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的画内之音
轻轻打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只见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驮队,远远地从东北方向汴梁走来,5匹骡马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从驮工熟练的驾驿着驮队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马帮了。
小桥旁一只小舢板拴在树干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4个鸦雀窝,看起来与现在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
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几只羊,羊圈旁边似乎是鸡鸭圈,仿佛圈里饲养了很大一群鸡鸭,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不由得惊叹1000多年前的宋代有如上此发达的农业和养殖业。
再看过来的画面已是农业与商贸的接合部,右上面是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徐徐的从北边拐过来,后面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
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前面一乘轿子应是新娘坐的,因为轿子的处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这就是所谓的“花轿”,花轿是新娘出嫁时乘坐的交通工具。
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贵有鱼(余)。
根据民间传说,清明扫墓是朱元璋时代才兴起来的,《朱元璋故事》中记载说,当时朱元璋当和尚、要饭,后来参加了义军,最后当上义军首领。当义军经过自己家乡时,朱元璋想到了给父母扫墓,当到了山上时,由于坟墓很多,自己离家太久,也不知道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又由于自己军务很忙,不能耽误太久。
后来,朱元璋想到了一个主意,当时正值清明时节,当时下了一个命令,命令老百姓在清明节必须扫墓,几天内各坟头都有祭奠扫墓的,只有两座坟头没有人祭奠,一看果然是自家父母的坟墓。
据说从此以后,清明祭奠先人、踏青扫墓才成了民间习俗。其实,扫墓在秦代之前便有了,不过,不一定在清明。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之事。
扫墓到了唐代才开始盛行。唐玄宗于732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之后便是清明,后来由于民间传说中朱元璋的故事,便成为了清明扫墓。自此清明扫墓开始盛行。因此单凭“清明”两字,就说这支队伍是扫墓归来是不妥的,应是接亲娶妻活动的队伍。
迎亲队伍渐进街市,前面的艺人立刻歌舞起来,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更显出热闹场面,不知是此情此景引起了茶馆里几位茶博士的注意,还是另一件正在发生的事使他们目瞪口呆。
就在旁边一位上身赤膊,技艺精湛的杂技艺人的精彩表演都被忽略了,他们都扭头往这边看,原来对面不远处一头刚卸了货的叫驴见了对面茶馆前拴着的驴子,这时立刻发出了求偶的叫声,异性相求茶馆前面的驴子立刻响应,扭转驴身前蹄起跳腾空,试图响应,无奈缰绳拴得太牢,挣脱不得。
这头叫驴也试图向茶馆方向的驴子奔去,这时一个小孩在驴子前奔的方向不远,一桩险情就在眼前,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车旁的车夫欲向前跑出抱开小孩,但人哪能跑得那么快呢?这时另一车夫上前一把抓住驴缰,一桩严重的交通事故避免了,人们这时惊嘘不已,松了一口气。
茶馆边的一家农舍饲养着两头牛,虽然就在附近发生了一件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两头牛却无动于衷,它们还是优哉游哉的反刍着,远处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农夫正在为禾苗浇水施肥。
南边一家两口出行,雇佣了两头牲口及驮夫,还有一个脚夫挑着他俩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东南方向走去。
茶馆前街道正对面一个酒馆,由于不经营早点所以才迟迟的撑起招揽顾客的旗幡,酒店开在散装货运码头,生意自然很兴隆,只是客人正在忙生意,还不到吃饭喝酒的时间,看码头上货主正在清点要发某地的货物。
码头工人正在把运来的货物堆码起来,准备根据运货地点远近,适时安排装卸,正所谓是先上船后起坡。另一条船也正在卸货,在这一两百年树龄的大树枝叶缝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帆桅及绳索,也应是六七十吨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
