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藏《五牛图》
清代,乾隆皇帝虽已久慕《五牛图》,起初却一直未见到韩愰的这幅真迹。乾隆皇帝曾一边诏令宫廷画师蒋廷锡临摹当时收入宫中的明代画家项圣谟的摹本,一边广诏天下寻韩愰的《五牛图》真迹。
1752年,两江总督尹继善终于觅到韩愰的《五牛图》,当时正好赶上乾隆皇帝的寿诞,于是《五牛图》便被作为万寿贡礼呈送进了清宫。
此后,《五牛图》被载入大型书画典籍《石渠宝笈》,被清宫内务府秘藏,时间长达百年之久。在这幅《五牛图》上,乾隆皇帝留下了数则题跋和钤章。
乾隆皇帝酷爱书画艺术,一生吟咏搜求图书,稽古右文乐此不疲,当他获此稀世名笔后,龙颜大悦,当即御笔题《五牛图》卷首写“兴托春犁”4字,并书“唐史称五牛图”6字。1753年,乾隆皇帝又在《五牛图》画心上赋诗写道:
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
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清代国策重本抑末,重视农桑。按照风俗,历代皇帝每逢立春日,都要去先农坛扶犁,晓谕天下开始春耕。民俗也有“打春牛”之说。
“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说《五牛图》中的5头牛,状貌各异,从右至左第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第二头牛翘首向前奔驰;第三头牛则纵趾而鸣;第四头牛在回顾舐舌;唯有第五头牛,它以红绳络头为饰,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
“络首”的这头牛在忙着,其他4头牛在闲着。暗指韩愰的5个兄弟中只有韩愰一位在朝为官,其他都已赋闲林下。
“弘景高情想象间”是说,陶弘景虽为齐朝的将军,但又以隐士身份辅助梁武帝为政的情怀,但要效仿梁朝时期陶弘景画牛寓意归隐山林,在后世只能是想象而已。
“舐龁讵惟夸曲肖”的意思是指不要只夸赞画家对牛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还需了解画家作画的深意。
“要因问喘识民艰”的意思是说,应该效法古代先贤丙吉多关心民生疾苦。
“问喘”一典出自《汉书·魏相丙吉传》中的“丙吉问喘”,说丙吉是西汉宣帝时期的宰相,一次驾车出门看见街上有人打架斗殴,打死打伤的百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他命令驾车人驱车而过不闻不问。
再往前走,丙吉又看见一个人赶着一头牛车,那牛吐着舌头直喘粗气,丙吉立即停车派属下去询问那赶牛车的走了几里路。这种轻视百姓、重视牛的做法,表面看来荒唐可笑,所以他属下的椽史讥讽他所问失当。
丙吉却说:“百姓互相杀伤,这是长安令、京兆尹该管的事等送来审案汇报进行赏罚就是了。作为一个宰相,不要去亲自管这种小事。现在正是春天,如果牛走路不远而喘气,气候不该热而热,就是节气失调,伤害就大了,这才是该忧虑的地方”。
属下听了这番话,纷纷为丙吉的高瞻远瞩而叹服。
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实际上正是他自己观画之后的心得体会。他认为《五牛图》的创作主旨并非意在陶弘景之事,而是意在表现汉代贤臣丙吉关心民间疾苦,路见牛喘而致问的典故。
身为帝王,乾隆皇帝所需要的是治国的贤良,而不是隐居出世的修行者,因而自然地就想到了丙吉问喘这一古代贤臣关心民事、一心为国的典故,故而作此解释。
可以说,乾隆的解释和韩愰的创作意图几乎一致。《五牛图》画得如此的惟妙惟肖,是因为韩愰虽为宰相,却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
韩愰的田园风俗绘画表现出画家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和同情。其绘画中牛的形象正是其“任重而顺”甘于寂寞的人生写照,其绘画中的村田乡野、牧童农夫也正是画家的感情所系。
乾隆皇帝久慕《五牛图》终得真迹,而且是在其寿诞之际,如同双喜临门,乾隆皇帝简直是大喜过望,次年刚一开春,他又题诗跋于真迹《五牛图》上:
是卷旧藏天籁阁项氏,项圣谟尝有摹本。故大学士蒋廷锡未见滉真迹,因仿项摹,志虎贲中郎之慕,今得见此,当益叹古人不可及也。今项本不知所在,而蒋画与此卷并入《石渠宝笈》遇合,信有定数耶。既叠韵题两绝句并录于此:
摹本重临迢食闲,晋公真迹去思间。
石渠今日同收取,老牧纵知稼穑艰。
云海涛翻闹后闲,圣谟迹落有无间。
张衡端是振奇士,水牯麦余立语难。
蒋卷后尚书张照题句,多寓禅机,故并及之。御题。癸酉初春三希堂御笔。
乾隆皇帝在题诗前,先写了有一段跋文。跋文的意思是说:这卷《五牛图》,以前是项元汴收藏在天籁阁的,项元汴的儿子项圣谟曾经有一个临摹本,所以大学士蒋廷锡未有能见到韩愰的真迹,只是仿照项圣谟的摹本而临摹,以了却他虎贲中郎的仰慕之情,今日得见此《五牛图》真迹,更加感叹古人是不可逾越的。
