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济民办学方针的传承
1286年,是我国的元代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极力推动书院发展,将书院山长列为朝廷正式命官,制订了一套考选升迁的办法,吸引士人投身书院教育。
刘必大受命担任潭州学正之后,立即着手主持重建岳麓书院,并恢复了宋代时书院的旧观,湖湘学子重又云集于此,仅废十余年的岳麓书院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延祐元年,就是公元1314年,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这次修葺工程浩大,“门廊庖馆,宫墙四周,靡不修完”,“木之朽者易,壁之墁者圬,上瓦下甓,更彻而新”,“前礼殿,旁四斋,左诸祠,右百泉轩,后讲堂。堂之后阁日尊经,阁之后亭日极高明”。讲学有堂,藏书有阁,祭祀有祠殿,游息有亭轩,其规制之整齐,规模之宏大,不逊于宋代。
这次岳麓书院的修复,引起了当时的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吴澄的关注。吴澄出生于儒学世家,曾从学于朱熹再传弟子饶鲁的门人程若庸,遂为朱熹后学、饶鲁的再传弟子。他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号称“北有许衡,南有吴澄”。
吴澄自幼聪颖好学。自15岁时立志专务圣贤之学以后,先后拜程若庸、程绍开为师,长期僻居乡陋,孜孜于理学,“研经籍之微,玩天人之妙”。
宋理宗景定五年的秋天,吴澄陪同祖父前往抚州参加乡试。当时正遇上本州郡守邀请名儒程若庸先生到临汝书院讲学,这可谓是抚州儒学界的一大盛事。
程若庸从学于饶鲁,得朱熹之传。后历任安定、临汝、武彝三书院山长。景定时期正当南宋末造,士人大多以科举之业为务,而程若庸却潜心于理学,独以朱子之学传授诸生。
吴澄本来就专注朱学,现在又仰慕程若庸之名,于是便去临汝书院拜谒程先生。在书院外厅等待先生出来接见的时候,他发现四壁粘满揭帖,内容全是程若庸教诲学者之说,充分反映出程氏在理学方面的独特见解。
吴澄饶饶有兴致地细看了一遍,又将壁间话语默记心上。但是,他也察觉出程氏的一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朱熹学说,由此引起了他的怀疑和思索。
过了一会儿,程先生从书院的内堂走了出来。吴澄赶忙迎上前去,拜谒之后,便向先生请教。他问道:“如先生壁间之书,以大学为高明正大之学,然则小学乃卑小浅陋之学乎?”如此这般,他一连质疑了好几个问题。
程若庸听后,不禁赞叹道:
吾处此久矣,未有如子能问者。吾有子曰仔复,与子年相若,可同学为友。
吴澄听先生如此一说,很是高兴,随即向程若庸执弟子之礼,继而经常往来于程氏之门。
程先生深知弟子吴澄于儒学必有所成,坚信其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其他的弟子却不以为然。后来,吴澄在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证实了程若庸的慧眼识高徒。
吴澄还撰写了《重建岳麓书院记》和《百泉轩记》,以志其盛。
吴澄在《百泉轩记》中说:
书院之有泉不一,如雪如汞,如练如鹤,自西而来,趋而北,折而东,还绕而南,渚为清池,四池澄澄无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息屋其间,名日泉轩,又为书院绝佳之境。
二先生(张栻、朱熹)酷爱是泉也,盍非士于玩物适性而已。
在这里,吴澄指出百泉轩的建设,不再满足“凡儒俗士”、“玩物性情”的欲求,而是意在陶冶心性。
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吴澄回顾了岳麓书院历史和记述本次修复过程,总结了岳麓办学的优良传统,并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
吴澄对书院的官学化、沉迷科举之风颇有微词,因而记曰:“张子之记,常言当时郡侯所愿望矣,欲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民也,而萁要曰仁。”他对张栻提出的“造就人才以传道济民”的教育方针极为推崇。
在记述中,吴澄提出不以“熟于记诵,工于辞章,优于进取”为目的,要求“审问于人,慎思乎己,明辨而笃行之”的教学程序。
在元代,岳麓书院坚持了吴澄提出的这一教学程序,使它终究有别于一般以科举为目的的官学化书院,因此盛名不衰。到了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于1368年再次毁于战祸,所谓“破屋颓垣,隐然荒榛野莽间,其址与食田皆为僧卒势家所据。”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致使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
到了明代中叶,学校出现了衰落迹象,“天下教官多缺,而举人又厌其卑冷,多不愿就”,有识之士莫不向往书院之教。成化年间,恢复书院之势渐渐兴起。1477年,江西象山书院恢复,民间书院再次形成高潮。在这一背景下,岳麓书院开始重建。
1432年,长沙宁乡任指挥佥事的周辛甫父子慷慨好义,捐修岳麓书院讲堂及道林寺田八十七亩,使书院再次焕发生机。
之后又过了30多年,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复书院,但不久又废。弘治七年,就是1494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组织修复岳麓书院,使得书院显现出原貌。
