页。

② 关于公众的注目,参阅伊凡斯:《投机性的票据》,第 166—167 页。

③ 关于 Créditmobilier(兴业银行)最好的当代记述或许就是马克斯·维尔思:前引书(第 1 版是 1858 年版), 第 268 页及以下的记述,参阅康拉德和艾耳斯特:《词典》,第 4 卷,第 261 页,金融公司条(李夫曼撰)。

参阅本卷,第 463 页。

④ 《经济学家周刊》,1863 年 8 月 22 日。另参阅 1863 年的《经济学家评论》(Economist’s Review ),1864 年 2 月 20 日。

⑤ 通用信贷金融社的计划书,转引于詹克斯:前引书,第 493 页。在李维的《英国商业史》第 429—430

页中对公司有一很严格的当代评价。

到那时,1867 年 8 月,“小额股息,纵使有的话”①,也是由金融公司支付的,它们的股票却低于票面价格。有几个已经倒闭,这种类型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一种变相的不那么有冒险性的类型跟着 1868 年的外国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公司一起出现了。它的宗旨是把对公债投资的风险分摊在从奥地利和澳洲一直到土耳其和美国这一长串的国家上面,“以便给中等资力的投资人以大资本家同样的利益”。②1871 年的海底电线信托公司和其他等等继之而起,但这一类型直到 1886 年还不是重要的。③它的目的是安全,金融公司的目的却是事业。这两类公司的董事都犯了错误,但是注重安全的董事们所犯的错误自然少些。

六十年代公司的勃兴是那样的迅速和引人注目,以致它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直接重要性很容易被估计得过高。确切的计量是不可能的,但是据一个当代的估计,登记的新公司的核定资本,以现款支付的不到 10%。1863—1866 年的数字是三亿七千三百万镑名义资本中的三千五百六十万镑。这只不过是国民储蓄的一小部分而已。

远比许多新公司和新型公司引人注目的募股更加重要的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旧式企业的改组为“有限责任制”和把外界资金吸引进去的那个逐渐加速的过程。为了这项工作,有一小批后来称作金融代理商和投资代理商的人专门以此为业,这些人在一些最著名的事例中都是从会计师中间分化出去的。在他们有了信誉之后,未来的售主会把方案交给他们去审核,这个售主也许是“把自己的企业留给曾经在大学读书但向未留心企业的儿子们”的一位已故工程师的代表。①在四十个这类方案之中有三十九个,1877 年据一位重要的金融代理人在一个审查委员会中这样说,为他的公司所拒绝,因为他们是来自试图以“有限责任制”挽救他们自己的低级企业的。②但是单单

① 《经济学家周刊》,1867 年 8 月 24 日,“英格兰的不动产抵押银行”。

② 转引于鲍威尔:《伦敦金融市场的演变》,第 469 页。詹克斯高估了这类公司。当时它们所掌握的投资业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格雷森:《投资信托公司的起源、发展和经营》(Grayson,T.J.,Investment Trusts, their Origin,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纽约,1928 年版)和格拉斯哥:《英国投资信托公司》(Glasgow, G.,The English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1930 年版)中的记述是不完全的。

③ 在 1886 年,证券交易所名单上只列有十二家。当时残存的最老的两家创办于 1871 年,三家创办于 1873

年,四家创办于 1879 年;创办于 1881、1883 和 1884 年的各一家——《经济学家周刊》,1886 年 10 月 7

日号。

① 戴维德·查德韦克的证词,《公司条例审查委员会》,1877 年(第 8 卷,第 419 页),询问案第 2008

号。他在 1877 年的证词和《有限责任条例审查委员会》,1867 年(第 10 卷,第 393 页)所载的证词是资

料来源。自 1842 年以来他一直执行会计师的业务;自 1860 年,随着新法律的公布,他基本上渐渐变成为一个投资代理人。《1867 年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835 号及以下。另外还有一些这个类型的其他行号—

—询问案第 2157 号。

② 查德韦克,询问案第 2042 号。

那一个公司所进行的募股在 1867—1877 年已平均约二百万镑③,并且在十六年之中已经为五千个富人的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由他们募股的公司大多数是规模很大的,但是也有“很多资本小的私营公司”。④后来,有训练的估价员常常受聘帮助代理人在初着手时去作出决定,因为在初期的“有限公司”之中,有一些公司是以超过实际需要的名义资本组成的,而 1862 年的条例既然没有核减资本的规定,所以一直背着一个股款尚待催缴的包袱。⑤ 在代理人接到估价员的报告之后,他们就以“私人通函或计划说明书把方案”提给“他们的朋友”。而签署创立公司备忘录的法定七人也就是从他们的朋友和售主的朋友之中遴选出来的。在一笔十万镑资本的典型安排中,售主会承担三万镑;代理人的朋友比照此数;“并且我们在申报⋯⋯其余之数可全部募齐以前,必须确有把握”。这个代理人总是力请指派一个报酬优厚的经理。“你越能接近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越好”。这就是自诩同证券交易所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做股票买卖,“也很少任何广告”,自诩从 1860 年

以来发行的股票在 1877 年不但仍然流通而且“显著成功”的一个公司如何进行或据说如何进行工作的方法。① 固然有一些不那么彻底、不那么审慎、不那么成功的公司,也许拿不出高达所募资本 1%之数作为查德韦克号的丰富报酬②,但六十年代比较重要的“有限公司”和八十年代为数日多的公司却是以这样一种认真的,妥善考虑的方式成立起来的。资本还是照常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公司也还是私营的或半私营的;但是最后却有一批,虽则是一小批工业证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了。③

