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兰亭——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82岁时为其师弟“无用师”郑樗所绘,历时4年完成。被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全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序”。

《富春山居图》由于流传历史分为一大一小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纵0.318米,横0.514米,收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板卷《无用师卷》,纵0.33米,横6.369米,收藏于后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于1269年出生于江苏常熟。史料记载,他原名陆坚,他少年时父母双亡,过继给一位被称为“黄公”的老人。这位黄公说“黄公望子久也”,所以为其取名黄公望。

黄公望成年后为官他原是浙西廉访司的一名书吏,但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黄公望出狱后,从此信奉道教,改号“大痴”。

他先来到苏州,把他在苏州居住的房子称作“三教室”。三教,即取儒、释、道三教之意。不过黄公望最为钟情的还是道教,自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净墅”等。他还加入道教全真派,在书法、诗歌、散曲等方面都很有造诣。

后来他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由于他热爱自然,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早期又在临摹众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练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积累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显示了艺术上的高格调。

黄公望以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与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巨然的画法为基础,吸取其他名家的长处,融合在师法造化中获取的营养,逐渐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面貌。由于他后来深受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

他的山水画大致有两种风格:一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皱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

黄公望与同时代的画家王蒙、倪瓒和吴镇交往密切,诗画互赠,切磋探讨,常以合作山水画为乐。

后来,黄公望与王蒙、倪瓒和吴镇不但都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并致力于意境章法及诗文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共同把古代文人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天地,因此获得“元季四大家”的殊荣,简称“元四家”。而黄公望尤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顶峰,对后世画坛产生巨大影响,被推为“元四家之首”。

此外,黄公望在画作之余,著述有《写山水诀》和《论画山水》等作品,都是后世的典范之学。

黄公望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于浙江富春江畔的筲箕泉,就是后来的浙江富阳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他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而他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据资料记载,黄公望在1347年始画《富春山居图》时,已是79岁高龄。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水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黄公望为完成《富春山居图》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他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千丘万壑,越出越奇,重峦叠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这件宏幅巨制为6张纸连接成的纸本水墨画长卷,高一尺余,长约两丈,世传此画为黄公望画作之冠,是他生活在富阳,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

黄公望呕心沥血,历时数载,融入到这幅画卷的绘画创作中,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1350年,《富春山居图》画成后,黄公望便将此图题款送给了他的道友无用师郑樗。无用师考虑到此卷可能被人“巧取豪夺”,因而在画完成之前就请作者“先书无用本号”,明确归属。

因此,作者在画卷的最尾端自题跋文说: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而。

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下钤白文“黄子久氏”、朱文“一峰道人”两印。其中,至正七年,就是1347年;庚寅就是1350年。

“无用师”是黄公望师弟元代的全真道人郑樗的别称,据说他之所以绘制《富春山居图》,就是为了要作为礼物赠予郑樗。因为“仆归富春山居”句,遂将此画卷题名为《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画面中呈现的是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渔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

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全图为浅绛纸本水墨画,取材于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色,描绘了从庙山坞、大岭到沙洲岛,也就是富春江流经富阳境内风光最为佳丽与典型的一段山水风光。

此画从宁静的段落开始是河岸,前景的树木与远山极其平淡的江南风光。接下来是一座山峰,与其他两座一样,都高耸窜入图卷上端,将画面分割成数个长段。它先向上又弯,继续前进时再向左倾斜,中间夹有山谷,谷中有一些富裕隐者的重楼。山脊正面的斜坡是一簇簇黑色的树林和鼓凸的圆石。

从用笔方面来看,披麻皴与雨点皴就是江南山水的最佳表现,《富春山居图》中大量使用的披麻皴与雨点皴就是表现富春山水丘陵土质山坡的最出色技法。

从绘画之势来看,《富春山居图》高远、深远和平远“三法并用”,以全景式的构图,表现出富春山水层峦叠翠、群山对峙、曲曲如屏的江南韵致。

这件作品的不凡之处,首先体现在构图布局的章法和技巧上。富春江南起建德梅城,经过桐庐到富阳,在杭州注入钱塘江,沿途时而群山夹峙、滩多水险,时而丘低山远、江宽流缓。古人称赞说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面对百里山川,画家并没有刻板的照搬,也没有意义罗列两岸名胜古迹,而是则其要、删其繁,“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这件作品的不凡之处,其次体现在它的层次感上。黄公望极其注意层次感,前山后水的关系改变了传统屏风式的排列,而是由近而远的自然消失。并不夸张虚境和实境的对比,而是在虚实之间,用微妙的过渡层次加以渲染。

像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山水画,无论是在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正如评家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这幅作品在元代文人中,的确是一幅从真山真水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杰作。

[旁注]

董源 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擅长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笔力沉雄,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元四家 是元代山水画的4位代表画家的合称。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4人。他们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从五代时期的董源、北宋时期的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郑樗 元代人,全真道士,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师弟。字无用,号散木。樗木为散材,比喻于世无用。古时如自称“樗材”即是自谦之词,由此可见名、字、号所表达意义是统一的。

富春江 浙江中部河流。为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长90千米,流贯浙江桐庐、富阳两地。富春江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长达24千米的著名七里泷峡谷。两岸岩石陡立,层峦叠嶂,山水相映,景色秀丽。

[阅读链接]

传说黄公望是与无用禅师即一位和尚结缘才画出的《富春山居图》,而非无用师。身为道士的黄公望对他的鼻祖彭铿非常尊奉。他每年都要来到太湖山下来做道场。他对太湖山周边的人文历史了如指掌,尤其对普明寺的无用禅师更为敬佩,但他曾三入寺内都未能见到大师。

一次,他在山上视景描绘时,突然天降大雨,他急忙收拾画笔去普明寺内避雨,坡陡路滑不慎摔倒,跌入寺旁沟壑。黄公望摔伤筋骨,呼救时被众僧救入寺内,无用禅师亲自为他包扎,敷药疗伤,并给他另起炉灶,以补气血。他的伤情恢复得很快。他俩在交谈中,从佛、道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从书法到绘画无不一拍即合,从此结为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