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贤恩泽后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潜心精读编纂古代文献

孔子曾经召集十名弟子研究编纂文献计划。基于教学和国家存史的需要,孔子认为,结合史实和旧有文献资料,编纂《易》《书》《礼》《乐》《诗》《春秋》,这既是对史料的综合删减、精炼提高,又可作为培养治国、治世人才的教本。

孔子自卫国返回鲁国以后,自感年老体弱,在世时间不多。故结合教学,抓紧整理古籍,删诗书、定礼乐。其中,删定《诗经》是他晚年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他对弟子初选的诗进行再重审、精选;对不选的诗,亦细读一遍,从中择优,综合调整,并做必要的修改。然后,严格分类、编辑。

孔子因对《易》的内容有所了解,认为有必要对《易》注释、加工,将其编著为《易传》。他认为,对《易》中的许多篇章重新编排整理,需要对《易》熟知精通,是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易》中的重新编排的篇章加以评判解释,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是创造性的工作。《易》是当时的重要图书,是用熟牛皮绳编连起竹简的书,称之为“韦编”。

孔子为了编著好《易传》,在晚年刻苦研读《易》。时而凝神端详,时而放声读之,时而持笔书写,不久,把《易》精读了一遍,了解了全书的内容;又细读了第二遍,基本掌握了书中的要点;接着,潜心精读了第三遍,更透彻地把握住了《易》的实质。此后,结合写作与教学,不知又将《易》书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翻去,把串连竹简书的熟牛皮带子磨断了三次,史称“韦编三绝”。

其实,“三”是个概数,表示多次。就是说,孔子读的那部《易》书的熟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多次。每次磨断之后,商瞿帮助老师用新牛皮带子把竹简串好,继续研读。通过反复阅读琢磨,孔子对《易》达到了融会贯通,在以前边读边写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编写《易传》。

孔子将《易传》分为十篇,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称《十翼》。编著的《易传》,对《易》(《周易》)进行了正确、科学的诠释和解读,作出新的哲理思考,使其内容焕然一新。

孔子还决定编写一部书,根据鲁国历史,用事实把正义、非正义表达出来。取材范围上自鲁隐公写起,下至当时的鲁哀公,共12个国君,二百四十余年,对这段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整理编订,形成一部编年体政治性史书,拟取名《春秋》。准备将把自己的政治见解融会于书中。后人能理解我孔丘的,还是骂我孔丘的,都会是因为我编著了这么一部《春秋》!对此,我想听听你们四人的意见。

颜回说:“编写这部书太重要了,是老师一生理想的扩展和延伸,能起到惩恶劝善,使乱臣贼子害怕,给天下人树立规范的作用,有利于振兴鲁国、复兴周礼!”其他的弟子也都表示赞同。

编写《春秋》的目标确定之后,孔子便进入了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他对夏、商、周和鲁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仔细审阅残缺不全的旧竹简,并指导子夏等查找、阅读散存的资料并进行分类。他让子夏随时阅读写出的书稿,帮助找毛病,看看是否有笔误。

子夏说:“老师,我读了您写出的这几卷书稿之后,总的感觉:《春秋》既是带政治性的史书,又是一部文学著作。书稿的记事文字短者一字,长者四十字左右,喻褒贬于其中,较之以前史书的写法,可谓标新立异,这种独特笔法可谓‘春秋写法’。估计,《春秋》的写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史书编纂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子夏对《春秋》的写作特点作出评价之后,又问老师:“书稿是否写得过于言简意赅了?如果详写一些,岂不更好?”

孔子说:“《春秋》要记叙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计划全书不超过两万字。如果详写,内容太多了。加之,还要编写其它文献,我有生之年亦难完成。你提出的问题很有道理,但就我目前的年龄、身体状况,加之还要整理其它文献、进行教学、考察入仕弟子的政绩,对《春秋》的写作,只能就简避繁。若详写细记,恐怕没有精力和时间了!”

公元前481年春天,鲁人在大野,即现在山东巨野境内狩猎,鉏商射获一头怪兽,送至孔宅门前,请孔子辨认。

“此兽是麒麟啊!”看了怪兽,孔子神情沮丧地说,“麒麟是仁兽,它遇盛世才出现。而现在,它刚一出现,就被杀害,这不是好兆头呀!”

回到书房,孔子看到快要写完的书稿,无心写下去。

“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写完这句话,孔子停止了《春秋》的写作。

孔子病倒了,《春秋》绝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