把不列颠经济史归纳成为对伦敦金融市场的健康的或急遽变化的图表的一篇流水帐式的注释,会是愚蠢的。但是有了相应的正文,它们肯定可以提供一条捷径去探讨一个范围更广、更复杂的故事,去探讨不列颠经济——

③ 询问案第 1993—1995、2081 号。

④ 询问案第 1999 号。

⑤ 缩减资本的法律规定是 1877 年委员会上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① 引语取自询问案第 2041、2075、2007、2045 和 1991 各号。查德韦克在 1867 年的证词也大同小异——询问案第 835 号及以下。如果所述属实,他的募股的成功,同一般新股份公司的命运却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参阅麦克雷戈:《股份公司和危险因素》(Macgre-gor,D. H.,Join-Stock Companies and the Risk Factor),

《经济季刊》,1929 年 12 月号。麦克雷戈教授所说“家庭企业的改成为公司是特别为 1900 年条例所促成的一项后来的发展(1880 年以后的),虽则 1895 年委员会称之为一种日益发展的惯例”云云,是须要斟酌的。

② 询问案第 2114 号。

③ 1886 年 6 月《泰晤士报》上列作“工商业等”的那一类是特别小的一类。通常所列的数目是十四至十八, 而且其中还并不都是工业的。布莱恩—梅公司、普赖斯蜡烛公司和斯普拉特狗饼干公司都是经常开列的。这为数不很多的“工业证券”的买卖大多数是断断续续的。《泰晤士报》名单自然很不详尽,只包括一般投资人发生兴趣的那些证券。

连同它充分使用的资本、它的活期放款市场和它的工商业的日益“隐名化”

——同它本身也被包括在内而且非此则甚至维持不下去的那个仍然不很发达的世界经济之间的接触的故事。

在伦敦,“货币”从来没有象自 1848 年中期至 1852 年年尾那样长期低廉过。自十八世纪以来,面包也从不曾那样低廉。岛上在整个那段时期是相当活跃的,在 1852 年则非常活跃;但是至少直到 1851 年为止,世界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欧洲在饥荒、革命和战争之后正慢慢地重整旧业。法国又经过全民投票而变成为帝国。在这期间,它的铁路建造停止了。但是美洲却生气勃勃。人们的流入美洲比以前快得多了(在 1851 年有三十七万九千人①),冒险家们已经开始去淘金,口里唱着:“加利福尼亚哟!那是我的家乡。” 在不列颠总是谈说美洲的繁荣;但是在那时,落后绝不止一年。第一批黄金的新闻在 1848 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经由巴拿马传到华盛顿。事实上,大

约在 1850—1851 年年度更始时,英国的出口才“开始显现出加利福尼亚大量消费的影响”。②九个月之后传来了作用快得多的澳洲方面的消息。在这期间,从世界各地往加利福尼亚装运的货物已一时供过于求,以致在 1851 年中期“所有新供应的货物(在那里)完全无法销售”。③棉花和殖民地产品充斥,所以那一年是以物价低和英格兰银行贴现率行将从 3%降至 2.5% 为结束的。

在 1852 年这一年中,虽然价格稳步上升,往澳洲的货运暴增,英格兰银行贴现率却稳定在 2%约有九个月之久。但是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工资已开始步趋物价的后尘——首先,最自然不过,是在船匠中间。其所以尽管贸易活跃而贴现率仍然很低,就是因为再度成为各种货物的贪婪买主的美洲,正以黄金支付,而且澳洲黄金也开始运到,以致英格兰银行在 1852 年 7

月持有金银块达二千二百万镑,这是向所未有的。在 12 月,也只不过减少了几十万镑。

① 在 1845 年美国容纳了十一万四千名外国移民。到 1851 年为止一直稳步上升,继而停顿了两年,在 1854 年上升到四十二万八千人,在 1863 年又下降到八万九千人的最低额。《工业委员会最后报告书》(Final Report of the Industrial Commission),1902 年,第 958 页。

② 屠克和纽马奇:前引书,第 5 卷,第 258 页。

③ 同上书,第 5 卷,第 261 页。

第九章 货币、价格、银行和投资 - 图1

“甚至很多政治经济学者都大谈将来必会有这样的一天,到那时⋯⋯普通装饰品和器皿会是最重的金制造品之一”①,但是不那么愚蠢的人却认为利率会永远低下去。旧借款合同修改了,新借款合同以很平易的条款签订。金融界满意地反映至少不会再有另一次的黄金恐慌出现了。②

以 2%利率的资本来开发世界是轻而易举的。五十年代早期的人们已着手其事。托马斯·布腊西自 1847 年以来每年只平均接受一件外国小铁路合

同,在 1852 年承接了五件,其中还包括一百一十三英里的南特—冈铁路和

五百三十九英里的加拿大大干线铁路。在 1853—1854 年他又承接了七件, 虽则工程不那么大。③在法国,圣西门主义者曾经建立了一种发展世界的宗教,一种新皇帝核准的宗教。他们正梦想着苏伊士运河,建造着巴黎—里昂

—马赛铁路,创办着里昂煤气和自来水厂。④在 1852 年,为发展和鼓励一切事业,出现了两个大公司,Crédit foncier(不动产抵押银行)和 Crédit mobilier(兴业银行)。现钱可以凭土地担保出借;公债可以得到担保;铁路可以得到资金周转;口岸可以得到发展;煤气公司可以建立起来;巴黎可以重建了——整个国家可以得到帮助、鼓励和通货膨胀。在 1853 年,达姆斯塔特工商银行创立,以便在德国办理兴业银行所要在法国办理的一切,而且还不止于此。⑤不久在旧德意志那个联合体中,几乎没有一个邦没有自己

