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巨制——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由北宋时期的画家王希孟所创作,为绢本,纵0.515米,横11.915米,青绿设色,无款,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千里江山图》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王希孟创作山水巨制
唐代初期前的画作,无论是壁画、帛画还是绢画,全部都敷以重彩。唐代中期后,水墨画开始流行,至五代时期已几乎成其一统天下。北宋初期,水墨山水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相反,青绿山水却渐渐式微,被视作“古图”了。但宋哲宗赵煦继位后,从后宫刮起一股崇古风,而唐代以前的重彩画被尊作高古。
至宋徽宗赵佶时,由于宋徽宗本人对书画艺术的痴迷及其对青绿山水的推崇,青绿山水画迅速高度成熟。
在当时,有个叫王希孟的学生,10多岁就入了北宋宫中的画院,才18岁便显示出不凡的绘画天赋,人称“奇才”,后召入禁中文书库,侍奉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笔墨技法,后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
1113年4月,王希孟开始山水画巨制。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18岁,他是古代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令人惋惜的是,王希孟在20多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了,而《千里江山图》就成了他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千古绝唱”。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无款,气势辽阔超凡。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开卷首段景色,高山之巅直入云霄,雄奇山崖屹然耸立,与辽阔的水面相接,山谷村庄座座,人迹稀少,整个环境深远寂静,接着便是波浪起伏的江水,水与天之间远山模糊,更显江面的辽阔无边。
第二段景以山水为主。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庭院,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回归大江,从高远直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临江山水,远如松柏常青,屋宇桥亭。
画面之上,均有人物活动,还有水面上的渔舟,一座大桥横跨江面,这座巨大的木质结构梁柱,下有三十二蹬,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宛如一道彩虹,十分壮观。
第三段景从大桥开始,临江峰崖,险峻而平缓,并出现了许多小港,人物、渔舟、货船行舶江面,沿岸青绿田野,村庄座座,显现出热闹的生活景象。
第四段景结构曲折,山势从平坦又转向险峻,行人欲断,四周寂静,但水面仍然游荡各种零星的舟船,山村的房屋、楼阁内也有人依稀在居住。中间有一座横跨山间的拦水坝,上面建造了水磨坊,下面水轮在转动,显然是山村居民的生产作坊,这些场景为辽阔的山色增添了生活气息。
第五段景以平远景色为主,江面清澈如镜,水上轻舟荡漾,渔家岸边撒网,游人在亭阁内观景,绿树成荫,翠竹丛生,近山秀丽,远山巍峨,一片繁华茂盛的江南风光,最后从平远的近景和险峻的山景作为结束。
《千里江山图》的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融南、北方景物于一体,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全卷浓郁厚重与轻淡空灵、严紧与疏松等不同的节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画家的主观能动性。
从右端起首丘陵连绵,崇山复岭,移步换景,在视觉上引导观众渐入佳境。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亭台水榭、寺观庄院、村落水碾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
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用娴熟的笔法表现出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的厚重,苍翠画轮廓,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
其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鲜艳而不媚俗。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
此外,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千里江山图》在10多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人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
这种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千里江山图》的画面有了一种行走的感觉,增添了优美的韵律感,引人入胜,体现了北宋时期绘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王希孟作此图用笔精细,一点一画均无败笔。
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有着雄阔的境界和宏大的气势,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睹,都令人折服。
画家的绘画技法较之盛唐时期二李将军的青绿山水画法,又有了更深的发展,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代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形成了较为新颖独特的青绿山水绘画技法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成为绘画艺术上的里程碑。
《千里江山图》在技法上的路线是延续了李思训的“线”法,画家先用浓淡墨线勾出山石轮廓的形体,后用柔软圆润的长短线条加皴。只是线条因受皴的意识的潜在影响而没有显出曾经所具有的粗硬有力的特征。
《千里江山图》中对于山形的勾勒,已然突出了山石明暗向背结构的层次感,已经不像隋唐青绿山水那样只是重视填充色彩,也为山石的皴法和色彩渲染留出了余地。
这种改变,大胆借鉴了古代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写实技法效果,水墨山水画中的一部分画法被融入了之前只注重钩形填色的青绿山水画中来,使原本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完美地糅合了皴法,从而使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画一样注重自然写实,一样具有了笔墨情趣。
山石皴法以披麻与斧劈相结合,综合了南、北两派的特长。设色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于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求变化。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
这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宋代画坛,虽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件作品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旁注]
画院 古代官署名。在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它除为皇家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宫廷画院始于五代时期,盛于两宋时期。后蜀蜀主孟昶创立的翰林图画院是古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画院。
楼阁 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早期楼与阁有所区别,楼指重屋,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群中处于次要位置;阁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平面呈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群中居主要位置。后来楼与阁互通,无严格区分。楼阁多为木结构,构架形式有井傒式、重屋式、平坐式、通柱式等。
水榭 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我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建筑的面水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建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以与水平面景色相协调。
没骨法 国画术语,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分山水没骨和花鸟没骨两种,最初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而没骨花鸟传为北宋时期徐崇嗣,实应真正始于清代恽寿平。这种画法打破了前代习用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代风格。
李思训(651年~716年或648年~713年),唐代杰出画家。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
山石皴法 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
展子虔(约550年~604年),北周末隋代初杰出画家,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山水及杂画等,人物描法细致,画马入神。传世作品《游春图》是我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也是我国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步移景异“步移景异”是我国传统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其中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人身处在流动的空间之中,在行进中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连续变换;其次,人的视线所至皆是不同的景致。这两方面内容是统一的,是由空间的属性决定的。
[阅读链接]
“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代“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换言之,画青绿没有水墨画功底是不行的。
现代画家中擅长青绿山水技法的不在少数,像张大千、黄宾虹、黄山寿、吴湖帆、谢稚柳、贺天健、陈佩秋等都是画青绿山水的高手,并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