酒馆与茶馆之间的街道中间,有一个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可能要他测算一下什么事情,是婚姻、家庭还是生意,算卦先生听到来了生意,轻快的脚步可见他的喜悦之情。
往街里边看过去,一家包点店的人与一位挑担买卖人正在谈事情,仿佛能听到他们在对话,明天还点什么油盐酱醋之类东西和什么时候结账之类话语,再过去又是几家店铺字号,又是一条大道伸向远方并有行人骡马行走。
再过去几家店铺就是主干道汴梁大道了,主干道两边车水马龙店铺林立,都围着这风水宝地的货码头与货运栈了。
这座货运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周街道四通八达,南边紧靠深水港湾,有好几艘船只停泊在港湾里依次装卸货物,一艘靠码头的船正在卸货,几个码头工人正把装有粮食之类的麻袋扛下船,船舱里有人正在翻仓与上货,似乎能听到船舱里传出给人把货物麻袋上肩的劳动号子声。
紧靠货栈码头停泊着待卸货与装货的船舶等船老大上船后就吃饭开船,货栈前面的船老大刚结完账正要上船,半路中正巧遇见了一个熟人,心中记挂着赶路行船,但又不能怠慢了熟人或朋友,在急切中与之寒酸家常,最后抱拳行礼告辞。这时脚步早已转向,急奔船上去的样子超然若现。
码头的主航道中一条货船逆水而上,船右舷上面的水手们都在严密注视时刻应对,避免与停泊的船只发生碰撞。
在江河上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船头前面一艘停泊在码头,左侧已出来一位水手时刻注意行船的动向,准备排除船只之间的碰撞,行进中的船只似乎要泊岸了,该船的“头纤”已回过身来招呼伙伴们收纤。
再往河道上游看去,一艘船上有8位橹工摇橹,可见水流的速度是很快的,一位舵手严密注视着前进方向的水情与船情。
前面一艘客船正忙着靠岸,这儿是客运码头,客船上有20多人在紧张的工作,船顶的几位船工正在收帆放桅,有的船工正在接收从汴河大桥上抛下的缆绳,准备把客船牵引到码头,再拴牢在岸上的栓船柱石上,以增加客船的稳性。
左舷上的水手用船蒿把船撑向码头,以增加向码头靠近的动力,船头有两位水手一面把船向右撑,一面扭头注意码头,用以使客船对正码头调整撑船力度,另一位船工手拿撑蒿右手向前挥动、指挥码头的船工接应,看来他应是此客船的水手长了。
客船体形宽大稳性相当良好,船工各司其职工作相当熟练,动作非常协调,看来是一帮素质非常高的船工,仓体与舱面有封闭与阻隔,并有舱门便于客人出进,船没停稳之前舱门决不打开,安全措施相当严谨,可以断定是一艘安全性能良好的长途客船。
码头上还有不少人向客船上招呼,他们是迎接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的,有的还上了汴河大桥,借大桥的高度招呼,以便早点见到亲人,旁边一艘小一点的客船上也有人挥手呼喊,那是在招揽生意,呼唤需要到分河航道码头的客人,可以想见当时汴河流域的交通多么发达,水旱各路构成了很大的客运货运交通网络。
汴河大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从桥的结构来看也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
可能汴河水流很急,河床中不利于修建桥墩,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榫合,以支撑大桥的跨度。
桥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链固杵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河木料受力均匀,试想在1000多年前,把这么大的木料横架在河道上,建筑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是多么的气壮山河。
在桥边有牢固的护栏,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使用性能与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
汴河大桥是两的咽喉要道,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由于过往行人多人气旺盛,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有的摆地摊,有的卖食品,还有一家卖刀剪,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至桥头的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
桥下一艘船逆流而上,似乎要去泊船,船头的船工正在试探河道深浅,因为在桥头得河床里一般要放置一些大石头,以免流水冲刷桥头坡岸防止发生垮塌,所在此位置移船要特别小心谨慎,以免搁浅损坏船只。
上游不远处已有几艘船依次泊在岸边,主航道中有两艘船在航行,橹工的汴江号子与纤工的忭江号子两首和声合唱回响在空中,渐渐的远去,渐渐远去。
这些人文的场景与秀丽的河山形成了一副美丽风俗画面,所以一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要找寻的好地方,在对岸的河湾缓冲区,商人不失时机的安置了两条游船,让他们在上面饮酒饮茶,欣赏汴河的风景。
再过去,画面已是城外繁华的街市商业区,这儿是汴河码头与城门的中间地带,特别有利于商贸活动,随着多年没有战乱,酒店茶楼逐渐发展起来,各种店铺字号鳞次栉比,各种车轿骡马忙碌不停。