① 伊凡斯:《1857—1858 年商业危机史》,第 9 页,没有举出政治经济学家的名字。

② 伊凡斯:前引书,第 9 页注。

③ 参阅本卷第 306 页所引证的詹克斯的前引书附录甲中他的合同一览表。

④ 参阅勒瓦瑟尔:《1789 年至 1870 年法国工人阶级和工业的历史》(Levasseur,E.,Histoiredesclasses ouvrièreset d ′industrie en France de 1789 à1870 ),第 2 卷,第 480 页,和克拉潘:《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第 383 页及以下。

⑤ 维尔思:前引书,第 285 页及以下。

的信用银行了,而不论是怎样小的一个邦。国家大借其债。铁路到处在建造中。布腊西 1852—1853 年的合同包括有荷兰来因河铁路,都灵—诺瓦腊铁路和皇家丹麦铁路。这些只不过是欧洲企业的少数样品而已。幕后是充满了人力、黄金和信心的美洲。

美洲的黄金和继之而来的澳洲黄金既没有能使银行库存保持 1852 年的水平——而毕竟是一个商家的英格兰银行倒也没希望它们如此。很多黄金铸成了货币,进入了流通。在 1844 年和 1856 年之间,主要是在 1850 年以后, 流通量至少增加了 50%。①不列颠的出口货包括一大部分资本货和另一大部分这样的货物——运往澳洲等市场的——虽非资本货,却不能不按远期支付办法出售,以致一时见不到利润。它们暂时是无利贷放的,一如资本为英国方面所持有的那些铁路的金属器材和机车之类。在伦敦还有外国铁路和外国政府证券催缴现金的要求,象在 1846 年就很多。②而且在 1852 年全年之中,

当英格兰银行贴现率是 2%的时候,在 1850 年 8 月刚刚恢复现金支付的法兰西银行的贴现率却是 3%。很可能有一些国际流动资本从伦敦流往巴黎,另有一些原会流往伦敦的也直接流往巴黎。③法国史学家曾断言这时伦敦已经把资本市场的地位让给了巴黎。④英国史学家至少会承认一段二元控制的时期。

自 1852 年 12 月起这些力量就合起来吸引着英格兰银行的黄金。英格兰

银行在 1853 年 1 月已两次提高它的贴现率(照它的评论家和公众的看法,

实不免为期过早①),在 6 月又两次提高,在 9 月 1 日知道了歉收之后,再度提高。小麦价格扶摇直上,到圣诞节已达八十先令。一个冬季的不正常粮食进口已势不可免。所以在 9 月底,贴现率再一次提高。甚至这时贴现率也

不过 5%。因为 10 月和 11 月有二百六十万镑黄金来自澳洲,所以贴现率得停留在那个水平上②,虽则土耳其和俄国已经开仗而同黑海的谷物贸易已经停止。纵使在美洲进行的谷物购买未始不会使大西洋出现黄金倒流的现象, 但是这时总有黄金自辽远的南方源源而来。固然在 1853 年底该行只拥有价

值一千五百万镑的黄金,但是直到 1851 年为止它拥有黄金之多还是史无前

① 屠克和纽马奇,第 6 卷,第 699、701 页。

② 见上卷,第 648 页。

③ 这一点是靠不住的。以 1%这样小的差额在当时是不足以使票据形式的资本移动的。证明这一点的论证或许是由于戈申的《外汇理论》(1865 年版)一书而著名,但是在屠克和纽马奇,第 5 卷,第 313 页中, 这一论证也象其他的很多论证一样被明确地提出来。据那里论证说,虽则甚至 2%的差额也不会使票据移动,但是它却会“相当有把握地”使投资转变方向。

④ 例如勒瓦瑟尔:前引书,第 2 卷,第 483 页。

① 屠克指摘它在 2%的水平上保持了那样久而后又变动得那样快(第 5 卷,第 280 页),继而他又一般地加以指摘。

② 屠克和纽马奇,第 5 卷,第 299 页。

例的。

1854 年 3 月,对俄战争开始。金融市场上简直没有什么风波。那是区域性的战争,而不是公海上的战争,象历次对法战争那样。黄金很流畅地从南方源源而来。③战争减少了某些重要原料的供应,助长谷物昂贵达两年之久; 既不能不以现金银调往近东,又不能不以其他工业为代价来刺激兵工业。除开这些之外,和战争相终始的一切经济不安却主要是由于其他原因,诸如船舶建造过多,1855 年的歉收和美国繁荣受到的暂时阻碍等等,虽则和 1855 年歉收同时发生的大量战争汇款使银行贴现率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中(1855 年 10 月至 1856 年 5 月)保持在特别高的水平上。但是甚至那时,据辩称,

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战争需要的压力,而是英格兰银行在 6 月间库存充沛时,未能持盈保泰以应付尚未终了的战争的缓急之需,而盲目地把贴现率降到 3.5%,这种说法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①

从经济上说,英国在 1856 年轻易而平顺地溜出了战争,正如它在 1854 年溜入战争时的情形一样。“在进口市场上”,纽马奇在大约那一年年底写道,“生意一直是平静而安稳的;在制造业区域,既享到了十足的一份的繁荣,又完全得免于骚动和投机。”②他和他那“年逾八十”③的老伙伴屠克确信自 1853 年以来所实行的高额贴现率——银行贴现率于夏季一度降低之

后,在 1856 年 10 月至 11 月又猛升至 6%和 7.5%——“溯本求源,实由于新建的、远方的和花费很大的企业对资本的扩大需求”。④英格兰银行条例的坚决批评家满意地看到这九年来价格要末是在纸币流通量不变的时候有猛烈的变化,要末是在纸币上升时下降而在纸币下降时上升。他们深信如果没有新到的黄金,1844 年条例就不会经过这次战争而不陷于破产,甚至 1819 年的条例也未必不陷于危险之中。⑤