现今,项圣谟的摹本不知道在哪里,而蒋廷锡临摹的画卷与此卷《五牛图》一同在《石渠宝笈》遇合,难道这是天数吗?姑且按照以前所作的诗的韵脚,写两段绝句,一并录在这里:
乾隆皇帝在题诗之后,又清楚地说明了蒋廷锡的画卷后面有尚书张照的题跋:
题跋中多寓禅机深奥难解,所以在这里一并提及一下。
从上录御题诗跋可知,在当时《五牛图》存世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题跋过的真迹一本,明代画家项圣谟临摹一本,清代宫廷画师蒋廷锡临摹的“项圣谟本”一本,计存世真、赝摹本共3件。后来项氏摹本不知所终,清代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同时收录韩愰的《五牛图》真本与蒋廷锡临摹的“项圣谟本”。
1754年,乾隆皇帝又再次于他的书房三希堂御题真迹《五牛图》:
此卷既入《石渠宝笈》,曾题一绝句,继得蒋廷锡摹本,蒋故未见此卷,乃说项圣谟卷抚出者,因即用旧题韵题二绝句,第不知项卷所在,得之千余年间,后先相映,且俱入秘府。韩愰有知,当深信其不孤矣。因再叠前韵,用题项卷并书于是,以识所自:
采采相忘水石闲,黄钟韵满腔鸣间。
青桐居士今知胜,虎贲中郎枉慕艰。
兼得王羊不胜闲,千年一瞬静披间。
居然十五牛来牧,恒亦因知樯事艰。
赵孟頫作为大书画家3次题《五牛图》,乾隆皇帝酷嗜中原文化,也3次题《五牛图》,赵孟頫是宋宗室,乾隆是真龙天子,其3次题《五牛图》,显示出乾隆皇帝对历史文化的熟悉和农业生产的重视,也表现出乾隆皇帝对于书画艺术高雅的欣赏情趣与深厚的艺术素养。
乾隆皇帝酷嗜书画,得到《五牛图》后,御笔3次题《五牛图》,题卷首一、作跋文二、绝句5首,又由词臣唱和,宫廷画师步韵,成为一时盛事。宫廷画家钱维成精通画理,恭和诗写道:
二韩挥翰尽神闲,牛马专家伯仲间。
画肉徒资杜陵诮,因知不及画牛艰。
唐代画家韩干善画马,杜甫在《丹青引》中曾写道:“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此为“画肉之诮”。韩干并与韩愰合称“二韩”,是画牛马的专家。清代词臣金德瑛步韵恭和写道:
春塍耕后绿宽闲,宛在坡平草软间。
饭罢谁人歌扣角,来思还念一犁艰。
《五牛图》的背景基本上是空白,这布白的空间,更令人可以发挥想象力,“宛在坡平草软间”即是对背景的想象与补充。词臣钱汝诚恭诚慕和写道:
贡使初回列戟闲,早图丰稔兆田间。
转翰戎马重为此,尚忆春犁粒食艰。
《五牛图》没有画牛耕地,但可以想象到耕牛御犁前后的悠闲神态,所以词臣们都以犁田的艰辛咏唱,由春犁推理想到粮食的得来不易,也联想到画家良工意匠惨淡经营画面的艰难。宫廷画师董邦达恭和诗写道:
移镇犹余飞墨闲,宛然犁影夕阳间。
幽风图就关民俗,想见田家穑事艰。
董邦达是一位画家,也十分熟悉画史,他说韩愰是在镇守各地时抽出空闲时间作画,一天劳作以后,耕牛卸去犁具,漫步在夕阳之间,这样的民俗风情图画,唯有像韩愰那样体贴田家耕作艰辛的画家才能画出。词臣观保恭和诗写道:
江南坐镇想清闲,兴常留拓间。
饮自余萧意放野,犁缥轭忘艰。
观保的诗也是说韩愰是在坐镇江南时画《五牛图》,诗意与董邦达大体一致。词臣裘曰修恭和诗写道:
考牧图成袖手闲,一千年尚在人间。
后来名辈谁方驾,长念良工意匠艰。
裘曰修诗从千年画卷尚存人间,后人无法超越其艺术成就的角度,感叹和钦佩韩愰的艺术。词臣汪由敦恭和诗写道:
释轭悬犁暂放闲,传神寓意尺图间。
夺胎尽许译能事,惨淡何如创格艰。
汪由敦是乾隆身边的近臣,汪由敦看到了韩愰创建画牛风格的艰难,众词臣从牛耕的艰辛说到绘事的不易,步乾隆诗韵,并且将诗句恭录在《五牛图》长卷诗跋之中。
乾隆皇帝以盛世君主的文治气象,与众词臣赓唱迭和。礼亲王爱新觉罗·昭琏说:“纯庙(乾隆庙号纯皇帝)赏鉴书画最精,尝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柱注》,心甚爱惜,命画苑写御容于其上,其他如韩愰《五牛图》,设春藕斋;周铸十二钟,于景阳宫……”
可见,乾隆皇帝为保《五牛图》万古无虞,还亲设春藕斋珍藏《五牛图》。
清代末年,《五牛图》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后来,又几经辗转,最后收藏于后来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按照创作年代的先后排序,唐代韩愰所作的这幅《五牛图》属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四,它是一幅纸本设色画,也是我国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五牛图》千载流传,图上长卷布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题跋,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旁注]