不久,长沙府同知杨茂元又与知府王繪在陈钢重建基础上,“辟道路,广舍宇,备器用,增公田,储经书”,书院到此基本恢复旧观,具备了重新开学的条件,结束了岳麓书院百年荒败的局面。
1507年,守道吴世忠率领府、卫、县官员及师生对书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向扩建。这次扩建,以所谓“风水”需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勘测规划,调整了书院大门朝向及道路安排,使书院建筑群体与麓山地势、风景条件自然融合。
1527年,长沙知府王秉良又扩建了书院,这次建有成德堂及东、西两座讲堂。建筑设计妥当,形成了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基本格局。嘉靖后,明世宗对书院赐书、颁箴、置山长,对岳麓书院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重视,岳麓出现“振美一时”的局面。
岳麓书院复兴后,迎来了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激化,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和反对强迫灌输的教育观,受到了学界的欢迎。
早期王阳明因触犯太监刘理,而被谪贬到贵州龙场。途经湖南时,他先在醴陵靖兴寺和泗州寺讲学,再到长沙讲学于岳麓书院。他居住在岳麓山,为朋友和门徒谆谆讲解良知的学问。
当时,湖湘学派被人淡忘,需要振兴,而阳明先生的教化,使湖南又兴起了许多有志之士。从此,王阳明的学问开始在长沙传播。
1530年,明世宗为岳麓书院御赐“敬一箴”,也就是程子四箴,显示出朝廷对书院的重视。1539年,王阳明的弟子季本来到长沙,他也是一位贬官,他在任南京礼部郎中时,因事被贬谪到湖南辰州,后又升任长沙知府。
在任期间,季本修葺岳麓书院,他自己捐赠学田102亩,同知林华也捐学田50亩,湘城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集资兴学的热潮。季本还亲自开讲岳麓,吸引了大批士生前来听讲。他进一步传播王阳明的学说,直到被罢官回乡。
在这期间,王阳明的弟子罗洪先也在岳麓书院讲学。罗洪先特别强调“良知”要义,认为“良知”二字,是阳明先生一生经验的心得。但他没有盲从王阳明,对王阳明认为良知完全出于自然表示了不同看法,指出良知也与后天学养有关。他这种不盲从的品质,对岳麓书院的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
明朝万历年间,王阳明再传弟子张无忭也到岳麓书院主讲,他对王阳明学说在湖南的流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张元忭,浙江绍兴人。公元1582年,他因使事入长沙,应兵备道李天植的敦请,主教岳麓书院。
早在明代初年,张居正执掌宰相权柄后,一度调毁书院,禁止自由讲学。岳麓书院虽因其独特的文化地位而未被毁弃,但讲学之风早已停止。直到张居正死去,学院讲学之风才有所恢复。
王阳明及其弟子在岳麓书院的讲学活动,没有排斥尊程朱理学为正宗的湖湘学统,而是表现出二者相融合的倾向。不仅如此,张元忭对朱熹和张栻表示了极大的崇敬之情。因此,湖湘学派海纳百川、经世济用的传统,得以保存下来。
王阳明及其弟子影响了许多后起的湖南学子,如以后任长沙惜阴书院和岳麓书院山长的长沙人吴道行,就是张元忭主讲岳麓时的学生。吴道行在聆听了张元忭的讲学后,衷心服膺,追随左右。他日夜发愤攻读,终于成为湖南著名学者。
吴道行,字见可,号嵝山,善化人,师从张栻。他从小就对岳麓书院有倾慕之情,“方七岁,闻长老谈岳麓先贤讲学,便肃然倾听,指示古来忠义大节,辄色喜”,为先贤之忠义大节所感动。
1582年,张元忭在岳麓书院讲学,已逾而立之年的吴道行就学其门下,与之“大畅良知孝弟之旨,一时遂相引重”,深得张元忭的赞赏。
张元忭在岳麓书院讲学时,被张居正禁废的长沙惜阴书院恢复,吴道行被聘为山长,人称“嵝山先生”。1633年,吴道行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10年,临终前两年仍讲学其间。
1641年,高世泰任湖广按察使提督学政,次年来岳麓讲学,并协助修葺书院。吴道行与高世泰成为至交好友,二人共同为恢复理学正宗,培养湖湘弟子而竭心尽力,他们的最大功绩是培养出了像王夫之这样的一代贤才。
王夫之在吴道行任山长、高世泰来院讲学期间,入岳麓书院肄业。在校期间,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传授朱张之道,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派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在岳麓读书期间,王夫之与旷鹏陛等创立“行社”,他身体力行,致力于求学,学问大增,成为明代岳麓书院最杰出的学生。
在学术上,吴道行反对王学末流的荒诞,“笃伦敦义,讲学穷理”,“自余著述,藏之家乘,扬之国华”。他的思想与提倡治国平天下为“有用之学”,与极力维护理学正宗的东林学派十分接近。
公元1644年4月,明王朝覆亡。吴道行“郁郁不自得,一日趋吉藩故邸,望阙痛哭展拜,舆归(岳麓)山中,不食而卒”。
【旁注】
学正 为我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宋国子监置学正与学录,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元除国子监外,礼部及行省、宣卫司任命的路、州、县学官亦称学正。明、清国子监沿置。明学正秩正九品。清初不改,乾隆初升为正八品。清州学官亦称学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程若庸 字达原,南宋湖北休宁人。进士后历任安定书院、临汝书院、武彝书院山长,学者称勿斋先生。其在职期间勤政爱民,体恤当地的老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宋理宗 即赵昀,南宋皇室宗亲,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享年60岁。