欧威兰和葛尼公司执行业务的合伙人从金融市场中心给它们以支持。“我们一直有额外数量的金块来自澳洲”,他在 1857 年这样说,“甚至来自美洲,这些完全是在流通量以外的,从地下采掘出来的,靠了这批金块,

③ 很多是经由埃及的。

① 屠克和纽马奇,第 5 卷,第 318 页。请与第 6 卷,第 557 页所载 1855 年 6 月的一千八百三十六万镑和

1856 年 1 月的一千零四十三万镑的大条的数字作一比较。

② 第 5 卷,第 337 页。

③ 第 5 卷,第 9 页,写于 1857 年 2 月的序言中。此后历史家就失去了屠克的健全见解、经济的深入观察以及金融和商业的准确知识。关于他和纽马奇所擅长而后继无人的经济史上的那些方面,任何一国文字的写作都还很少。前几页也不例外。

④ 第 5 卷,第 345 页。

⑤ 参阅纽马奇的证词,见《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1857 年,询问案第 1423 号及以下和《历史》上的各有关段落。参阅 1857 年 2 月 21 日的《经济学家周刊》中“一个银行家”的来信,这位银行家认为在流通额上升的时候,贷款和贴现率就会下降,因为银行纸币的主要使用者没有银行往来。

在为了战争和其他目的而对我们有额外需求时,我们才能以应付裕如。我们无时不盼这些来自澳洲的轮船的到达,看看我们的生意是否还能安安稳稳地作下去。”①

这是在 1857 年 6 月一个英格兰银行条例审查委员会中作证时所说的话。穆勒和纽马奇痛加驳斥。奥弗斯顿勋爵和诺曼则为之辩护。伯明翰学派的一位对 1897 年记忆犹新的年纪很大的代表人,则鼓吹充沛的货币和同现金银脱离关系的通货。② 英格兰银行总裁解释了该行贴现率的作用以及它在什么限度内可以影响市场贴现率和汇兑。他也报告了如何自 1851 年 1 月 1 日以来,曾经有一亿零九百五十万镑的黄金和二千五百八十万镑的白银由原产地运至英国,以及如何有价值一亿三千九百九十万镑的现金银运输出口, 投入流通和在工业上消费掉。③他注意到了该行的金银储备在 1851 年虽平均是一千五百万镑而后来却是一千零五十万镑左右的这个结果,但是他没有着重指出同大为扩大了的贸易有连带关系的种种风险。不过他和他的同事都了解这个问题。在整个这一年中他们一直在以高贴现率——5.5%、6%和 6.5

%——保护他们的储备,并拒绝对长期票据贴现。④自 3 月以来,印度战火

不停。直到 9 月 20 日德里方被攻陷,但是英国的收成良好并且在 9 月初丝毫看不出会有严重的财政困难。那时该行正同东印度公司洽商以一百万镑白银运往东方。①它并没有装运那么多,并且若干年来一直习惯于以黄金购买东方的汇款。巴黎是最好的市场;因为复本位货币一直是那样自由地补进黄金和抛出白银,以致在 1850 年至 1857 年这八年之间,从欧洲运往东方的白银约值五千七百万镑,约倍于它得自各生产国的白银。②上项个别契约只不过是大帐目中的一个小项目而已。

在 9 月 15 日,契约刚刚签订,不幸的消息就开始从美洲传来。在 1856 年,英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出口货是运往美国的。在通常开列的外国政府证券之中,有三分之一是美国证券。“有些人估计”,英国人持有的美国股票和债票达八千万镑之巨。③ 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任何些微动荡,利物浦和格拉斯哥都是特别敏感的。现在却来了猛烈的震荡。美国铁路证券开始下跌。俄亥俄的一家大信托公司破产。费拉德尔非亚和巴尔的摩的银行首次停止支付。

① 查普曼在同一个委员会的作证,询问案第 5310 号。

② 斯波纳·阿特伍德公司的约翰·特韦耳斯,询问案第 4366 号及以下。在外国人需要金银的时候,让商人去寻找,他这样说。我们二十年没有用金银而一直都很顺利,他认为我们还可以这样下去。参阅上卷,第389、655 页,和凯恩斯:《货币改革论》(Keynes,J.M.,A Tracton Monetary Reform)(1923 年版)。

③ 韦格林的证词,询问案第 15 号并散见各号。

④ 并且由于这样作而受到《经济学家周刊》1857 年 4 月 4 日号的热烈赞扬。

① 伊凡斯:《商业危机史》,第 63 页。

② 当时所知道的数字见《1858 年报告书》,第 2 节。

③ 《报告书》,第 15 节。

不久纽约六十三家银行之中六十二家都步其后尘。往西部(当时是伊利诺斯)赶修的铁路陷于破产;“贴现率则自 18%至 24%各不等”。④业务一时全都在美国三条东部的通路上停顿下来了。

到了 10 月 27 日,利物浦市银行和两三家苏格兰大商号倒闭。11 月 7 日, 利物浦、格拉斯哥、纽约和新奥尔良的丹尼斯顿公司,“美国银行家和汇兑经纪人”,赔蚀了二百多万镑。几天之后,一家伦敦票据经纪商倒掉了五百多万镑。9 日,苏格兰的西部银行倒闭。11 日,格拉斯哥城银行停止支付。

①当第二天,正如英格兰银行总裁所说,“除英格兰银行外,伦敦已经几乎

完全停止”② 贴现的时候,财政大臣援据十年前的先例,授权英格兰银行得于必要时不受皮尔条例的拘束,目的在使它能以自由贴现,支援焦急的银行或票据经纪人并履行同东印度公司签订的那项已在大约 10 月 31 日开始装运白银的金银块合同。只要它发行的纸币超过条例许可之数,英格兰银行就不会在 10%以下进行贴现。