诏令 也叫“圣旨”,是指古代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诏令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概括起来有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
《石渠宝笈》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分书画卷、轴、册九大类。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代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丙吉(?~公元前55年),又称“邴吉”,西汉时期鲁国北海人。曾官廷尉监,光武省右监。汉昭帝时曾任大将军长史。汉宣帝即位,代魏相为丞相。他处理政务崇尚宽大,讲求礼让。他的善举、谦让和高尚的道德,不仅获得了当时皇帝的尊崇,也赢得了朝野的敬佩。
长安令、京兆尹 古代官名。汉代直接管理长安的官员是长安县令和长安县尉,间接管理长安的官员是京兆尹和京辅都尉。
典故 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项圣谟(1597年~1658年),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其山水画没有专门和直接的师承,而只是广泛地领略古人,师法造化,加上其个人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的修养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画风,时有“嘉兴派”之称。
虎贲中郎 古代的官名。虎贲中郎将下属官员。虎士为士兵。古又称帝王左右宿卫有“虎贲”。中郎,秦代设置的官名置,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汉代苏武、蔡邕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蒋廷锡(1669年~1732年),1703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
绝句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钱维成(1720年~1772年),清代乾隆时状元,官至刑部侍郎。山水得董邦达指授,属“四王”画派。曾在宫廷作画,因地位显赫,一般画史均不把他们列为宫廷画家,实际上他们都曾侍直内廷,作画“深为今上所赏”,而且都在署款时称臣道敬绘,是宫廷画派中有影响的画家。
钱汝诚(1722年~1779年),清代官员。1748年进士。以编修入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历任兵部左侍郎、顺天府府尹、户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等职,充《四库全书》、《三通》馆副总裁。以文学知名,兼工画。
画师 画家的另外一种称呼,多见于古代,古代画师一般指的是宫廷画师,专为皇室画画。像宫女入选、一些重大的礼仪活动都需要画师。画师在可分为原画师和插画师两种。
裘曰修(1712年~1773年),清代名臣、文学家。1739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礼、刑、工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谥文达。曾奉命与鲁、豫、皖三省巡抚巡视黄河,划疏浚之策。奉敕编纂《热河志》、《太学志》、《密殿珠林》、《石渠宝笈》、《钱录》等。
汪由敦(1692年~1758年),清代官员。1724年中进士之后,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卒,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传世。
爱新觉罗 清代皇室姓氏。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
九大镇国之宝《国家人文历史》中记载的为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青铜器武王伐纣亲历记石刻。壁画秦石鼓文。文献书简西汉《兵法》竹简。书法《平复帖》。绘画《五牛图》。工艺品珍珠舍利宝幢。陶瓷定窑孩儿枕和玉器渎山大玉海。
[阅读链接]
戴嵩是韩愰的部下,韩愰在浙右当地方官时,戴嵩为巡官。他也能书善画,画牛以韩愰为师,最擅长画水牛。当时韩干擅画马,与戴嵩画牛齐名,故有“韩马戴牛”之称。
关于戴嵩画牛,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牧童整天与牛生活在一起,发现牛在角斗时牛尾是紧夹在两股间,戴嵩画作中的牛尾是甩在外面,说明画家观察斗牛还不够细致,以致造成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