揭帖 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其后使用渐广,凡公开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其不具名而有揭发性质者称为匿名揭贴。“揭帖”作为一般上行文书使用,在明代是很普遍的。揭帖自宋代已出现,元公文书中有揭帖。但以之为正式文书名,则始于明朝。清代揭贴较明代略有变化,揭帖更多地被当做题本的副本。
别驾 即别驾从事史,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隋初废郡存州,改别驾为长史。唐初改郡丞为别驾,高宗又改别驾为长史,另以皇族为别驾,后废置不常。宋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
百泉轩 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乃岳麓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1167年朱熹访院,与山长张轼“聚处同游岳麓”,“昼而燕坐,夜而栖宿”,都在百泉轩中,相传二人曾在此论学三昼夜而不息。
朱元璋 (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明朝开国皇帝,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判 我国古代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守道 清初,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驻守在某一地方,称为守道。又按察使下设副使、佥事等,可巡视地方,称为巡道。乾隆时裁撤上述参政、副使等官,专设分守道、分巡道,带兵备衔,管辖府州,成为省和府州之间一级机构,叫做道员。
王阳明 (1472年~1529年)即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程子四箴 即宋代大儒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学,亲自注解,颁行天下学校。1530年,岳麓书院得御制四箴及世宗亲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四箴碑现藏四箴亭内,其中《视箴碑》残缺严重,箴文全缺。碑分四块,每碑高46厘米,宽108厘米,字体正楷,碑四周雕有龙纹。
罗洪先 (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
宰相 也叫“丞相”,是我国古代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丞相有权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除此之外,丞相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还要负责国家军事或边防方面。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也都归丞相府保存。
张元忭 (1538年~1588年)字子盖,别号阳和。157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中为左谕德兼侍读。曾与孙鑛合修《绍兴府志》,与徐渭同修《会稽县志》。所著有《云门志略》、《翰林诸书选粹》、《不二斋文选》等。
提督学政 学官名,简称“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语出《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制建国之学政”。清雍正年间始设,每省一人。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提督学政”均是中央派各省主持乡试之官,三年一任。
吴道行(1560年~1644年)明末学者,字见可,号嵝山,早年师从岳麓书院的张元忭,教授于长沙惜阴书院,人称“嵝山先生”,晚年成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以“朱熹张栻为宗”,治学严谨,与高世泰为至交,王夫之曾师从之。著有《易说》、《嵝山集》、《嵝山堂集抄略》、《读史阙疑》等。
【阅读链接】
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岳麓书院进行过大修,完毕之后,门人及当地文化人士请院长袁名曜题写大门对联,院长遂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难度。因为此联源于经典《左转》“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之语,这就要求下联也要用典,可与之相对的一句。诸生遂埋头沉思,正在不得结果之际,贡生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中阶遂应声对曰:“于斯为盛”,众人甚以为妙。那么这“于斯为盛”又源出哪里?《论语·泰伯》篇云:“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两相对应可谓珠联璧合,巧然天成。