在函件发出以前的那一个星期之中,英格兰银行已经向势将引起恐慌的苏格兰抛出了一百多万镑银铸币,向爱尔兰抛出了二十五万镑。③格拉斯哥银行的小额储蓄户要黄金而不要著名的苏格兰纸币。“前来取款的人不要任何银行的纸币”,一位苏格兰的董事这样说。④虽然英格兰银行一直是稳步地,以胜任的评论家所同意的卓越判断力逐渐提高它的贴现率⑤,到 11 月 9 日已经提高到了 10%,但是市场贴现率的麻痹和从不安的北部的这种黄金外流,迫使它不得不利用它的法权力了。(英格兰收成不错因而感觉迟钝的各郡事实上正往伦敦输送黄金⑥。)如果没有 11 月 9—11 日往苏格兰的外流,

董事们这样想,他们未始不可以合法地渡过难关。事实是,在 12 日夜间, 发行部虽然还拥有五百多万镑黄金,他们的银行储备却只剩有五十八万一千镑了。他们下一次的报告表明,他们在这期间已经供给它二百万镑的法外纸币。①但是“从澳洲开来的这些轮船”和使资金不致流出伦敦的高额贴现率

④ 杜威:《美国财政史》(Dewey,E. R.,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03 年版),第 263

页。

① 这里所述的倒风的故事,取材于伊凡斯:前引,1859 年就伦巴街伯钦巷方面所写的一篇当代记述。丹尼斯顿终于十足清偿,格拉斯哥城银行恢复了支付。

② 转引于《1858 年报告书》,第 17 节。

③ 《报告书》,第 27 节。

④ 转引于《报告书》,第 33 节。

⑤ 《经济学家周刊》,1857 年 11 月 14 日。

⑥ 伊普斯威奇的罗德韦耳的证词,见《1857—1858 年的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1604 号。“所有”地方银行都正在输送,或准备输送黄金到伦敦。他不知道有任何倒流的情形。

① 其中进入流通的不到一百万镑。既然 11 月 18 日纸币和铸币的银行储备是一百五十五万三千镑,那就可以说“真正的超额发行不足五十万镑”(《经济学家周刊》,11 月 21 日),也就是说比运往苏格兰的黄

不久就帮助票据经纪人恢复了他们中断下来的业务。“据料”,《经济学家周刊》在 11 月 21 日报告说,“从亚历山大开来的‘大洋洲号’轮船所带来的五十二万五千镑会有绝大部分在一、二天之内送进英格兰银行”。黄金也从苏格兰回笼了。在圣诞节前夜,据该行报告,发行部已有库存一千万镑, 它的贴现率已从 10%降至 8%,从而自动地取消了法外发行权并且结束了黄金危机。这次危机基本上一直是国内的。“我们已经凭经验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应付国外漏■”,正如狄斯累利在议院中所说的那样。②英格兰银行一直是凭靠格拉斯哥的吵闹破坏了它的活动时所批准的方法去应付这种外流或这种外流的风险的。

商业危机却不是那么平顺渡过的,虽则它的严重阶段很短。在利物浦和格拉斯哥以外的地区曾经有过两起重要的银行倒风——即在纽卡斯耳和伍耳佛汉普顿的那两起铁乡的倒风。除商人外,同美洲有联系的铁工业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整个工业轻易地逃避了。在破产的商人之中,有很多是象在德意志或北欧贸易中所描述的那样。③灾难一直是世界范围的,而不列颠却是受损害最轻的一处。把北欧同美洲和英国联系起来并大量利用伦敦汇票的汉堡则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那个商人社会中的“一切交易”“都陡然停顿, 并且这个社会有完全崩溃之虞”。① 北欧和中欧的每一个商业中心都受到了影响,甚而东至于奥地利和波兰。正如狄斯累利以他惯有的那种直截了当的语气所说的那样,风潮“并不是由于英国的通货管理不善,而是由于欧洲的资本管理不善”。②五年来欧洲的丰饶和信贷方面种种试验的一切虚浮、舛误和欺诈,都遭到了考验或揭露。

在不列颠,调查所揭露的不只是占通常比例的欺诈行为和占比例相当高的愚蠢行为——诸如假票据、“假报告和假股息”③,它还夹杂着银行对靠不住的公司所进行的轻信易诺的垫款和自我造就的人认为价格上涨和贸易扩大会使一切都得到调整的那种天真信念。据报告,同 1847 年相比,有信誉的行家的倒闭比较少了。④风潮的直接原因几乎各处都是预期的美洲汇款的停汇。这些汇款可能是对实际装运的货物应付的款项,也可能是根据无担保信用贷款办法而应付的款项,所谓无担保信用贷款就是不列颠的“国外金融”公司允许美洲和其他各地的往来号在规定数额内透支,而相信这家往来号在债务到期以前会照数存入基金的。随着大西洋沿岸的银行全部倒闭,美