画面清楚地看到一间木工作坊的两位技工正在紧张的赶制一辆骡马车,拐弯的街道一位货主租用毛驴,驮工正在把地上的货物上驮,还有一位女士准备租用一乘轿子代步,再看过来是一块不大的劳务广场,又是进城的必经之路,因此商务活动频繁。
一位算命大师不失机缘的在这儿盖了一间房子,找他推算寿命财运的人很多生意非常兴隆。过溪沟小桥的脚行门前有不少劳工,有的坐着休息,有的在打瞌睡,还有的干脆躺下休息,脚行里面还有骡马也拴在那里,看来他们是在养精蓄锐,以便来了生意后精力充沛的工作。
虽然现在还没有事做但也不会哄抢别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脚行规矩的,你看空地上的那些轿夫,生意非常好,一乘轿子已起肩上轿,另一乘轿子也在待租,小桥上一位摊贩已把货卖完回家,那边还有一些住户农家桥头还有几头毛驴,屋旁有一妇人抱着一小孩,旁边不远还躺着几头硕大的肥猪。
大的空地拐弯就是护城河大桥,生意人不失时机在这里摆上了摊贩。一个摊贩摆的藤竹编织篮筐,这种物品轻巧坚固耐用,一个做灯笼的更是生意兴隆,这种物品点上灯烛后即明亮又防风,是夜间照明的好伙伴。
你看有人买了一个转身正要离去,小贩又在招呼另一个买主,桥上行人如梭,桥的两边护栏还有不少人向河里观看,是否有人在河里钓上了什么大鱼什么的。
城门前有一个地摊更有意思,他正在起身半蹬状与一位骑马的人招乎,似乎不放过每一个行人兜售他的鬼玩意儿,后面的几个人也在注意着他生意动向,真有点像生意的托儿。
城门高大宏伟,几头骆驼缓缓地向城外走去,这种动物内地没有,是戈壁滩的特产,被人们用来作为运输工具,应是西域商人来汴梁做生意的,是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商团。
城内更别有一番特色,一家商号好似是零担货运样子,货运物流已具雏形,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销售形势很好,还有车马运送,并且货源充足,己是初具规模了。
一栋几层楼的客栈,门前客人熙熙攘攘,里面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贾富商住的,过街的一间店铺还有修面的,在城内是特别注意仪表的。城市功能真是齐全,吃穿住用样样都有。
一家绸缎庄店面很宽,里面放满各色彩绸景帛,可见当时的养蚕织锦相当发达了,送水的生意也很好。就在城内这一小块地方就有两家诊所,王大夫精于疮瘰外科,赵大丞医术更高明,男、妇、儿科都很精通各种丸散样样齐全,当时医疗水平相当高了。
从内城方向走来一队人马,前面有仪仗开道好威风的,常言道文官坐轿,武官骑马,这是一个武官,后面还有人替他拿着一把关刀。另有两人在码头两手拉着嚼口,这是害怕惊马或失前蹄最有效的方法。
自此,整幅画卷就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在它面前驻足观看的人们,无不啧啧称叹,为这个鸿篇巨制的《清明上河图》称赞。
[旁注]
马帮 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脚夫 在陕、甘、内蒙古、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代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清明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一般是在4月5日前后,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也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算命 通常指八字算命或四柱预测。是传统的人生运动变化规律的预测方法,术数家用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列成8个字,再用本干支所属五行生克推算人的命运,断定人的吉凶祸福。有学识的算命先生将算命与《五经》之一的《易经》联上关系。
号子 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
轿子 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古代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
灯笼 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绸缎 指丝织物。古时多是有钱人家作为衣物,其颜色光滑亮丽,五彩缤纷。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我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阅读链接]
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既非节令,也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出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
金代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知道了这个背景,显然“清明”一词不是指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