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筑的独到之处

岳麓书院作为闻名中外的书院,凝聚了我国古代许多建筑大师的心血和智慧,在建筑艺术方面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岳麓书院坐落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的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书院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依山傍水,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高度协调。岳麓书院建筑的独到之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天人合一,朴实无华”。

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从湘江西岸的牌楼口,直往山巅,早有古道联通,形成一条风景中轴线,岳麓书院就建在此中轴线上的中点。

院前有天马、凤凰二山分峙两旁,俨若天然门户,古代其前后有朱张渡、柳堤、梅堤、咏归桥、翠微亭等景点相伴;院后沿中轴线而上,有爱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鹤泉及后来修建的蔡锷墓、黄兴墓等著名景点,其他景点星布于中轴线的两侧。

书院的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沿中轴线而建。文庙、专祠及半学斋分建中轴线的北侧;教学斋、白泉轩、园林、碑廊等分建于中轴线的南侧。

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岳麓书院体现了典型的书院建筑特色。我国古代的书院,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讲堂,二是藏书楼,三是祭祀的场所,而岳麓书院的这三大部分是十分齐全的。

讲堂位于中心位置,以突出其核心地位。中轴线的最后、也是整个书院之中地势最高之处是御书楼,显示其在书院之中的重要性,因为“书院”一词最早仅有藏书供人阅读之意。

在中轴线的西边,有以文庙为主的祭祀建筑群,这是按照儒家礼节之中的“左庙右学”来安排的。这几大部分,界限分明,各有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书院建筑的特征。

从整体上看,岳麓书院整个建筑朴实而不奢华。从构架上看不施斗拱,从装饰上看不求华丽,极少彩绘,一般显露结构特点和材料的本色,加以适当的油漆处理和重点装饰,更显民间特色和朴实风格。

岳麓书院三大部分各有其特征。讲堂是岳麓书院的核心部分,它的功能决定了他的样式。讲堂是岳麓书院讲学、讲会、宣教等重要礼仪活动之中心场所,容纳的人也是要比较多的,所以,它是一个五间建筑,比较宽敞,而且它面对的庭院也开敞,增加了活动的余地。

讲堂也是最庄严肃穆的场所,为了起到教育的作用和显示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里面有大量的匾额、对联、石碑等。

御书楼作为整个书院的灵魂所在,它位于岳麓书院中轴线的最后,而且其地势是最高的,同时也是最幽静的地方。因为藏书楼一怕水、二怕火,所以它的楼层最高,而且在其前方有对称的两个水池,既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又有重要的实用功能。

文庙和其他祭祀性建筑,在书院中起到了传统教育的作用。由于是纪念儒家的先贤和对岳麓书院的有功之臣,所以按照儒家的礼仪“左庙右学”,建在了书院中轴线的西边。按照古代的统一规定,文庙用的是红墙黄瓦以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在建筑上,大成殿用的是二重歇山的屋顶,也显示了其地位的重要性。

岳麓书院的建筑不但有一般书院的特点,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典型的湖南地方特色。像多采用歇山和硬山的屋顶,是湖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岳麓书院多采用高大坚实的封火山墙,与其起伏多变、鲜明生动的天际线,和门廊、窗洞的点缀,形成强烈的对比。

岳麓书院的建筑体现出了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不同于华丽隆重的官学建筑,也不同于花俏的民间建筑,反映出儒教文化的精神和典雅朴实的格调。

岳麓书院还体现出含蓄幽雅的园林建筑艺术。建筑艺术就像写文章一样,不喜欢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理想的建筑物不能够在一开始就能窥其全貌,要随着角度的变化,层层深入,逐步展露魅力。岳麓书院多用天井穿插、屏风隐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给人以宁静幽深之感。

像从讲堂绕过屏风到御书楼,从御书楼下进到园林之中,从讲堂走到文庙,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而庭院的连续,步移而景换,又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好奇。

在这个园林里,溪流、泉水、树木、碑廊、房屋、各种昆虫、鱼、鸟和谐统一、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自然和谐的风景。中轴线上的建筑,整齐严肃。园林里,清新活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统一中求个性,对称里有变化的原则。

岳麓书院中,水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古人造园林,特别讲究水的运用,“七分水、两分竹、一分屋”。岳麓书院的水,是从岳麓上清风峡里引来的“活水”。

所以围绕这里的泉水,形成了几个景点,像“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让水串联于其中,既使得各个部分有了连贯性,又使整座建筑有了活气和灵气,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书院里的园林,与其他地方的还有所不同,书院的园林更加讲究寓教育于游息之中,通过环境气氛实现移情养性的功用。园林中既有诗情画意,又有碑刻铭文。既有清泉翠竹,又有各种轩、亭。这些碑刻含有碑记、箴言、警句、诗词、铭文等等,通过书法艺术的渲染,构成书院独特的装饰景观,营造了潜移默化的环境氛围。

【旁注】

专祠 为特定的人或神设立的祠宇。旧以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亦得在立功或原任地方建立专祠。

文庙 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彩绘 我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常用于我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主要以梁枋部位为主。

歇山 即歇山顶,就是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硬山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屏风 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铭文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

【阅读链接】

作为一所古代的高等学府、教育机构,求学是学生们来书院的主要任务。岳麓书院的师长们总是将广泛地获取知识学问,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目的。南宋初,主持岳麓书院教事并在此发展湖湘学派的张栻,就非常重视“博学”的教育。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均有自己的道理,学生来书院求学,就是要探明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他向学生反复强调这一点:“盖君子于天下之事,无所不当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