金少得多。

② 1857 年 12 月 4 日。《韩氏国会实录》,第 3 集,第 148 卷,第 159 页。

③ 在伊凡斯,第 180 页及以下载有整个名单。

① 维尔思:前引书,第 390 页。

② 在前引他的 12 月 4 日的演讲中。

③ 伊凡斯,第 47 页注,适用于苏格兰西部银行、利物浦市银行以及诺森伯兰和达拉姆区银行。

④ 《报告书》,第 35 节。

国最有信誉的往来号也可能无法照汇了。这种无担保信用贷款,这种不象旧式商业承照票据那样以真正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通融汇票的使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些人称它为新事物,英格兰银行总裁却正确地说它“完全不是什么新的东西”。①自从有“票据”以来,大概就有了某种“通融汇票”。了解彼此情况的那些殷实而有信誉的公司使用这种票据,不但无可指摘,而且可以使贸易的进行更加顺畅。然而这种票据却也是意图诈骗的“开空头支票者”惯用的工具。在 1857 年前夕,这种票据使用范围的扩大是彰明昭著的,尤其在北欧贸易方面。在那个交通迅捷和对信贷进行各种试验的年代里,这是理所当然的。试验者未必都是老实人而可能有一部分无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 1854 年以两三千镑创办起来而在 1857 年亏蚀了十万镑的那家纽卡斯耳公司究应划入哪一类,倒不能肯定。②至少它的那番经历总说明了这个制度的缺点。据英格兰银行所了解,凡是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老银行家都无灾无难地,纵非安然无恙地渡过了这场风潮。

除开欺诈行为和单纯的无能外,不列颠的风潮主要就是由于甚至一个小小的资本水槽,都不肯让它停滞不动。人人都想让它流通,让它使土地丰产。他们信赖他们正规的和应急的给水管——银行家信赖存户和英格兰银行;票据经纪人信赖银行家、存户和英格兰银行;信用贷款承兑商信赖那些乐观的一帆风顺的美国人或某些北欧人。有一些给水管区曾经产生过一次短暂的令人不快的干涸现象。英格兰银行立刻试行以停止对经纪人贴现的办法,来迫使他们把水槽保持得满一点。③它会在税款和政府息金定期从市场上吸出而存入英格兰银行的时候,对他们提供季度垫款;但是在其余的时期,他们就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了。

在 1857—1858 年,乐观的美国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①除开宾夕法尼亚的银行之外,他们的所有银行都在那个新年度恢复了支付。已经停止营业的英国对美贸易的最重要商行终于能十足付款了。早在 1 月间,巴黎和汉堡已按 5%的利率进行贴现,不到月底伦敦也按 4%的利率贴现了。1 月 27 日, 英格兰银行已拥有大条一千五百万镑,“五十万是澳洲方面过期未付的”, 美洲也重新装运黄金了。“危机固然从来没有一次比这次更严重,但是恢复也从来没有一次比这次更迅速。”② 世界财富取之不尽的泉源还原封未动。引诱人们去扩大其出口和清除其沟渠的黄金,依然还很丰厚,而且不列颠持

① 《1857—1858 年的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1690 号(韦格林)。尽管有他的证词,《报告书》第 40 节却大胆地说“这种习惯似乎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同北欧有关”。整个证词证明了正文中的叙述—

—例如,询问案第 1663 号及以下和韦格林的证词。

② 描述于《报告书》,第 40 节。

③ 《1857—1858 年的审查委员会》,询问案第 616—618、688 号。

① 参阅《经济学家周刊》,1858 年 1 月 2 日和 30 日号。

② 《经济学家周刊》,1 月 30 日号。

久的资本输出正逐年增加着它对它们的权利主张。

但是正同这种从危机的严重阶段恢复起来的情形相反,贸易和工业的完全恢复却是缓慢的。两年来,除开 1859 年证券交易所有过一次恐慌的那个

月份外③,英格兰银行贴现率一直保持在 3%或更低的水平上。只是在 1860

年年底南卡罗利纳已经脱离联邦时,贴现率才自 1857 年以来第一次提高到 5

%以上。在以“贸易什么时候可以复苏?”为题的这类社论中,专家记者曾经在 1858 年解释说:我们不能期望实业界一举而恢复旧观。④欧洲曾经受到

剧烈的震荡。英国的对美出口在 1858 年比前四年中的任何一年都低。作为

一部分补偿的是比 1853 年多一倍以上的 1858 年对印度的出口。因 1857 年以后的国家政策关系而大力推动的印度铁路的建造,正吸取着资本货物并将会为贸易开辟一新领域。在另一方面,欧洲虽然受到了震撼,现在却踏着工业和经济企业的足迹而紧紧尾随于英国之后。它可以较多地自行发起和承建铁路而较少地依赖于英国的资本货物了。

1859 年,欧洲有战争。1860 年年底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的提高既不是由

于贸易活动,也不是由于歉收(自 1857 年以来收成一直是良好或不错的),

而是由于对美洲战争的担心。当 1861 年 1 月密西西比、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乔治亚、路易西安纳和得克萨斯——都是产棉州——脱离时,贴现率一时上升到 8%。黄金正提取出来为印度方面购买白银,而印度对白银的要求则是由于有些人想象美国供应将会断绝而“盲目订购”棉花。①直到很久以后,供应事实上并未断绝。在 1861 年的英美贸易上出现了美国出口的大量增加,这都是美国人在还来得及出手时赶忙卖出的,而英国对美国的出口货却一落千丈,以致黄金转东流而为西流。②但是当国内贸易不振,欧洲又动荡不宁,而印度和其他各地的贸易还未能活跃到足以抵消这些消极力量时, 黄金的移动是容易安排的,英格兰银行贴现率在那一年的整个下半年一直在下降。历经 1862 年,贴现率一直都很低。主要由于英美交往上的妨碍,1861

—1862 年这两年只产生了联合王国在 1850 年和 1884 年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量上升曲线的水平线部分。③在一张不同的图表上英格兰银行的低贴现率也反映出同样的事实。从 1862 年到 1865 年 4 月 9 日李将军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的这段期间,英国正在其他地方寻找足能使它的贸易曲线直线上升的出路和

③ 描述于伊凡斯:前引书,第 148 页及以下;另参阅《经济学家周刊》,1859 年 4—5 月号。

④ 《经济学家周刊》,1858 年 1 月 5 日号。

① 《经济学家周刊》,1861 年 2 月 9 日号。

② 查普曼:《英美贸易史》(Chapman,S.J.,The History of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1899 年版),第 4 章。

③ 所提到的曲线并不是粗制的曲线,而是博利的《十九世纪英国对外贸易》中所载根据指数换算成 1889

年价值的曲线。

供应来源——1860 年的法国条约和续订的条约在这方面是有帮助的。①

撇开棉纺织工业连同它封闭了的主要供应来源以及终于不能不面对法国赤裸裸的竞争的丝绸不谈,1863 年对于英国制造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对于商人、金融家和公司发起人来说则是一个极好的年份。②在工业方面,失之于兰开郡和格拉斯哥的,却得之于约克郡和敦提。巨额贸易特别活跃。连年丰收,面包低廉。那年年底金融市场的一次波动,正说明了伦敦和巴黎方面的控制的愈益有效和迅捷。在印度、埃及和巴西一直有大量棉花买进。这三个地方都需要大条。英格兰银行把它的贴现率提得既高且快,一次在圣诞节前,一次在圣诞节后。法兰西银行也如出一辙。“7%和 8%这种罕见的贴现率在极短时间内取得了把资金从德国、荷兰和感不到棉花压力的其他地方吸收到这两个城市来的效果”③,所以贴现率的降低可以象提高时一样的迅速。

关于 1864 年的真正低贴现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美洲这时正运送金银(从金门直接到英国,因为在战时更加方便些④),虽然澳洲始终运送不停,但是各种需求很容易把供应吸取一空。那一年批发价格比 1857 年稍

稍高一点,尽管有 1863 年的大丰收。银行家必须给旺盛的国内外贸易以支持。票据既多而贴现业务也很活跃。新金融公司有时在海外试行利用英国资本。⑤其他新公司则爽快地吸收了可供利用的一切剩余基金。留供银行家掌握的存款比平常少了。大条的流往或预料流往某一战时棉花供应来源,或者肯定同棉花有连带关系的某种市场波动,一再把英格兰银行贴现率从那一年的基数,6%左右,推升到 8%或 9%。①在最后一段钱贵的时期中,即 9 月至 10 月,价格和商业的下降趋势已显而易见。棉花市场已开始酌量南部眼前的歉收②,于是其他领域中的活动也渐渐滞缓了。

在这样一场消耗性的战争之后,在大西洋海底电线铺设之前,美国的和平自无法使英美贸易立刻恢复。英国的对美出口在 1865 年的前八个月中的

确比 1864 年相应时期少五百万左右。欧洲在政治上动荡不安。俾斯麦正同

奥地利争夺地位。英国在仲夏已届大选之期。自 1864 年秋季开始的商业萧条尚无转机。英格兰银行贴现率在九个月之内从 9%降到了 3%。继而,在 9

① 参阅本卷,第 314、317 页。

② 参阅《经济学家周刊》上的一年评论。

③ 《经济学家周刊》上的一年评论,第 2 页。

④ 在 1863 年由这条路运来了五百七十万镑,1864 年,六百九十万镑。《经济学家周刊,1865 年 4 月 26

日号。

⑤ 本卷,第 457 页。

① 照《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5 月 19 日号)的说法,“如果不是管理得法”,在 1864 年金银的国际漏卮会造成一次恐慌。金银的源源内流一定大大帮助了英格兰银行从心所欲而又信心十足的管理。

② 参阅《经济学家周刊》,1865 年 4 月 22 日号论里奇蒙(弗吉尼亚)的垮台。

月间,英国出口突然以一个月三百多万镑这样一个在当时极其惊人的数字跳跃上升。美国郁积的需求开始发生作用;另外还有其他各国的需求。历经冬季,上升继续不已,英格兰银行贴现率也随之提高。在 1866 年的前四个月中,联合王国实际出口的价值比 1865 年相应月份增加了 30%,虽然价格水平差不多。在 4 月底,由这次贸易扩张而自然造成的那段钱贵时期,为真正的银根吃紧所取代了。“消息最灵通的人”确信“现正备战的各外国政府” 正从伦敦提取现金银。③接着银根吃紧而来的是恐慌,是 10%那个典型的恐慌贴现率,是财政大臣授权得不受英格兰银行条例拘束的一封公函。欧威兰

—葛尼有限公司已经在 5 月 11 日,星期五倒闭,亏蚀五百多万。整整一个月之后,“外国政府”发动了他们的战争。

除开某些后果之外,危机并没有多大的国际性。尽管大陆资本是尽先用于备战而不遑其他,5 月 10 日贴现率在巴黎也只不过 4%,维也纳 5%,都灵 6%,柏林 7%。①黄金没有任何重要的新漏卮;在贸易方针上既没有任何革命措施,在远地的企业方面也没有任何不正常的资金封锁。但就各种意义来说它都不失为一次恐慌,纯粹是英国的恐慌。伦敦老城的那些知道内幕的人久已不再信任欧威兰号了。华尔特·白哲特曾经认为“在这三个月之内他们”随时都可能倒闭。②当 1865 年他们变成为有限公司时,他对这种改变曾经勉强表示欢迎,因为现在“发表他们业务性质的报告”会是“至关重要的”。

③人人都知道它的性质自 1857 年以来已经有了改变。在 1860 年,这个行号已经实力雄厚到足可同英格兰银行作一番较量,但是被击败。作为反对英格兰银行拒绝为票据经纪人贴现政策的一种抗议,它曾经在一个不方便的时候提取巨额存款——并且重又存放进去。“英格兰银行固然禁不起惊吓”④ , 但它并没有受到惊吓。六十年代的欧威兰号所经营的票据有很多都不是可靠的商业承照票据——诸如各种靠不大住的通融票据以及铁路发起人和大承包商的所谓“通融证券”。这些就是由自封的董事在公众尚未认股以前发行给承包商并由他往往以极难堪的条件换成现款的债票、债券等等。①伦敦内

③ 《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5 月 5 日。

① 维尔思:前引书,第 424 页。凡能回忆 1914 年 8 月并了解 1866 年外交史的人都会发现这种贴现率的深远意义——以备战最彰明昭著的首都为最高。

② 《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5 月 12 日号(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这篇论文是白哲特写的)。参阅《经济学家周刊》,1866 年 12 月 22 日查理·奥本海姆来函。

③ 《经济学家周刊》,1865 年 7 月 15 日号。

④ 《经济学家周刊》,1860 年 5 月 21 日号。在白哲特主持下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经济学家周刊》

(1860—1877 年),消息是那样灵通,撰写得又是那样好,所以始终可以作为那些年的一个主要的根据。找不出更好的根据了,在 1866 年没有象 1857—1858 年那样的审查委员会和报告书。

① 参阅 1866 年 4 月 28 日的《经济学家周刊》(在危机以前)中结合着著名承包人的破产及其方法的揭露所作的“近年来”常见的这类“证券”的详尽记述。

城了解或疑心到所有这一切。对于外城和地方来说,欧威兰这个牌号却仍然是信用的表征,所以当它一败涂地时,你就谁都不能信任了。除欧威兰号之外,伦敦银行倒闭了,并且,以大胆创业而驰名全欧和美洲各地的塞缪尔·佩托的大包销行也再恰当不过地步其后尘。②各种不重要的股份企业经过了一番筛簸。到 8 月 4 日为止,这阵风已经刮走了一百八十家。③

英格兰银行在任何阶段都不曾真正缺少过大条。麻烦总是在纸币和铸币的银行储备方面,虽则历任总裁都设法不靠法外纸币去充实储备就渡过了危机。但是在信用一般瓦解时,英格兰银行纸币就有了大量的需求。甚至在 7 月,流通量就已经超过正常标准大约六百万镑。把灾难想得比实际情形更坏的外国人从伦敦提去了一些资金。大陆上发生了战争。7 月初,银行储备再度降低。这一切的结果是,英格兰银行贴现率保持在 10%的水平上不下三个月之久——事实上,直到普奥之间的和平确实有把握时为止。④

环境既如此,在任何银行法之下都未必没有恐慌。皮尔条例以及担心这一条例会停止实施的种种疑虑更增加了国内的恐慌。而条例的停止实施,在真正出现时,又在国外给恐慌以张大的重要性。“法国人误以为我们已经停止付现了”,白哲特在 5 月 19 日这样写道。①克拉伦登勋爵向驻各国使节说

明不列颠的一般商业如何不失为真正健全的。②那封 5 月 12 日的外交通函恐怕并没有能把他们的种种想象平息下来,如果皮尔条例中列有一项白哲特所谓的“扩大条款”,列有一项规定和保障缓急之际的超额发行的条款而无须以一件财政大巨的公函去进行那种弄得人心惶惶的干犯,无疑会省去许多麻烦。如果不加进这样一款,白哲特写道,“这项条例马上就会被废除”。③ 他错了。对于这次危机甚至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式调查。④至于这项条例,则没有任何扩大条款而一直残存到 1914 年 8 月才被废除。

这项条例所以存在了这样久,一部分是因为直到 1914 年为止再没有出

现过“10%”的贴现率。在 1866 年 8 月,贴现率一度开始下降,一直降到翌年 7 月的 2%时方始停止。在这个水平上维持了十五个月。商业慢慢地从

② 参阅上卷,第 505、510 页和《英国人名词典》。

③ 维尔思:前引书,第 431—432 页,主要根据《经济学家周刊》上的一篇大体不错的记述。

④ 发行部的黄金从没有真正低过,也就是说,没有严重的国外漏卮。在 1 月 10 日已经是一千二百万镑。

在 5 月 23 日,是一千一百三十万镑,也就是它的最低点。在 6 月 27 日,约一千四百二十万镑,在 8 月 8

日,是一千二百七十万镑,继而重又上升。

① 见《经济学家周刊》。

② 刊印于所有文件并译载维尔思:前引书,第 434—435 页。外交界人士自然认为我们的业务是不健全的而我们正设法掩蔽事实。

③ 《经济学家周刊》,5 月 19 日号。

④ 虽然有华金先生在 7 月 31 日提出组织皇家调查委员会的建议(《韩氏国会实录》,第 3 集,第 184 卷,

第 1706 页)。自 5 月以后主管人就有了更动。但诺思科特和格拉德斯通这前后两任都认为调查无益。

1866 年的震撼中恢复起来。1867 年,由于一次歉收,伦敦的面包几乎比 1864

年昂贵了 50%,直到 1868 年中叶方开始下降。⑤昂贵的面包意味着 1867—

1868 年国内贸易的呆滞。尽管谷物价格高昂,但是自 1866 年至 1867 年批发价格的总趋势,包括谷物在内,却是下降的,这又说明了国外贸易的活跃。

事实上,国外贸易虽有绝对增长,但是按人口平均数计却是停滞不动的。到 1869 年,谷物和面包又重行低廉,而美洲铁路建造狂的开始,表明了英国的贸易活动,象以往屡屡有过的情形那样,将会再度乘大西洋风破浪而来。同 1867—1869 年相比,1869—1870 年贴现率基准水平的提高表明了贸易活动的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